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紅
【摘 要】野戰運動作為一項創新運動項目,是集體能訓練和施展戰術于一身的智勇雙全的戶外運動,它把學生置于軍事對抗的模擬情境下,讓學生在對抗中磨煉個人意志,訓練應激反應能力,強化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基礎心理能力和心理素質。
【關鍵詞】野戰運動 心理能力 公安院校學生
公安隊伍作為一支準軍事化的隊伍,其工作性質的高風險、高應激特點,要求警察必須具有更強的心理能力來應對工作中的各種風險及各種突發狀況。作為為公安隊伍輸送人才的公安院校,在日常的教學訓練中,要從實戰需要出發,通過各種訓練有意識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心理能力。
野戰運動訓練是一項充滿刺激、嶄新而又令人興奮的適合大眾趣味的時尚運動,它是集體能訓練和施展戰術于一身的智勇雙全的、深受學生喜愛的一項全戶外軍事對抗性質的訓練項目。它利用高科技的激光電子設備來模仿戰斗的過程,參加訓練的人員通過模擬軍事對抗的形式,手持激光槍支、身穿迷彩軍服穿梭在叢林、廢墟、街巷中與“對手”進行激烈地“交鋒”。它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只有在電影或網絡游戲當中才能看到的場景,讓體驗者在槍林彈雨中找尋一種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感受到的啟示,可以達到磨煉學生意志,熔鑄團隊,提高團隊的執行力、學生的領導能力和協調組織能力及應激反應能力的目的,從而提升學生的基礎心理能力和心理素質。
一、野戰運動在我校開展的現狀
野戰運動是在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提出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系列活動的宗旨下推出的一項新型具有戰術能力的運動體育項目。此時正值各地公安機關民警心理行為訓練中心成立,我校在建設民警心理行為訓練中心的基礎上,引入了對民警心理健康同樣有益的激光野戰運動訓練項目。近年來,野戰運動在我校教學訓練狀況為:
(一)小團隊的體驗
針對野戰運動受作戰參與人數的限制特點及場地運動性及安全性的特點,無法在全校范圍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對于野戰運動的教學訓練,我們主要采用小團隊的訓練(每次訓練不多于30人),根據參與訓練學生情況的不同設置不同的作戰任務或對抗任務,如奪旗戰、斬首戰、陣地戰、搜索戰、保衛戰、營救戰等等。
(二)針對性訓練
作為服務于學生心理健康的訓練項目,無論是在任務目標的設定還是任務規則的制定上,都把訓練重心側重于對學生心理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讓學生在接受作戰任務、討論作戰方案、制定作戰計劃、體驗作戰過程、完成作戰任務的各個環節中感受自己在各環節心理活動過程及其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感悟和感知自我的潛能及團隊成長的過程。
(三)研究性訓練
野戰運動在我國推出和開展的初衷是作為一項全民性的大眾健身活動開展的,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于2010年批準野戰運動作為社會體育試行項目進行推出。我們在教學訓練時,要把服務全民健身的體育項目變為服務于心理健康的心理訓練項目,這就需要我們在野戰運動教學的實踐中從提升學生心理能力出發,在臨場戰術指揮及戰術運用、戰斗中的團隊協作與個人意志力的提升方面,結合現代警務實戰的需要,不斷地開發與研究作戰模擬情境。在作戰任務及目標的設計方面,通過一場場的“激戰”,不斷融入更多的心理訓練因素,如在情境設置和任務方面可以加入解救人質、野外救援、火災營救等等。
二、野戰運動與學生心理能力的提升
(一)野戰運動可以磨煉學生的意志
警察除了是具有特殊職業的社會人群體外,還是普普通通的自然人群體,他們面對挫折和失敗時,也會出現猶豫、彷徨、退卻、放棄等心理活動或行為表現。基于現實警務工作的需要,警察應該有更強的意志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在教學訓練中,只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才能為公安機關輸送合格的人才。
野戰運動是一項集體力、智力和意志力為一體的戶外體驗項目。在野戰軍事對抗中,學生要手持激光槍支、身穿迷彩軍服不斷地穿梭在模擬訓練場上,一方面體驗者要針對不同的模擬訓練環境、不同的競技對手、不同的競技目的,短時間內制定出每場競技的戰略、戰術,在模擬戰斗中靈活運用并且在面對突發情況時還要隨時改變戰斗策略應對各種無法預料的未知情況;另一方面,在野戰運動中,為了突出實戰性,體驗者會應對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甚至會接到在常態下無法完成的嚴峻任務,這就需要體驗者要以無所畏懼的目光、堅韌不拔的毅力、戰無不勝的勇氣以及絕不退縮的信心去完成任務以錘煉其超常的意志力。如我們在訓練中選擇險峻的地理環境,制定苛刻的訓練規則,加大任務的難度,設置各種障礙(限制資源、制造險境等),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放棄的意志力和堅決完成任務的堅強信念。
(二)野戰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現代警務工作中,現代社會復雜多變的社會治安形勢,單憑警察個人的力量已經無法面對,團隊精神越來越受到重視,團隊協作能力已成為現代警察必須具備的基本心理能力。而對于時刻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和復雜變化的犯罪狀況的人民警察,要具備比一般人更強的團隊意識。
