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洪瑤
摘要:各項社會事業的不斷推進離不開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而預算管理質量是衡量事業單位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當前,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不客樂觀,加強其預算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當前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了優化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策略
在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指的是事業單位以提供與其相關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方面的服務為目標,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編制的能夠反映其所有收入和支出情況的年度財政收支計劃。可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不僅關系著事業單位的運行水平,也影響著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狀況,這決定了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事業單位在發展中應及時解決其預算管理上出現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意識薄弱
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充分的預算管理意識,然而許多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著管理者預算意識不強的問題,未能深刻認識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致使預算管理流于形式、徒有其表,各項工作不能有序推進。就其具體表現而言,一方面,在一些事業單位里,預算管理部門的設置過于簡單,預算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另一方面,財務預算管理體系是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礎,然而當前在我國很多事業單位中,財務預算管理體系有待完善,還不具備應有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預算編制、預算審批、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多個方面的制度有待完善。對于存在上述情況的事業單位來說,其處理日常收支過程中,不能徹底貫徹執行起初的預算編制,同時往往各職能部門的預算經費僅僅根據基期數據來確定,而事實上應當對該部門的工作安排、人員配備等進行綜合考慮。總之,預算管理意識薄弱是導致大多數預算管理問題的根源所在。
(二)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
如果沒有一個正確合理的預算管理目標,預算編制很難做到準確、合理、科學。在一些事業單位中,財務部門將獲得財政補助視為預算編制工作的唯一目標,在這樣的初衷下,其預算編制工作很容易走上歧途。其具體表現為,財務部門無視單位的發展計劃和發展實際,無視單位的年度發展目標,而是在沒有聯系實際、沒有進行科學論證的前提下閉門造車,即便在預算編制中參考了許多數據和資料,這些數據和資料也僅僅是出于獲得更多財政補助的目的,因而其預算編制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上存在致命缺陷。在缺乏科學性的預算編制下,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不可能符合單位發展需求,預算與實際資金需求往往不一致,預算執行將會因此而面臨極大挑戰,最終必然會抑制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率。
(三)年度預算面臨的不穩定因素較多
在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所面臨的狀況有三種:一是自負盈虧,二是差額撥款,三是全額撥款。盡管如此,事業單位的實際預算管理狀況還是較為復雜的,例如很多事業單位在獲得全額撥款的同時也會通過業務活動來創收。所以,我國事業單位的收入預算主要由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幾部分構成。一般來說,財政補助收入具有穩固性的特點,通常不會改變,事業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則會面臨更多的復雜因素,包括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單位內部的制度性因素。按照現代預算管理體制的要求,事業單位應當以綜合預算為預算管理模式,對所有的預算資金進行綜合性把握,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使得預算管理決策面臨的風險加大。
(四)預算管理和業務工作脫節
在向社會提供各類服務的過程中,事業單位不得不使用其預算資金,因此,事業單位的各項業務和預算管理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決定了預算管理的復雜性,即不應完全由財務部門決定,而應以財務部門為主導,其他相關業務部門共同參與協作實施。然而在一些事業單位里,預算工作由財務部門全權負責的觀念長期沒有改變,財務部門一手操辦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等各項預算管理工作,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協作較少,沒有施展出應有的對其他部門的業務的推動力,不能有效調節單位各項業務的開展實施。由于預算管理和單位的業務工作缺少必要的聯系,造成預算編制極易與實際情況不協調,致使多項預算項目背離現實,極大地增加了預算執行的難度。而一些急需資金的業務項目可能因此而無法獲得應有的資金支持并最終不能實施,預算資金使用效率將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優化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面臨的基本策略
將預算績效管理納入預算管理中,在關注預算投入的同時重視預算產出,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運用于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的全過程,以提高政府資金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一)樹立正確的預算管理意識
沒有科學的觀念作為指導,行動就容易陷入盲目、走入誤區,優化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就應當樹立正確的預算管理觀念-強化預算管理意識。具體來說,第一,要正確認識財務工作和預算管理工作之間的關系,明確預算管理是單位發展計劃的整體反映,并不單單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它涉及到單位發展的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都應積極參與進來。更正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這一片面性認識,有利于將事業單位全體人員的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共同完成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等各項預算管理任務,并借助于預算管理促進單位管理與發展。第二,要更正關于預算管理目標的認識,獲得財政補助不應成為其根本目標,而是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預算是單位發展狀況的具體體現,代表著單位各項工作的發展計劃和藍圖,不僅包含預測,還包括對單位發展至關重要的決策。
(二)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
要優化預算管理水平,就應使預算編制工作科學化、合理化、準確化,保證預算切實可行,這是預算執行的前提。第一,預算編制任務重、意義大,應當為其提供足夠的時間,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單位實際狀況,結合整個業務系統,并綜合考慮行業發展狀況,在結合過去的同時要綜合把握年度需求與未來預測,在此過程中應積極組織調研與論證工作,做好目標的預測和協調平衡等各項工作。第二,改變傳統的預算編制方法,引入零基預算法。目前,傳統的“上年基數+本年因素”預算編制方法過于陳舊,不符合現代預算管理的要求,因而要繼續推進零基預算法的應用,零基預算能促進管理者審查所有業務元素,有助于創造一個高效精簡的組織,若業績評價和激勵制度科學合理,則還可以調動各部門降低費用的積極性。因此要按照預算年度人員及業務發展狀況,確定單位的各項業務經費和各部門人員的薪酬,綜合考慮多重因素,編制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學性預算。
(三)加強事業單住收入管理
為優化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應努力提高收入預算的穩定性,加強單位的各項收入管理。一方面,要規范單位事業收入,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具體而言,應根據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服務費用,不能擅自提高收費標準,不能在規定的業務范圍外收費:要保證事業收入僅用于事業開支上的補充。另一方面,要完善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方面的管理,積極推進事業單位后勤部門的社會化改革進程,同時在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要做好自身的制度建設,使各項業務收入更加規范,符合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繼續促進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合法化步伐,增強經營收入與其他收入更具持久性。
(四)注重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聯系
預算管理工作是以事業單位發展利益為目標的,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不是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預算管理,財務部門僅僅是其主導者、組織者、負責者-所以在預算管理中應以單位的全面發展為基本目標。在預算管理中,財務部門應積極發揮其主導作用和監督控制功能,而對于具體的預算執行問題則需要單位所有業務部門的共同努力。所以,財務部門要主動加強和業務部門之間的交流和聯系,協調配合完成預算管理工作,努力促進單位發展及其各個項目的實施,在不同部門的共同參與下把單位的大小事務做好。單位財務部門在編制用款計劃時,應按照各個業務部門所上報的預算執行進度進行,完成付款任務,并且對其進行認真的審核與監督,確保各項開支符合各項法律法規要求、符合單位管理制度。
三、結束語
我國事業單位是社會的特殊構成,事業單位發展狀況影響著社會的整體運轉,然而當前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并不完善,存在著許多普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著事業單位的發展,也會影響到其為社會提供的服務的質量,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刻不容緩。為此,要轉變預算管理觀念,樹立現代預算管理意識,加強預算編制,做好收入管理,注重預算管理與業務發展之間的聯系,從而全面提高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