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蘇玉
【摘 要】翻轉課堂是新課程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術、課堂處理能力的要求都是全新的。本文在分析翻轉課堂內容的基礎上,探究英語專業師范生翻轉教學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培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教師職業導向 翻轉教學能力 英語專業師范生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以掌握學習為理論基礎,將傳統課堂的課程流程進行調整,將新知識的學習放在課下,而將新知識的內化放在課堂教學中,自主解決問題完成知識的鞏固。隨著教學技術的介入,翻轉課堂的一個明顯標志是教學視頻,每天學生在家借助個性化的平臺學習新知,自主根據自己的學習效果調整進度,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翻轉課堂對英語專業師范生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和培養
教師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交往能力、課程評價能力三個方面。翻轉課堂對這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教學能力
翻轉課堂需要教師分析教學目標、制作教學視頻、設計課前任務單等。首先,在教學中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分析教學內容及學生自身的特征,需要教師對教材把握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根據學生的多維目標對教材進行提煉,為學生精簡在課下自主學習的各種資料。其次,翻轉課堂的實施離不開微視頻,微視頻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的質量。這樣的視頻是根據學生自己的已有知識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量身制作的,既能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又不至于將知識進行直接傳遞,這就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錄制技術。在對英語專業師范生的教學中,要增加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并引導學生自己選定內容來制作視頻,形式要多樣,錄制的內容要針對重點,教師的語言要精簡而略帶幽默。再次,課堂活動以學生活動為主,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課堂組織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具有講解能力,而且還要具備組織生生協作、小組交流合作等活動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在課前學習、解決問題的情況,還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成果展示。學生活動為主的特點,使得課堂氣氛活躍,這就需要教師學會掌控課堂秩序,對學生的思維盲點進行及時啟發,靈活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也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課堂管理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
(二)交往能力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主宰著課堂,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相對分離的。而翻轉課堂模式下,師生關系更加密切,教師不再袖手旁觀,而是需要不停地和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互動,教師根據課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網絡上反映的問題組織師生交流和探討。在課堂中,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不斷地與學生互動。這樣的課堂將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教師不僅有面向全體的對話,而且有面向小組的啟發和引導,有面對個體的鼓勵和支持。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時間增多,交流形式更加多元,這對教師的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動作、交往方式都需要根據學生自己的特點、階段進行調整,達到和諧和融洽。在對英語專業師范生的教育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實踐的交流案例,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同時,在實踐中不僅注重對學生教學講解能力的發展,而且要注重對學生課堂管理機制處理能力的指導,引導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處理一些教學問題。
(三)課程評價能力
課程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對可呈現效果做出評價的過程,借助課程評價來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策略等,激勵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在傳統的課堂中,課堂評價表現為單一的考試,考試成績就是最客觀的數據指導,這樣的評價主要依靠試題的公正性,教師的評價只是起著輔助性的作用。在翻轉課堂中,課堂教學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新知和課堂教學中學生交流、展示的過程,這就使課堂評價由結果評價轉向過程評價,教師在課后的總結、反饋和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夠指導學生在課下重新觀看微視頻,補充相關資料,改善自己今后在課堂中的行為和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在對英語師范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新課改教學視頻,引導學生針對教學過程和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同時在微課教學中,借助學生互評,提高學生課堂評價的能力。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相對于傳統課堂,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能力由單一的講解能力向地視頻制作、學生活動設計、任務單制作等多種能力轉化;交往能力由單一的提問能力向更加多元的互動交流轉變;課程評價由單一的考試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轉變。這需要師范生在學習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課程、微課教學、實習機會、課堂中的模擬視頻和案例分析等不斷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棹楠,付麗,王琳琳.提升高職英語教師的整體化教學設計能力,迎接翻轉課堂[J].讀書文摘,2015(16):93.
[2]曹麗君,王海明.翻轉課堂的特性及對專業教學改革的啟示[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4(01):75-80.
[3]杜立群.面向農村,培養全格的小學教師——談中師深化改革中的職業導向功能[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