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 崔秀琴 郭玉鳳 孫冰 黃健

[摘要] 目的 探討并分析經過不同降糖治療方式聯合抗結核治療方案對于糖尿病合并結核疾病的臨床療效。 方法 經計算機隨機抽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間內該院就診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病例資料,其中50例接受口服降糖藥聯合抗結核治療方案加以治療,歸入本次探究的對照組,而另50例患者接受胰島素注射聯合抗結核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歸入本次探究的觀察組,經統計學方式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結果 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空腹血糖水平及進食后血糖水平檢測結果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糖降低更為顯著,檢測結果顯著低于對照組,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病灶明顯吸收患者構成比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降糖治療聯合抗結核治療方案對糖尿病聯合肺結核患者而言治療效果顯著,而胰島素注射降糖方案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關鍵詞] 抗結核治療;胰島素;糖尿病;肺結核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121-02
糖尿病屬于一種內分泌系統疾病,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飲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加之日益加劇的生活壓力,糖尿病的發生率不斷升高[1]。糖尿病患病者的免疫功能和身體機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更容易出現感染如肺結核。目前,對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主要臨床治療方案為降糖治療聯合抗結核治療,本次該院為探討分析經過不同降糖治療方式聯合抗結核治療對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特選取近年來就診患者病例資料加以探究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計算隨機性的選擇出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間內該院就診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病例,其中50例采用的治療方案為口服降糖藥聯合抗結核,作為本次探究的對照組患者,其中分別包括了男、女患者27例和23例,年齡分布區間范圍25~72歲,平均的患者年齡為(56.9±5.2)歲;而另50例接受胰島素注射聯合抗結核治療方案進行治療的患者則為本次探究的觀察組患者,其中分別包括了男、女患者26例和24例,患者年齡分布區間26~74歲,平均年齡(61.3±6.1)歲。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口服降糖藥聯合抗結核治療,降糖藥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 H12020797), 500 mg/次,1次/d,同時使用阿卡波糖 (國藥準字:H1999020) 50 mg/次,2次/d,同時接受抗結核治療,治療方案為同時聯合使用異煙肼(國藥準字 H21022350),用藥量為根據患者的病情300~400 mg/d,利福平(國藥準字 H23021092),用藥量為根據患者的病情用藥450~600 mg/d,以及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乙胺丁醇(國藥準字H21022349),用藥量為根據患者的病情用藥750mg/d、吡嗪酰胺(國藥準字 H310208000),500 mg/次,3次/d,該用藥方案即為臨床常用的 3HREZ /15HRE方案。需要主要的是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藥物用量;觀察組:降糖方式為注射胰島素(國藥準字 H32020614 ),用藥方式為每日早晚兩次注射,用量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加以適當調整。同時聯合抗結核治療,治療方案同于對照組[2-3]。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空腹血糖及進食后2 h血糖水平變化以及兩組患者的病灶吸收程度[4]。
1.4 統計方法
統計學分析的工具為SPSS 17.0數據分析軟件,計量資料表示方法為(x±s),然后分別使用2、t檢驗計數資料及檢驗比較組間,經計算P<0.05時表示差異是有統計學意義的。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患者血糖水平變化情況
經統計比較,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空腹血糖水平及進食后血糖水平檢測結果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糖降低更為顯著,檢測結果顯著低于對照組,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1 兩組患者病灶的吸收情況統計結果
經統計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病灶明顯吸收患者構成比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機是其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出現障礙,或者胰島素作用受阻,最終導致出現高血糖體征,內分泌系統紊亂[5]。本次調查研究最終結果顯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空腹血糖水平及進食后血糖水平檢測結果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糖降低更為顯著,檢測結果顯著低于對照組,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病灶明顯吸收患者構成比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均充分的證實了降糖治療同時聯合抗結核治療是一種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有效方案,而胰島素注射降糖方案則更為有效。
糖尿病并發肺結核患者的及時有效治療十分關鍵,一旦治療不及時則可能引發出現一系列的器官損傷性并發癥,最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6]。糖尿病并發肺結核的首要問題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而胰島素的使用是降糖最有效的手段。通過胰島素注射降糖治療聯合抗結核治療臨床療效更為顯著的根本在于通過注射胰島素,能夠有效的保證患者充分利外源性胰島素,從而在直接且有效的彌補了患者自身胰島素不足的狀況,快速恢復其自身體內B細胞功能,及一些殘余的B細胞功能[7-8]。
綜上所述,降糖治療聯合抗結核治療方案對糖尿病聯合肺結核患者而言治療效果顯著,而胰島素注射降糖方案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故在治療方案選擇時應優先考慮此方案。
[參考文獻]
[1] 何明仙,唐芙蓉,羅鵬,等. 對48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采取不同降糖治療方案的臨床分析[J].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52(9):39-42.
[2] 楊海英,彭溢,熊小麗,等.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75例臨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8):27-28.
[3] 倪艷,鄒永勝,劉澤明,等. 強化降糖治療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影響[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14,35(1):38-40.
[4] 羅建奎,周春來,丘霞,等.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不同降糖治療方案與抗結核療效的關系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5(18):1997-1999.
[5] 徐紅娣. 兩種方法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療效比較[J]. 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2):1882-1883.
[6] 莫子韶,胡欣,陸新虹,等.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治療[J]. 中外醫療,2010,29(10):62.
[7] 劉永偉.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76例臨床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1,16(7):1122-1123.
[8] 開白爾尼沙·吾休爾,姑再努·阿木提.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108例臨床分析[J]. 醫藥前沿,2012,2(14):214-214.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