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摘要] 目的 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接受血栓通和胰島素聯合治療后的視野缺損改善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方法 根據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該院的200例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來進行研究分析,我們將這些患者分組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使用血栓痛和胰島素聯合治療的治療方式,催照著使用胰島素治療,對兩組的臨床血常規、肝腎功能、視野等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總質量有效率。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各項指標對比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是86.67%,對照組治療有效率是67.64%,觀察組優于對照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P<0.05);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視野平均缺陷值是(4.05±2.91)db,對照組是(7.74±3.27)db,兩組結果存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其他檢測指標,組間以及治療前后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胰島素和血栓通聯合應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早期治療中具有比較高的有效率,血栓通和胰島素的聯合治療方式,可以讓患者的眼底出血量以及滲出量獲得改善,患者的血常規以及肝腎功能均不會受到影響,患者的治療安全性也比較高,所以臨床中推介使用。
[關鍵詞] 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血栓通;視野缺損;胰島素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044-0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致盲疾病中是非常危險的一種,主要是因為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影響導致了患者的視網膜微血管發生病變,引起發病[1]。隨著糖尿病患者臨床中的發病時間增加,發生率也在不斷增長。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病程超過15年,則1型患者有97%的幾率發病,使用胰島素的2型患者有80%的幾率發病,不使用胰島素的2型患者有55%幾率病變。患者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后,視力逐漸衰退,視野受損,在早期進行預防,能夠降低患者的疾病發生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此次該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間根據200例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來進行研究分析,將這些患者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使用不同的治療方式,探討血栓通和胰島素聯合治療與單純胰島素治療的效果差一些,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共選取了20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共有患眼320只。全部患者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程度主要是Ⅰ、Ⅱ、Ⅲ期幾種類型,并沒有Ⅳ、Ⅴ、Ⅵ期的的患者,且患者的年齡均低于70歲,篩除了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Ⅰ期患者出現了微小出血點或者有輕微動脈瘤癥狀,Ⅱ期患者有出血斑以及硬性滲出物存在,Ⅲ期患者有白色軟性滲出物和出血斑。全部患者分組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患者40歲,最大患者67歲,患眼170只;觀察組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患者43歲,最大患者68歲,患有150只。
1.2 治療方案
該研究為觀察組的患者使用了450 mg的血栓通經脈滴注治療以及氯化鈉注射治療,每天進行1次點滴治療[1],和胰島素治療相結合進行,單療程是14 d。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胰島素治療,單療程是14 d,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一致,使用諾和靈30R來對患者血糖進行控制。經過1個療程治療,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進行測量,主要是監測和收集患者的尿酸、谷丙轉氨酶、白細胞計數、肌酐、谷草轉氨酶、糖化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等指標,為臨床對比分析提供參考依據。
1.3 視野檢測
檢測患者治療前后視網膜視野情況,對患者的視野丟失方差、平均缺陷值、刺激丟失方差等進行計算機記錄。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視力超過1.0,裸眼視野提升超過4行。眼底出血減少,滲出量減少;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視力提升超過2行,眼底出血和滲液減少;無效:患者眼底出血和滲液無改善,視力無提升,或者有惡化趨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尿酸、谷丙轉氨酶、白細胞計數、肌酐、谷草轉氨酶、糖化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是86.67%,對照組治療有效率是67.64%,觀察組優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視野平均缺陷值是(4.05±2.91)db,對照組是(7.74±3.27)db,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其他檢測指標,組間以及治療前后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在全球的糖尿病患者總數大約是1.5%,因此該類患者的數量非常龐大,他是世界常見代謝疾病之一。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在日益增加,因為糖尿病有眾多的合并癥,視網膜病變就是其中一種,患者發生該并發癥后,會出現失明的情況,臨床治療難度大,治愈率低[3]。糖尿病導致的患者視網膜病變會讓患者喪失視野,在所有疾病中,它的致盲率是最高的。該類患者的眼底血管以及發生了病變,血液循環失常,經常有缺血的癥狀出現,而且含有較高的山梨醇,血液內該物質水平持續上升。山梨醇對人體的神經細胞產生的危害性很大,會導致患者眼部發生病變。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謝異常,視網膜毛細血管出現了病變,缺血和缺氧情況嚴重,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視力減退概率是普通人的25倍。現在西醫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研究認為是高血脂和高血壓共同作用的結果,血流出現異常,對該疾病的發生起到了促進作用。臨床治療時,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主要是眼部視網膜附近發生,當患者的視力有所降低時,表明其視網膜病變已經惡化,藥物治療過程中要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控,并且結合手術、激光和中藥等多種治療方式和綜合治療。
此次該院研究分析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接受血栓通和胰島素聯合治療后的視野缺損改善情況,患者接受治療后,其效果比單純西藥治療要優秀,因此應該進行推廣使用。在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了血栓通治療,該藥物能夠抗凝血、活血化瘀[6]。血栓通在臨床中主要是應用于眼內疾病、視網膜靜脈堵塞等疾病的治療,其治療效果突出,糖尿病早期患者接受血栓通和胰島素的聯合治療方式,可以讓患者的眼底出血量以及滲出量獲得改善,患者的血常規以及肝腎功能均不會受到影響[7-13]。血栓通和胰島素聯合使用應用于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臨床中的治療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治愈率理想,是非常合適的治療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藥物,臨床中得到了推廣和使用,獲得了較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龍艷,唐艷,王治榮,等.藥物干預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野缺損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760-761.
[2] 陳晨.糖目寧治療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07.
[3] 郭藝娟.益氣養血通絡法干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12.
[4] 李欣.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藥物觀察及相關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8.
[5] 王柔鈞.中藥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Ⅳ期(肝腎陰虛兼血瘀型)臨床研究[D].昆明:云南中醫學院,2012.
[6] 黃斌,陸斌.藥物干預治療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野缺損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20):2789-2790.
[7] 黃杜茹,黃中寧,尹東明,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定量視野分析[J].臨床眼科雜志,2005,13(6):503-505.
[8] 趙麗,盧江遠,趙敏.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血脂異常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5):139-140.
[9] 高麗濤,柳力敏,張媛媛,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分析[J].眼科新進展,2011,31(8):742-744.
[10] 徐東紅,宋春青,郝兆虎,等.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病變與視網膜病變臨床特點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17):59-60.
[11] 李宜川,母傳賢,沈永杰,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血清標志物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3):3404-3405,3408.
[12] 賈愛華,劉新艷,王榮,等.同型半胱氨酸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因素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4(6):623-624.
[13] 紀麗君,孫景瑩,梁俊芳,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血糖控制情況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32(4):478-480.
(收稿日期: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