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利,侯鵬鵬,郜樂樂,杜學利,辛利軍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1)
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現狀與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劉洪利,侯鵬鵬,郜樂樂,杜學利,辛利軍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洛陽471001)
為了解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現狀以及具體影響因素,筆者采用問卷對413名醫學高職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醫學高職生對實驗存有學習倦怠現象。一年級學生總體倦怠程度比二年級嚴重,男生倦怠程度比女生嚴重;個人因素、教學因素、實驗因素、環境因素都是學習倦怠具體而有效的預測變量。
實驗教學;學習倦??;醫學高職生
與普通高等教育重視學術水平、強調學科研究性不同,高等職業教育屬于高等技術教育,強調技術的應用性和職業的適應性[1],教學要突出學生操作技能訓練與職業能力培養。實驗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校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與方法。筆者發現,不同實驗課學生的表現反差很大,有的實驗課學生興趣不高,甚至帶有疲乏、厭煩情緒,課堂上說話、睡覺、玩手機、逃課現象較為嚴重。學生的這些表現不但直接導致其專業知識掌握不牢,操作能力低下,在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對其就業競爭力無疑也造成嚴重影響。
楊麗嫻等認為學習倦怠是指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或動力卻又不得不為之時,就會感到厭煩,從而產生一種身心俱疲的心理狀態,并消極對待學習活動[2]。學習倦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一種復雜的學習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為了解醫學高職生對實驗是否存有學習倦怠,以及影響因素有哪些,又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筆者對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部學生進行了調查,希望有助于高等衛生職業教育實驗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1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我院425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收回有效問卷413份,有效率為97.18%。其中女生368人,男生45人;護理專業295人,其他專業118人;大一學生183人,大二學生230人,因大三學生已進入臨床實習,故未列入研究范圍。
1.2研究工具
1.2.1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問卷該問卷在參考連蓉等人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倦怠問卷的基礎上,結合高等衛生職業教育實驗教學特點及高職生實際情況編制而成。問卷由3個維度(含20個項目)組成,即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采用licket 5分記分法,每個項目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記1~5分,總卷得分越高說明倦怠程度越嚴重??偙淼腃ronbach's a系數為0.872,分半信度為0.795;3個分表的Cronbach's a系數分別為0.793、0.812、0.777;3個分表與總表的相關系數為0.772~0.932;各項目與其所屬分表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410~0.899、0.624~0.900、0.462~0.812。說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影響因素問卷結合已有研究結果與前期學生訪談、調查情況,自編醫學高職生實驗教學學習倦怠影響因素問卷。該問卷共22個項目,都是影響實驗教學質量與效果的具體因素,如實驗的難易程度、內容的實用性、實驗類型、實驗設備、分組情況等??偙淼腃ronbach's a系數為0.807,分半信度為0.749;各分表的Cronbach's a系數為0.804、0.795、0.800、0.796;各分表與總表的相關系數為0.426~0.879;各項目與其所屬分表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517~0.900、0.401~0.774、0.517~0.899、0.271~0.798,說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3施測與數據處理以班級為單位,由課題組指定成員指導學生以無記名方式答題,剔除無效問卷后,對所得數據進行錄入,并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得分情況(見表1)
學習倦怠調查問卷各項目得分從1分到5分,以中間值3分為參考,1分≤得分≤2分為不存在倦怠;2分<得分≤3分為不確定狀態;3分<得分≤4分為中度倦??;4分<得分≤5分為嚴重倦怠。

表1 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問卷得分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醫學高職生對實驗確實存有較為嚴重的學習倦怠現象,僅7.74%的學生不存在學習倦怠,有55.44%的學生處于不確定狀態。學生學習倦怠首先表現為行為不當,其次為情緒低落和成就感低。
2.2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的差異性分析
為了更加詳細地了解醫學生實驗學習倦怠的表現特點,分別以年級、性別為分組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2、3。
表2 不同年級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得分比較(±s,分)

表2 不同年級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得分比較(±s,分)
注:P(sig)<0.05為差異有顯著性,P(sig)<0.01為差異有極顯著性
項目n 總分情緒低落大一學生大二學生行為不當成就感低183 230 t值P值59.22±13.99 56.60±10.35 2.186 0.029 22.59±6.33 22.99±4.49 -0.742 0.459 19.16±4.73 17.30±4.80 3.932 0.000 17.47±3.52 16.31±2.81 3.710 0.000
表3 不同性別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得分比較(±s,分)

表3 不同性別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得分比較(±s,分)
項目n 總分情緒低落女生男生行為不當成就感低368 45 t值P值56.49±11.64 68.16±11.32 -6.361 0.000 22.20±5.11 27.82±4.92 -6.981 0.000 17.59±4.63 22.42±4.48 -6.661 0.000 16.69±3.13 17.91±3.49 -2.428 0.016
從表2可以看出,大一與大二學生在總分、行為不當與成就感低維度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具體表現為大一學生的實驗教學總體倦怠程度明顯比大二學生嚴重,成就感低于大二學生,行為表現上有更多不當,但情緒低落維度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
從表3可以看出,男生的總體倦怠程度比女生嚴重,情緒更為低落,成就感也低于女生,總分和3個維度得分男女生有顯著性差異。
2.3影響醫學高職生實驗教學學習倦怠的因素分析
以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問卷總分為因變量,以4個影響因素為自變量,用Enter方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F=75.151,P<0.001。說明4個影響因素與學習倦怠總分之間存在線性回歸關系。結果見表4。

