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茹瑋
[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新時期,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陣地,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聚焦于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上。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是黨建主線的新要求,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以大學生黨員質量的內涵為切入點,闡述了現階段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的必要性,南京曉莊學院結合目前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原因,在現實工作中探索出“以培養為基礎,以發展為關鍵,以管理為保證”的有效舉措,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質量;舉措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每年發展的新黨員中,大學生黨員的比重越來越高,達到一半以上。由此而知,高校已經成為發展黨員最重要、最核心的陣地,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對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保持黨的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源頭工程具有重要意義。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吸收信念堅定的高素質青年學生,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質量,南京曉莊學院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大學生黨員質量的內涵
“質量”一詞常見于對產品或工作的描述,用“質量”來表達大學生黨員的合格程度,是為了更好地衡量這個特殊的群體,做出比較客觀公允的評價。大學生黨員是整個黨員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大學生黨員質量,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具體來說,大學生黨員的質量內涵豐富,包含面廣,可以從思想積極、政治素養、群眾關系、學習成績、身心健康等多方面來考察。
二、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的必要性
(一)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是黨建主線的新要求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員隊伍質量,是牢牢把握和堅持黨的建設主線的新要求。來自中組部的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達8512.7萬名,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3408.1萬名,占黨員總數的40%。以江蘇省為例,2012年江蘇省大學生黨員人數接近20萬人,在全省的黨員隊伍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學生黨員隊伍的逐漸發展壯大,大學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都要求高校必須重視大學生黨員的質量發展問題,可以說,大學生黨員的質量對黨建工作有著直接影響,與國家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干系重大,這是滿足黨建主線的新要求的重要舉措。
(二)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
當今高校的大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知識面廣,對社會、世界的認識也有自己的見解,對黨的歷史和知識了解的并不少,他們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他們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個性張揚,但同時他們缺乏合作意識、奉獻精神,以自我為中心,心態比較浮躁,容易患得患失,思想上沒有形成穩定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這些問題是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新挑戰。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正是通過科學嚴謹的黨員培養途徑和豐富深入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更多的青年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和成長環境。[1]目前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已成為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
三、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大學生黨員標準模糊寬泛,涵蓋內容少
高校在制定發展大學生黨員的標準時客觀評價的指標較少,標準比較模糊,無法量化考核。根據魯靜對上海10所高校近1000余名師生的調研結果,由于欠缺統一、詳細的認定標準,各高校基層黨組織在操作時,往往出現認定標準過于單一機械,或者標準過于模糊寬泛,甚至出現無標準的人定、隨意的情況,大學生黨員的質量以及發展工作的公正性易于陷入難以保障的境地。[2]
(二)大學生入黨程序不規范,甚至流于形式
學生黨員的發展,從程序上看,一般要經歷兩年以上的周期,要經過多次的黨課、團課學習以及思想匯報,但是,在實踐中發現,這些政治學習和思想匯報經常會流于形式。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培養過程中培養聯系人“培養”不到位,培訓教育形式化。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6年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顯示,近80%高校學生表示有入黨愿望。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培養聯系人對大學生的“培養”不到位,一是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專職人員數量不足;二是黨員教師精力側重于教學和科研方面,投入在培養、考察入黨積極分子的時間不夠;三是擔任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生黨員需是正式黨員,但多數大學生黨員在轉為正式黨員時已在高年級,需要出校參加畢業實習,很難對入黨積極分子思想進行深層次的了解和把握。
(三)在管理過程中缺乏實用的教育載體,大學生黨員未能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目前,大學生黨支部組織活動缺乏實用的教育載體,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甚至不如團組織活動豐富,無法提供給學生黨員能力訓練的有效平臺,再加上大學生黨員本身的政治歸屬感不強,沒有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黨組織的所有活動,所以黨組織活動難以達到鍛煉和教育大學生黨員的作用。[3]
