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朋
上好體育課是每個體育老師的責任,也是每個體育老師必須具有的基本教學技能。我經常在思考,很多時候都在思考究竟什么是成功課堂的有力保證,究竟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當然,這也是我的思考和追求。
經常聽說:這個或那個班的紀律真差,進去上課真頭疼。語數老師上課學生紀律挺好,為什么我們(指除語數以外的老師)進去就不行呢?大多數老師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是副科老師,每星期進去上課的時間少,接觸少。學生都不重視副科,只要學好語文數學就可以了,再說家長們也不重視,只看重語文數學成績。其他學科,馬馬虎虎過得去就行了!但作為體育老師的我不能有這樣的想法,于是不管困難再大,在開學伊始依然開始建立課堂常規,期間也換來老師和同學的抱怨,但我想也許時間會證明一切。不管前方如何,相信只要有勇氣和信念并加上靈巧的方法,目標總會達到。
課堂常規建設容易,堅持下來往往很難。經過一個月的實踐發現,一旦建立了常規,學生也會很自覺地去做。偶爾出現一些小問題也在所難免。這樣要求我們老師應該加大常規實施的力度,特別在開始一個階段我們老師要做到嚴格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強化凸顯常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常規保持下去,才能實現課堂常規為課堂保駕護航的作用。
一、學生課堂常規
對于學生的課堂常規要求我整理如下:
1.對老師有禮貌。上課鈴響,體委整隊,靜候上課。要求:快、靜、齊。因故遲到要喊報告。下課時按老師要求整隊,聽老師下達口令后才下課。
2.不遲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況要有班主任或醫生證明。提前向教師請假并按老師的要求參加適當的活動、見習或全休。
3.上體育課要穿輕便的服裝和鞋子,盡量穿運動服、運動鞋。嚴禁攜帶小刀、鑰匙、胸針、鉤針等硬物。補充重點:對運動服、運動鞋的要求必須要做到。
4.注意安全。嚴格按老師教授的方法練習,未經允許不隨意動器材,不做與課堂無關的動作,同學間要互相鼓勵,做好保護、幫助,聽從體育委員和組長的指揮。重點強調對安全的注意,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5.愛護公共財物。課前體育委員和小組長按老師要求布置好場地器材,練習時要愛護使用器材。
6.課后體育委員和小組長要認真清點歸還器材。
7.全體學生做好老師布置的回家練習。
對學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教師也要率先垂范,做好學生的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也是學生最直接的模仿對象。
二、教師課堂常規(體育教師學科建議)
根據現已提出的體育學科教學建議,共有30條,分為四個部分:(1)教學準備1-6條款;(2)教學實施7-19條款;(3)學習評價20-24條款;(4)課外活動25-30條款。與學生課堂常規密切配合的是第二部分教學實施第7-19條款中的部分條款,現對照整理如下:
第7條 上課鈴響之前在集隊地點迎候學生。檢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裝儀表,穿好運動服和運動鞋,儀表端莊、精神飽滿。(對應學生課堂常規第1、3兩條)
第8條 根據課時計劃、課前完成器材和場地的準備、布置,保證場地和器材的充分利用,防止相互干擾。建立學生搬運器材、布置場地的輪流值日制度,做好安全衛生檢查工作。
第9條 上課鈴響后,體育委員按制訂的地點整隊集合,檢查人數,報告老師;教師跑步進入講解位置,師生問好,教師做好出勤記錄,宣布課的任務和要求;遲到的學生,應向教師報告,說明原因,經教師允許后方可入列,排在最后一排的排尾。整隊要求快、靜、齊,并且精神飽滿。
第10條 處理好見習生(學生因病、傷、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課),由教師安排適當活動,未經教師準許,不得擅自離開。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情況安排適當的體育運動和助理工作或見習。(對應學生課堂常規第2條)
第11條 宣布內容簡明扼要,內容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教材,包括教材的重點,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學練時注意的方面,并強調安全要求。安全教育要始終貫穿在活動、練習的組織和保護幫助過程中。(對應學生課堂常規第4條)
我們經常說: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的確,特別是體育學科,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上課在室外,教學的場所空間較大,教師的音量也要比在室內上課的老師開得大,冬天有西北風,夏天有太陽的炙烤。在操場上管理的是一批活動的學生。每天都像在上公開課,其他教師在休息之余隨時可以看到室外上課的體育教學情況。所以,作為體育教師的我們,必須要建立好學生常規,讓學生在室外上課有規矩可循,建立有效的常規制度是十分有效的,結合上述兩個方面,要求學生和教師時時要注意:
1.落實上課點名制度,查清缺席學生的原因,并登記在冊。
2.落實安全保護措施,安全教育要始終貫穿在活動、練習的組織和保護幫助過程中。
3.愛護器材,上課前落實學生場地布置和器材擺放和分發,下課收回并清點器材,不至于丟而不管。這樣,才能使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師制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教學之路還有很長,問題困難也將不斷出現,但堅信“方法總比問題多”,只要堅持只要思考,我們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