表4 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總分與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結果
從表4可以看出,個人因素、教學因素、實驗因素、環境因素都可以作為醫學高職生實驗教學學習倦怠的有效預測變量,能聯合預測其實驗教學學習倦怠總水平的42.4%變異量。對學習倦怠各維度來說,對情緒低落的預測力最大,其次為成就感低和行為不當。
3.1不同年級、性別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的原因分析
年級差異比較結果顯示,大一學生的實驗課總體倦怠程度明顯比大二學生嚴重。筆者認為,這與所開設課程及其實驗特征有很大關系。三年制高等衛生職業教育,一年級所開設課程均為公共課與醫學基礎課,這些課程的共同特點是理論性強、知識量多、機理深奧、內容抽象,學起來枯燥乏味;實驗多以形態觀察、功能驗證為主,實驗設備操作復雜;而且沒有臨床技能教學,甚至與臨床無密切聯系,給學生造成實驗課不重要、學不學都一樣的錯誤認知。二年級所開設課程大部分為臨床課,實驗內容以動手操作訓練為主,有些甚至是仿真模擬實訓教學,所學技能與學生今后工作密切相關,且二年級技能考核成績單列。因此,學生的差異表現就不足為怪了。但也正因為技能操作的反復練習與考核壓力,學生難以保持長期的熱情,出現厭煩等消極情緒,在情緒低落維度得分與大一學生無顯著性差異。
性別差異比較結果顯示,男生的學習倦怠問卷總分及3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這與周麗玉[3]等的研究結果一致,但不同的是成就感也低于女生。由于社會偏見、傳統觀念影響,在高等衛生職業院校,女生是主要生源對象,男生僅占極少數,大多數男生表示選擇本專業并非本人意愿,而是基于就業、受家長影響的無奈之舉。所以他們學習積極性差,對基礎性實驗操作缺乏熱情[4],不如女生細心、耐心,實驗失敗幾率高,又礙于面子不愿請教女生或教師,久而久之,男生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出現學習倦怠。
3.2醫學高職生實驗學習倦怠影響因素分析
3.2.1個人因素通過表4可以看出,個人因素的Beta值是最高的,說明實驗教學學習倦怠受個人因素的影響最大,與龔蕓[5]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學生個人對實驗課的興趣和重視程度決定了學習態度與積極性。正如本文前面分析的原因,大二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和重視度要優于大一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決定學習態度,而學習態度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醫學基礎課程實驗教學的認知和學習興趣,是值得廣大高等衛生職業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3.2.2實驗因素主要是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實驗難易程度、實驗類型等方面。這與學生的日常表現相吻合。學生注重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對那些與生活和臨床工作聯系密切,同時又簡單易懂、操作性強的實驗積極性較高;對于那些機理深奧、復雜抽象且與臨床實際需求脫節的實驗則興致索然。此外,由于實驗設備和儀器陳舊造成的學習內容與臨床脫節、數量配備不足導致實驗與理論教學進度難以同步、實驗分組及學生動手機會少等,都對學生學習倦怠產生影響。
3.2.3教學因素主要表現為教學方法單一,知識陳舊,缺乏創新;有些教師實驗操作不夠嫻熟,實驗指導態度欠佳,缺乏耐心,不能與學生很好地互動、溝通;個別教師責任心不強,實驗課疏于管理,實驗考核把關不嚴等。以上問題使學生對教師失去信任,遇到問題不愿向教師請教,久而久之,造成學習倦怠。
3.2.4環境因素主要是豐富的娛樂活動與手機游戲對學生的巨大誘惑。此外,作為實驗教學主戰場的實驗室,其室內環境狀況也是影響學生學習倦怠的因素之一。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實驗室設置不合理,缺乏有效通風設施,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的氣體不能排出,給學生及教師造成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危害身體健康,這不但造成學生的學習倦怠,還會引起教師的職業倦怠。同時學生周圍伙伴以及課堂學習氛圍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研究結果表明,醫學高職生對實驗教學存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倦怠,而個人因素、教學因素、實驗因素、環境因素都是學習倦怠具體而有效的預測變量;同時還受就業壓力、社會偏見等諸多社會、家庭與學校因素的影響。廣大醫學高職教育工作者應給予關注與重視,能針對病因對癥下藥,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學生實驗教學整體學習倦怠狀況,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1]王春升.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體系構成及保障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6):122-123.
[2]楊麗嫻,連蓉.學習倦怠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集美大學學報,2005,6(2):54-57.
[3]周麗玉,陳琦.高職學生學習倦怠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安順學院學報,2008,10(5):41-43.
[4]方花,簡福愛.護理本科男生對專業認知的調查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7,6(2):47-49.
[5]龔蕓,賀建新,周旺東.影響高職學生學習倦怠的因素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2010(4):102-103.
G455
A
1671-1246(2016)03-0123-03
2014年河南省醫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項目“醫學高職學生實驗教學學習倦怠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WGLX201410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