野戰運動更多的是以團隊對抗的形式進行的,個體的力量是微弱的,團隊往往更加強大。在團隊中,每個個體都有著各自的專長和技能,每個個體與團隊有著唇齒相依的關系,在強大的團隊支撐下每個個體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團隊成員的團結協作、互相依賴、密切配合下,又會將個體的優勢轉化為整體的力量。對勝利的渴望往往會促使團隊的每個成員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團隊合作中,激發個人的潛力,發揮團隊的競爭優勢,不斷探索和實踐,從而產生出“1+1>2”的良好效果,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團隊在個體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親身體驗“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的真正內涵。
(三)野戰運動可以訓練學生的應激反應能力
公安工作的高應激性,使警察常常處于應激狀態中。警察職業是被國內外專家界定為高度緊張的職業,永遠都不知道下秒鐘會發生什么,應對和處理突發性事件是警察工作的常態。這就要求警察在遭遇應激情境時要調動全身的潛能急中生智、冷靜面對,在最短的時間內謀劃應對策略,制止或防止事態擴大,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了能夠盡快地縮短學生上崗適應期,在教學訓練中要注重對學生應激反應能力的訓練。
在野戰運動的教學訓練中,學生會遭遇意想不到的情境,可能在陌生的叢林迷路,可能會陷入泥濘的沼澤,可能會在對抗中損失資源或損失隊友,可能會在中途遭遇野獸的追擊,可能會遭遇各種自然災害等等,這就需要學生在面臨如此種種應激情境時,要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緒反應,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應對策略,渡過難關,取得最后的勝利。
(四)野戰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勇敢自信能力
打擊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財產、保護人民的人身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是警察的重要職能。犯罪是具有重大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它必然與血腥、恐怖、殘忍等字眼聯系在一起,經常面對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經常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這就決定了警察必須具備冷靜自信、機智勇敢、無所畏懼的精神和品格。現代警務活動與以往相比,急、難、險、重的特點更加突出了,面對危急、危險、危難,每個警察應當具有勇敢面對的勇氣,要用個人或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戰勝危險,打擊犯罪并保護自己。
野戰運動訓練中,無論是單兵(或單團隊)作戰,還是團隊之間的對抗,在作戰對象和作戰環境未知的情況下,作戰遭遇的風險和難題也是不確定的。你的作戰對手可能是一群亡命之徒,也可能是一個充滿著各種風險的山頭,也可能是你的對抗團隊給你制造的種種險境,當遭遇如此險境時,個人或團隊的勇敢與自信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激發個人潛力,挖掘團隊智慧,勇敢面對和挑戰險境,才是個體和團隊不二的選擇,直至最終克服困難,戰勝對手。
三、目前公安院校野戰運動開展的不足
公安隊伍是一支作戰型的隊伍,在完成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能活動時,其對手有著不確定性和職務活動風險的不可知性,在與對手對抗的過程中,要求民警要以穩定的心理面對兇殘的對手,從而及時、有效地降服對手,保一方平安。公安院校在教學訓練中把野戰運動引入到心理訓練中,從運動對抗的實戰角度而言,它對于學生心理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目前,全國各公安院校及市級以上的公安機關大部分建有民警心理行為訓練中心,各公安院校對于學生的心理訓練已全面展開,各訓練中心有專門的場地、器械及裝備來對學生或在職民警進行心理行為訓練,其效果明顯且深受學生及民警的喜愛。但是把野戰運動作為對學生心理訓練的項目,在全面推廣上還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缺少野戰運動訓練專門的教研機構
把野戰運動作為對學生心理素質訓練的項目,需要有專業的教學團隊和教研機構根據國際野戰運動發展的前沿狀況并結合我國在不同時期野戰運動發展狀況對教學內容及其內涵進行研究,融入時代科技發展和軍事發展的元素,適時適地地研究用于培養學生心理能力的野戰運動教學方案、教學組織及教學實施等。
(二)缺少從事野戰運動訓練的專業師資隊伍
野戰運動作為一項新型的運動項目,正處于發展的雛形階段,為了這項運動有更好的發展,不僅需要有強大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還需要在心理能力的培養方面有獨到特色。這就需要有一支專門從事該項運動的既有野戰運動專業技能又有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專業師資隊伍,以保證野戰運動成為對提升學生心理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學訓練項目。
現代警務工作的復雜性和警察職業的特殊性,對警察的心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的人才培養要根據實戰的需要,不斷改變和完善教學訓練手段和方法,才能使公安教育更貼近實戰的需要,讓我們的學生盡快適應崗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青少年課外體育健身指南編寫組.青少年課外體育健身指南[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
[2]肖遙.“野戰運動”好刺激[J].開放潮,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