陸清,梁宏莉,江科,李瓊,季亞婕,陳瑋黎,柴辰,張馨月,薛曉紅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
PBL+LBL教學模式在醫院乳腺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
陸清,梁宏莉,江科,李瓊,季亞婕,陳瑋黎,柴辰,張馨月,薛曉紅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200437)
目的探討PBL+LBL教學模式在醫院乳腺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50名中醫學專業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PBL+LBL教學法和LBL教學法。通過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對教學模式進行效果評價。結果在考試成績上,觀察組學生在出科理論考試、實踐技能及總成績方面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問卷調查評分上,觀察組學生在帶教方法、帶教效果、總分方面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PBL+LBL教學模式更適合應用于乳腺科臨床實習教學中。
PBL;LBL;臨床實習教學
近年來乳腺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向醫學生普及乳腺科專業理論知識是醫院的一項重要工作。乳腺外科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發展較快的學科,乳腺疾病專科化診療在給乳腺疾病帶來更好療效的同時,也給臨床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實習時間內掌握乳腺科專業理論知識,是我們思考的重點。基于問題學習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傳統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相結合,綜合了兩者的優勢,既保留了LBL教學法注重知識傳授的特點,又發揮了PBL教學法在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方面的優勢[1],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研究通過對比,探討PBL+LBL教學模式在醫院乳腺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
1.1研究對象
選取七年制本碩連讀中醫學專業實習生共5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34人,年齡為22~24歲,平均年齡23歲。實習時間為兩周。將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人,分別實施PBL+LBL教學和LBL教學。兩組在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研究方法
1.2.1準備工作兩組學生教學內容一致,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包括乳腺炎性疾病、乳腺良惡性腫瘤的知識及診治常規。觀察組采用PBL+LBL教學方式,對照組采用LBL教學方式。
選取兩名帶教教師,教師需選擇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的臨床醫生,且擔任教學干事一年及以上。對其中一名教師進行PBL+LBL教學相關知識、方法的培訓,另外一名進行LBL教學模式培訓。
1.2.2對照組由帶教教師講授知識,包括乳腺炎性疾病、乳腺良惡性腫瘤的知識及診治常規,說明此次實習的具體內容及安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詢問病史、查體、書寫病歷和乳腺科的臨床基本工作,在參與手術、換藥、拆線等基礎操作時,帶教教師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
1.2.3觀察組先由帶教教師幫助學生溫習乳腺外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并講述實習重點。在教師指導下詢問病史、查體、書寫病歷以及完成臨床基本工作,教師發現問題后及時糾正,這部分內容與LBL教學模式相同。帶教教師在學生實習過程中設計一些具有難度的問題,問題著重于知識點的綜合理解和專業的深入了解。教師在每次實習前提出問題,實習結束后講述臨床常見疾病或現有疑難病例,同時解答之前提出的問題,解決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并引導其討論,第二次實習前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對上次實習進行歸納總結。
1.3效果評價
實習成績以百分制計,分為3部分:(1)詢問病史、查體及書寫病歷,占實習總成績的40%。(2)出科理論考試占實習總成績的40%,其中理論考試總分100分,乳腺疾病基礎知識占40分,乳腺疾病病例分析占60分。(3)實踐技能:換藥、無菌技術、搓制藥捻,占實習總成績的20%。同時,實習結束后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教學效果。
1.4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SPSS 15.0統計軟件,兩組數據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如表1所示,兩組學生在詢問病史、查體、書寫病歷方面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出科理論考試、實踐技能及總成績方面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1 兩組學生成績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成績得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P值人數出科理論考試(40分)實踐技能(20分)25 25詢問病史、查體、書寫病歷(40分)32.44±2.20 32.82±2.01 0.527 33.10±2.59 29.42±2.15 0.000 17.24±1.04 16.42±0.90 0.005總成績(100分)82.82±3.48 78.66±3.45 0.000
如表2所示,兩組學生均采用“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師臨床課程見習教學質量評估表”進行問卷調查,表中帶教態度包括組織帶教(10分)、教書育人(10分);帶教內容包括內容明確(15分)、理論結合實踐(15分)、知識擴展(10分);帶教方法包括培養臨床能力(10分)、討論病例(10分)、指導自學(10分)。兩組學生在帶教態度和帶教內容方面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帶教方法、帶教效果、總分方面差異有顯著性(P<0.05),即觀察組學生比對照組學生更加滿意自己的教學模式。
表2 兩組學生教學效果評價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教學效果評價得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P值人數帶教內容(40分)帶教方法(30分)帶教效果(10分)25 25帶教態度(20分)19.84±0.37 19.76±0.52 0.537 37.56±1.23 37.68±0.95 0.700 27.28±1.40 25.20±1.73 0.000 8.12±0.83 7.28±0.89 0.001總分(100分)93.12±2.60 89.92±2.34 0.000
LBL教學法是以教師講課為中心,采取灌輸教學的方法[2];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3];兩種教學法各有優缺點。LBL教學法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傳授知識準確連貫,具有信息量大、進展速度易掌握、系統性強等優點;但是該傳統教學模式側重于教師的“教”、忽略學生的“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PBL教學法讓獨立的知識點化作整體的知識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各環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主動學習的習慣;同時該教學法以能力培養代替知識傳授,培養了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了臨床思維能力[1]。然而,PBL教學法也存在以下問題:(1)長期受傳統教學方法影響,部分學生并不能完全適應PBL教學法,很難抓住學習重點,學習深度和廣度難以界定。(2)PBL教學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系統全面,對學生參加升學、就業考試沒有明顯效果。(3)PBL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沒有統一教材,在問題設計上沒有權威資料作為參考,教師教學水平直接影響PBL教學法實施的效果[1]。
PBL+LBL教學綜合了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既引入了PBL教學法在教學內容、手段及方法上的創新性,又能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該教學模式增強了帶教過程中教師的宏觀指導作用,同時在實際解決問題方面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其查閱文獻、拓展知識面,鼓勵其討論并提出自身見解,達到兩種教學模式的相互完善與補充。既往研究也表明,LBL與PBL結合的教學法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4]。
我們在乳腺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PBL+LBL模式,學生的出科理論考試成績、實踐技能及總成績均有了提高,學生更加滿意。這表明,PBL+LBL教學模式比傳統LBL教學模式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更適合在乳腺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
[1]馬金利.淺談醫學教學中的LBL和PBL教學法及其綜合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23):62-63.
[2]周袁申,李婷,郭力恒.淺談醫學生教育教學方法改革[J].大學教育,2015(1):163-165.
[3]Upadhyay S K,Bhandary S,Ghimire S R.Validating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process assessment tool[J].Med Educ,2011,45(11):1151-1152.
[4]伍婉翠,劉文哲,陳廣盛.LBL-P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專業口腔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4,27(5):21-22.
G424.4
B
1671-1246(2016)03-0117-03
院級十四期課程建設——PBL+LBL教學模式在醫院乳腺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X61.07.47.1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第四批青苗人才培養項目(41.0641);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引導類項目——溫陽通絡方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研究(14401933200);上海第三批中醫臨床優勢專科(專病)建設項目(ZYSNXD-YL-YSZK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