四、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的有效舉措——以南京曉莊學院工作實踐為例
培養、發展和管理是大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三個緊密聯系的環節,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南京曉莊學院探索出“以培養為基礎,以發展為關鍵,以管理為保證”作為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的有效舉措,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五個一”的培養方式,夯實大學生黨員培養基礎
為避免培訓教育形式化,南京曉莊學院近幾年采取“學生參與,載體多樣,形式靈活”的培養理念和“五個一”的培養方式,以增強培訓效果,夯實培養基礎。“五個一”的培養方式即“一堂黨課、一張流程圖;一個動畫片;一次黨務知識宣講;一項主題活動”。
“一堂黨課”,是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黨史和黨的基本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教育的黨課,旨在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加強黨的理論知識學習。
“一張流程圖”,是院校自制的《黨員發展流程圖》,將十幾頁發展黨員的文件規定化解為一張黨員發展流圖,并發放至學生宿舍、班級、院(系),貼至學校黨建宣傳櫥窗,旨在讓學生從流程圖中直觀了解到成為大學生黨員需要經歷哪些階段,自己現在處于什么階段及下一階段需要如何努力。
“一個動畫片”,是院校自制的主題為《我想成為一名大學生黨員》動畫片。此動畫片與《黨員發展流程圖》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以一名大學生在四年之中的思想、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進步為主線,通過自己努力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學生黨員——思想的先行者、工作中的模范、學習上的榜樣、生活中的表率。片中對大學生處于不同階段時的不同入黨標準和必經程序都作了詳細解釋說明,這種圖文并茂的培訓形式易于讓學生接受。
“一次黨務知識宣講”,請入黨積極分子作為主講人,以支部為單位,定期舉辦黨務知識宣講會,要求為:每人每學期至少講一次,主題自定,時間十分鐘。讓學生親自去了解黨的知識,在此過程中得到思想洗禮和升華。
“一項主題活動”,請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到黨員主題活動中,要求:每位學生黨員幫扶4—5名入黨積極分子,每學期參加至少一項主題活動,用自己的所學來服務同學、服務學校、服務社會,使入黨積極分子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鍛煉中成長和成熟。
(二)“三個制度”的制定和落實,確保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一要制定客觀的黨員發展標準。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中共南京曉莊學院委員會發展黨員工作暫行規定》,此制度規定了黨員發展各階段的標準。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堅持標準,保證此項工作的公正性。
二要嚴格規范黨員發展程序。制定《中共南京曉莊學院委員會發展黨員預審工作制度》,明確規定預審組織機構、預審時間、預審材料、預審程序等內容,改進黨員發展程序的審核方法,試行全面審核和重點抽查的方法相結合。全面審核是指將所有擬發展黨員的培養時間錄入excel表中,如申請入黨時間、列為積極分子時間、列為發展對象時間、通過“推優”時間、黨校培訓時間等,這些時間順序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培養程序,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校驗每個時間之間的邏輯關系對擬發展黨員的發展程序進行審核。重點抽查是指校黨委對預審小組審核合格材料進行抽審,并填寫《黨員發展培養材料意見反饋表》和《預備黨員轉正培養材料意見反饋表》,黨總支按照相關反饋意見及時整改。
三要推廣“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辯”制度。“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辯”即推優投票、發展預備黨員投票、預備黨員轉正投票,推優公示、發展預備黨員公示、預備黨員轉正公示,預備黨員轉正答辯。在黨員發展的各個公示環節,除各院系在自己的公告欄、學生宿舍等醒目位置張榜公示外,同時還必須通過院系網站、班(團)會、QQ群、飛信、教師會議等多種途徑進行公示,此外,學校同步在校園網首頁、黨建櫥窗、學生宿舍區、教學樓、校園廣播臺等不少于10個地點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對公示確實無異議的擬發展人員,才能進入黨員發展的下一環節,如果對公示有異議,學校需進一步查明異議原因,確有問題的,暫緩發展。召開答辯會目的是對預備黨員在預備期期間對理想信念、黨的知識和預備期表現等進行評議,并由答辯小組綜合分析,民主形成評價意見,答辯小組成員90%以上的評審意見在“合格”及以上等級,擬轉正的預備黨員才可以按期轉正。在嚴格發展程序和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擴大發展工作民主,實施公開答辯、公示評議制度,為提高發展質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機制。
(三)“參與式”的管理模式,促使大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健康成長
南京曉莊學院積極引導大學生黨員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中,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在實踐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既能鍛煉自身的綜合素質,也能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比如,大學生黨員參與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工作,成立由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工作主體的學生事務大廳,作為解決大學生日常事務的分診臺,簡單易處理的學生事務可在事務大廳當場解決,不能處理的提交給相應的教師解決。
通過上述有效舉措,大學生黨員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實踐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開展黨的基礎知識教育、黨的歷史知識教育、學生參與式的黨務知識宣講教育及主題實踐活動等,使學生了解、認可黨的執政能力、執政綱領,學生積極撰寫入黨申請書。在制定了嚴格的發展標準后,嚴把質量關,確保每一位大學生黨員都能達到合格標準,而在后續的“參與式”管理模式中,學生自身得到了鍛煉,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展現了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榜樣的力量無窮”,學生黨員成為了廣大學生的榜樣坐標,能充分教育和和引導學生。逐漸轉變學生黨員“組織上入黨,思想上沒有入黨,入黨后只關心自己專業學習和個人發展,不能帶動其他學生一起進步”的現象,提高了學生黨員質量檢驗關。
[注釋]
[1]韓勇鴻.努力做好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66-68.
[2]魯靜.大學生黨員發展標準的創新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39-41.
[3]吳剛.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