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華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這段話闡述了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性質與地位。但是,對于作文評改的研究卻不太重視。作文評改的專業符號、切入點、指導性建議、提升性評語甚至是特色化的評價用具都沒有系統總結,評改習作的方式還是以教師評改為主,對于學生自改、生生互改、家長參與評改等方式均沒有廣泛普及并給予方法的指導。作文評改的時機僅限于學校的習作課堂。作文評改單一、簡單、指導性不高,對于學生習作興趣和能力提升作用不大的現象普遍存在。而《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高年級段有關習作修改的要求是:“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文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币寣W生在小學最高學段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需要逐步實施有效的策略,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等多種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評改能力和習作水平。在日常教學中,我采用了一下集中評改方法,提升學生的評改能力,現作以簡單介紹。
一、師評作為示范,學習評改方法
教師通讀全班習作,選擇好與中下習作各一篇,作為修改例文印發給學生。教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提出修改的意見,然后由教師當堂示范,在作文上運用符號調、刪、增、改,讓學生學習怎樣改作文;找出習作的優點,學習賞析,寫好批注;并引導學生從格式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整潔,是否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等初步的要求進行評改,隨著年級的提高,進而對文章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文章的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等方面進行評改,指導學生學習評語的寫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和訓練,逐步提升學生的習作評改能力。
二、自評作為基礎,保持原汁原味
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學生自評自改習作很關鍵。對于學生自評自改,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評自改的意義,教給他們評改習作的方法,使學生樂于、善于評改自己的習作??梢宰寣W生通過誦讀法、推敲法等方法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并做出評價,寫上評語。
學生初次寫的作文總會因為過于倉促、思慮不周而產生各種問題,回過頭來再看之前的作文,一定會發現新的問題,想出新的修改意見。所以,教師要鼓勵孩子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多次修改,養成自我修改的習慣。教師根據學生的自改自評情況,選出典型作文,讓受輔導者在班上作自評自講,交流寫作與修改的經驗,學生會感到親切,易于接受,可達到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認識,強化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互評作為平臺,實踐評改策略
教師根據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求,在獨立嘗試修改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學生共同討論,對例文進行“合作”式的修改,讓全體學生在共同修改例文的實踐中獲得修改作文的知識經驗和方法技能。在批閱全班作文時,把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用符號標注出來,引導學生根據符號進行修改,熟悉修改符號的意思。把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歸納成幾點,公示出來,指導學生讀讀查查自己的作文,看存在哪些問題,并自己動腦修改。
四、家評作為補充,拓展多元評改
在教育的因素中,家長是重要的一環。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比較了解,尤其對于個性化的習作內容有真實的見證,而且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比較關注,很愿意為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家長輔導孩子的成效遠比教師的集體輔導或者短時的個別輔導效果好。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家長的有利因素,鼓勵家長參與學生的習作評改。
五、賽評作為激勵,開展多層評價
作文評改時,學生難免會出現厭煩的情緒,如何讓學生努力保有對作文評改的熱情和動力,競賽無疑是一種有效的策略。為了讓學生有評改的范例,我將學生的優秀或者特色習作編輯成為班級作文報,定期打印出來,供全班參閱。同時,請家長配合,為每位孩子打印一份,在師生、家長的配合下,共同評改,寫出自己的評語,進行全班交流和展示。設立不同的評改特色獎項:將最有特色、指導性強的評語定為“最佳評語獎”,將老師、同學、家長共同參與的全面評改定為“評改總動員獎”,將根據評語做出修改的習作定為“最佳反饋進步獎”,將堅持做到期期評改的同學評為“最有毅力評論員獎”,用豐富多彩的獎項鼓勵孩子多多參與,共同合作,不斷提升。
六、展評作為舞臺,共享評價成果
在多元評改的參與實施中,將評選出來的優秀評改作品進行展示,讓大家學習,讓學生的評改興趣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孩子們最喜歡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評獎和展覽,那份驕傲和榮耀讓孩子們激動不已。在展示的同時,評改小主人就是義務講解員,為同學們解說自己的評改標準、評價思路、建議內容等,讓評改文字細致化、生動化,把自己的評改設想和意圖告訴更多的人,進行分享和交流,在講解與傾聽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和交流,相互學習,拓寬思路,將習作評改作為學生交流學習方法的平臺,共享學習的成果。
以上這幾種方法經過實踐證明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靈活地選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自己修改作文時,應特別注意發揮主導作用,教師事先要通讀全體學生的作文,發現共性和個性問題,精選例文,確定修改重點及討論要點,選擇指導方法。在學生自己修改的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熟讀習作習慣的培養,要耐心指導,積極鼓勵。開辟家長評閱的機會和平臺,共同修改后,教師再批閱評分,批閱時既注意學生寫的水平,又關心改的能力。這樣長期堅持,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評改習作的能力及寫作水平,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作者單位:廣安區官盛鎮小學,四川 廣安 6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