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嬌
摘 要:引導學生在探究文章主題的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閱讀教學模式。
關鍵詞:學課堂;主題閱讀;技巧;規律
“讓每一位學生受到關注,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獲得發展?!薄皩W課堂”以學習者學習為中心,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當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以后,學生的學習是不可替代的,每個學生都在解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陪讀、陪聽的學生,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開展學習活動,實現學習目標。而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就是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將閱讀方法由課內習得遷移到課外應用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
一、提煉主題,把握中心思想是關鍵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遇到的最大阻礙莫過于“閱讀時不知所云,壓根不知道文章在講什么”。其原因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文章的措辭理解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但重要的原因還是學生沒有抓住文章的主題,即中心思想。試想,如若你是一個正在分析案情的警察,最重要的就是發現嫌疑犯的作案動機,有了作案動機便能圈定嫌疑人范圍,再根據相關證據鎖定犯人;如果無法確定作案動機,案件證據搜尋就會漫無目的。學生若未能抓住文章核心,閱讀便會陷入盲目,這對于文章的分析與理解大大不利。因此,文章的中心指引著作者的行文布局以及細節描寫,讀者只有掌握了這個主題,才能進一步解決其他閱讀相關問題,否則,閱讀理解難度將增大。所以在探索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中,我倡導學生自主總結分析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經典文章都是閱讀分析的典型素材,對于閱讀理解具有指導意義。啟發推動學生自主剖析課文主旨后,教師予以修正,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主題。緊抓課文中心后,學生解決后續閱讀問題,如文章結構、細節理解等,會更加得心應手。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歸納總結出不同的主題。如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可以歸納于“親情父愛”的主題;課文《長城和運河》可以提煉出“愛國”這一中心思想。重點研究這些課文的中心內容,提煉相應主題,有益于之后學生快速提煉相似主題文章的主旨,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對文章主題的深刻認識,還是學生撥開文章神秘面紗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輔助學生掌握主題提煉的方法是關鍵。
二、精選材料,教學閱讀技巧是重點
對于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而主題式閱讀教學法則能十分有效地培養學生一種非常好的閱讀習慣——利用文章主旨為中心來把握全文。所以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可以經典文章為素材,精選閱讀材料,教授總結歸納文章主旨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至于如何精選閱讀材料,則應分類擇優擇典,總結歸納不同主題的典型特點。通過一定數量精選素材的閱讀訓練積累后,學生就能更加容易分類掌握各種閱讀技巧,為處理后續閱讀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其實語文閱讀教學是有法可依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通過一篇文章的閱讀訓練,教授一類回答閱讀問題的技巧,使學生以文章中心思想為閱讀導向,更有效地應答閱讀理解的題目,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但只局限于一道題、一篇文章的講解,不懂延伸,依然不是一種好的教學模式。因此,要以經典文章為教學落腳點,從主題出發,然后延伸至這類主題的相關文章。這樣學生在以后的閱讀學習過程中,便可以利用這類文章的閱讀技巧進行文章的分析,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此外,教師可以總結出小學語文教材中最典型的幾類主題,并圍繞這個主題挑選課外優秀范文作為主題式教學的擴展教材,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增強學生對各類主題閱讀技巧的掌握。這種圍繞一個主題,多個閱讀素材的閱讀訓練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通過這種閱讀教學方式,學生既能夠更好地掌握閱讀規律,豐富知識和閱讀素材,又能形成文字閱讀的素養,真是一舉多得。但需要指出的一點是,課外閱讀素材的呈現方式不應受到拘泥,應豐富多彩,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將時下小學生喜愛的漫畫影視等元素納入素材的搜集范圍,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創建主題式閱讀教學情境。如《桂花雨》一文,教師可以圍繞這篇文章,引導學生總結這一課文的主題,學習這類主題的閱讀技巧,再從課外選取與這一主題相關的各類素材供學生學習,加強他們對這一主題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布置一些總結性的閱讀作業,學生對于這種主題式的閱讀方式理解也會隨之加深。相信經過這樣的主題式閱讀訓練后,如果再遇到類似文章,學生做起來便會得心應手。
迪斯尼樂園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以迪斯尼經典卡通形象為主題的主題公園,主題樂園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因此,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也可采用這種模式——主題式閱讀。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教授了學生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參考文獻:
李萍.語文主題閱讀探究性教學的模式建構[D].西南大學,20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