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
新課程改革倡導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以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合格公民。把“教師為主、先教后學、課后訓練、集體教學、個體學習、目標單維、面向過去”的傳統課堂教學策略變為“學生為主、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個性教學、合作學習、目標三維、面向未來”的課堂教學策略。實現這一策略的最佳途徑是“三助式”教學與“導學案”的科學結合。
“三助式”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群體資源,將學生自助學習(簡稱“自助”)、學生互助學習(簡稱“互助”)和老師幫助學習(簡稱“師助”)三種學習方式科學結合,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以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思想。導學案則是要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師在課前根據學習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擬定層次化的學習任務。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那么“三助式”教學與“導學案”如何結合呢?
其一,這二者是有機統一的,應是珠聯璧合。教師在課前編寫導學案時應注意自學、互學、助學三方面。導學案的結構一般分為:(1)自學部分(主要指學生的個體自學),這部分其實就是三助式教學中的“自助”。(2)互學部分(同學分組討論),這部分其實就是三助式教學中的“互助”。(3)展學部分(分個人自學后個人展示、互學后集體展示),其實這部分也包含三助式教學中的“師助”,因為無論是個人展示還是集體展示,除了學生來評價其學習效果外,還應該有老師的點撥、引導。(4)固學部分(學生做練習題,鞏固當堂課所學知識)。一堂課下來,其實無論是哪個環節,都應該有老師的參與,即師助。如學生在自學中,教師巡視課堂,答疑解惑,在互助學習中教師更應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在展示學習效果時,教師要點撥引導。
其二,三助式教學是學法指導,而導學案則是對三助式教學的具體落實,甚至是細化到具體的細節,但又絕對不是僵化的。以九年級上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復習課為例。
(一)自助(自學):自學后完成導學案上的題目。
填寫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表格,主要填寫原因、時間、開始標志、過程中的重大事件、領導人、頒布的文獻、革命性質、歷史意義。自學完后,個人展示,同學互評,教師點評。這部分較簡單,師生不宜花過多時間。
(二)互學,也叫互助。此時教師要巡視學習小組情況,并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
合作探究一: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合作探究二:拿破侖的活動,評價拿破侖。
合作探究三:材料一:“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或停止法律的執行;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議員有政治活動自由……”
材料二:這些聯合一致的殖民地從此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并且按其權利也必須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它們取消一切對英國王室效忠的義務,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而且必須斷絕;作為自由獨立的國家,它們完全有權宣戰、締和、結盟、通商和采取獨立國家有權采取的一切行動。
材料三:宣言指出,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1)材料一出自何國的什么法律文獻?制定和頒布該法律文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頒布意義?
(2)材料二是什么文件內容?它的發表有什么歷史意義?
(3)材料三這個特別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文獻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是維護哪一階層的利益?
(4)上述三個文件表達的共同核心內容是什么?以小組為單位互學,簡稱互助,學習完成后請代表起來展示小組學習效果。教師點評,仍然包含了師助。
(三)“固學”即當堂鞏固提高。
根據課標設置題目讓學生當堂練習??梢栽O置單選、問答、材料題,但不宜太多,視情況而定。
其三,三助式教學與導學案的結合運用,課堂完全變了。(1)變成了“學生為主的課堂”,學生在自助、質疑、個體表現、小組合作、體驗成功中快樂地完成學習、獲得能力。教師點評講解最多10分鐘,但該講的還是有時間講。(2)課堂變成了真正的“先學后教的課堂”。學生根據導學案自學、互學,展示學習效果,在展示過程中教師點撥引導。(3)課堂變成了真實的“新課堂”,如果沒有三助式教學與導學案的運用,那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假話,空中樓閣。(4)把課堂變成了當堂訓練的課堂,自助、互助、固學既是當堂訓練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5)變成了面向未來的課堂。所謂面向未來,指人才的培養上按照這樣的模式教學,真正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培養他們面對未來,是“授之以漁”。
總之,導學案與三助式教學的科學結合,創設了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氣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個別學習態度不端正或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會在同伴的督促幫助下進入學習狀態?;ブ?,成績好的學生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表達、理解能力。三助式教學與導學案的結合使用,不僅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還徹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廖如靜.淺談農村初中歷史課“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