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璟
[摘要]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十三五時期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對高職衛生院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高職衛生院校醫德教育現狀,對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醫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路徑作一探討。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醫德教育;融入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要努力實現“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進一步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蓖苿优嘤哇`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內在需要。
一、高職衛生院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思想意識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各種思潮相互激蕩。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抓好青年價值觀教育養成的任務艱巨而緊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學說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對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高度概括,既反應國家社會發展的價值訴求,更是公民道德生活的基本要求和倫理規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要求,對于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又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在于“融入”。高職衛生院校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醫藥衛生后備軍和接班人的主要場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醫德教育,貫穿于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始終,使學生既具有較強的業務工作能力,又具有愛崗敬業、踏實肯干、謙虛好學和與人合作的精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職醫學院校的重要任務。
二、高職衛生院校醫德教育現狀
(一)學生對醫德認知的矛盾
隨著市場經濟和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發展,社會結構、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不斷發生變革,由于經濟利益的趨勢,部分醫務人員存在一些違反醫德醫風的行為,如收紅包、用貴藥、做不必要的檢查等,這些負面現象使得有些醫學生出現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導致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思想滋生。同時,各類媒體頻繁曝出的醫患矛盾糾紛,使一些醫學生產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道德意識淡漠,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職業思想也開始動搖。
另一方面,許多醫學生本身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深惡痛絕,內心也渴望成為一名好的醫務工作者,然而對醫德醫風認識不夠全面。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規范體系根本說不上來。對于醫德醫風與醫療質量的關系,醫德醫風是否影響醫生和患者的關系,是否影響醫院的發展和醫院的經濟效益,是否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學生都認識得不夠清楚,甚至不知道將來所從事的醫學職業的性質[1]。
(二)學校對醫德教育的尷尬
我國醫學院校醫德教育面臨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醫德教育觀念滯后、醫德教育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因素制約,醫學生醫德素養不足,醫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高職衛生院校教育有其自身特點,目前,大多數高職醫學生兩年在校理論學習,一年在臨床一線實踐實習,三年的學制時間本身較短,而醫學類的學習內容多且難,課時緊張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學校對醫德醫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專業課教學尚且要你爭我搶,更不肯為無法直觀反映學校教學水平的醫德教育投入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醫德醫風教育的形式單一。大多數高職院校只是借助德育課程課堂講授,甚至以思想政治教育取代醫德教育,缺乏針對性,照本宣科式的講概念、讀文件、讀書本,與臨床實際情況脫節,缺乏感染力和說服力。同時,醫德醫風教育只是德育教師的教學工作,醫學專業課教師和其他的學校管理人員缺乏對學生進行醫德醫風教育的意識。
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醫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在衛生院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加強醫德教育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笔巧鐣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和具體內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勾繪出的是國家的價值內核、社會的共同理想、億萬人民的精神家園,三個“倡導”,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成為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不在培育和踐行之間建立可靠的聯系,“三個倡導”很可能變成浮泛的口號。在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點在“融入”上下功夫[2]。在衛生職業院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加強醫德教育。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學的對象是人,醫學教育必然強調以人為本,醫德為先,貫穿衛生職業院校教育始終的就是醫德教育。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聯系實際,加強分類指導[3]。在衛生職業院校這個特定的環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醫德教育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個環節,既找準了與廣大醫學類師生的思想共鳴點,又符合廣大群眾的利益交匯,做到了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架起了核心價值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眾的橋梁。
(二)醫德教育必須緊緊依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
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共識引領,國家需要價值導航。救死扶傷、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文明禮貌服務、廉潔奉公、為病人保守秘密、互學互尊、團結協作、嚴謹求實、奮發進取,是醫德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敬業,就是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激發積極進取的奮斗熱情,秉持認真負責的職業態度,鍛造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4];倡導的誠信,就是要以誠待人,激發真誠的人格力量,構建言行一致、誠信有序的社會,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倡導的友善,是愛心的外化,是與人為善、與物為善,善待他人以構建和諧人際關系。衛生職業院校的醫德教育必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展開。以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從而培養出正直、誠實、勤奮、進取、對社會有用的人。
醫德教育具有長期性和實踐性,學習醫德知識、提高醫德認識、培養醫德情感、錘煉醫德意志、強化醫德行為的過程中,堅持依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不斷校正人生坐標、付諸實際行動,把醫德內化為教育對象的自覺行動,從而影響醫療活動。
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醫德教育的路徑
(一)滲透引導,全面融入
在衛生職業院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綜合運用教育教學、實踐養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傳等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醫德教育的各個環節,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一是融入教育教學。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教育、哲學社會科學以及其他各類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醫學生專業學習的各個環節,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個方面。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核心價值觀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過程中,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二是融入社會實踐。衛生職業教育突出專業技能的培養,崗位針對性強,要求學生通過校內模擬訓練和臨床實習在畢業后技能頂崗工作,學生有近一半的時間是離開校園接受實踐鍛煉的,實施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計劃,將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增強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培養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和職業道德,形成政府、學校、各級醫療結構、社會共同參與的實踐育人模式。三是融入文化育人。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挖掘校訓、校史,向好醫生好藥師好護士學習,形成涵養傳統醫德文化和校園文化品牌的培育機制。
(二)激濁揚清,明辨篤行
知易行難,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并不完全等于價值行為。個人層面的價值實踐,是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前提。醫學生作為將要從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療衛生事業的青年接班人,自身必須嚴格要求,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
[注釋]
[1]郭建榮,盧文樂,王敏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的高職學生醫德醫風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2(29):59-60.
[2]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在各級各類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411/177847.html.
[3]新華社.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印發[EB/OL]http://www.gov.cn/jrzg/2013-12/23/content_2553019.htm.
[4]任仲平.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5-04-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