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劉向前
摘 要:學風是學校的靈魂,本文以浙江財經大學學習型公寓建設為例,分析目前高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以學習型公寓建設這一載體,采取多樣措施調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切實提高高校學風建設效果。
關鍵詞:學習型公寓;學風建設;大學生
學風是學校創品牌、樹信譽、求生存、謀發展的基礎,是一所大學傳統底蘊和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目前,高校在后勤社會化、學分制改革深化、班級概念淡化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面臨新的挑戰。
一、目前高校學風建設上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學習目標缺失。近年來,雖然素質教育得到推廣,但是高考模式下,高中階段考試仍然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學生的學習行為在教師和父母的照料、督促下進行,學生不用考慮學習以外的其它事情。但是,進入大學后,脫離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部分學生開始表現出無所適從,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下降,學生極易茫然。
2.部分學生未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高校存在部分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認為學習是為了拿到文憑,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更有的表示學習是隨大流,學習動機不是發自于個體內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乏合理科學的學習規劃。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保障,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適應期較長,未能把握好新生教育的契機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在課余時間的利用上出現了較大的差距,導致不能合理地規劃大學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了迷戀網絡游戲、曠課等不良行為。
4.部分課堂學習效果較差。影響學習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師在課堂上是否嚴格要求”,有些課程上課時老師對學生出勤率,課堂紀律等不做“規矩”,教師上完課就立即“走人”,完成任務的思想比較嚴重,學生問題沒有機會和時間解答,沒有起到引導和管理的責任。
5.考風考紀有待進一步加強。高校教學活動中存在考試“放水”、期末考試給學生“劃范圍”等現象,導致部分學生對學習沒有壓力感。高校中甚至存在監考教師對學生作弊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現象,不能做到獎懲分明,助長了學生臨時抱佛腳、考試作弊等不良學習風氣。
二、目前高校學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園區學風建設方面的原因:加強園區學風建設是延伸“三全育人”理念,有效整合和配置各種教育資源、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迫切需求。07年以來,我校開展學習型公寓建設,打造讀書工程等七大工程,以學生黨建促學風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瓶頸:傳統視域中對園區學風建設的主體性認識模糊、園區學風建設沒有形成成熟的運行機制、寢室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學風建設活動缺乏延續性等。
2.教學區學風建設方面的原因:加強校區學風建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塑造大學精神的重要保證。近年來,我校在加強校區學風建設方面采取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措施,整體學風狀況良好,但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教風影響學風,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效果不理想等。
三、以學習型公寓建設為載體促進學風建設的措施
打破條塊分割的傳統管理格局,在園區管委會的統籌指導下,積極發揮“三級進駐”人員為主體、新生輔導員助理和生活指導老師為補充的公寓學工隊伍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尤其要建設好寢室長隊伍,加強園區學風建設的管理與指導。
1.以寢室衛生建設為突破口,夯實園區學風建設基礎。實際工作中發現,寢室環境的好壞能夠很好地反映寢室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狀態,是學風建設的基礎,也是園區抓好學風建設的一個很好的抓手和工具。一個寢室如果有一個良好的衛生壞境,往往學風方面也不會太差,而問題學生、問題寢室的寢室衛生往往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要建立一個相對科學的寢室衛生考核機制,通過學院自查、大掃除抽查等形式得到學院相應寢室的認定得分,并將寢室衛生結果與學院考核、與輔導員考核制度緊密掛鉤,形成建設考核的長效機制。
2.以學生黨團建設工程為載體,以黨建促學風建設。高度重視對公寓黨團組織的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定期舉辦黨團干部的培訓交流,探索學生公寓黨建“網格化管理,個性化服務”。建立公寓學生團小組,將優秀黨團員寢室作為“陽光屋”,發揮引領和服務廣大團員青年作用。開展“黨員身份亮牌”、“黨員幫扶小組”、“黨員服務站”等活動,發揮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方面的先鋒模范作用。
3.以讀書工程為載體,營造園區良好的讀書氛圍。通過開展“讀書漂流瓶”、“讀書沙龍”、“讀書交流會”、“90后喜愛的圖書評選”等一系列寓教于樂、適合學生特點的讀書活動,利用活動現場、人人網、微信等渠道推薦一批主題積極向上、經典勵志的書籍供同學們研讀,加強學生之間的讀書交流,提升學生的精神文化品味,在學生生活園區營造 “人人愛讀書、人人讀好書” 的濃郁的讀書氛圍,讓書香飄溢于整個園區,逐步形成園區特有的書香特色。
4.以健心工程為載體,改善學生的心智模式。在學習型公寓建設過程中,開展“新生團隊訓練”,以團小組為單位,通過對團小組組長、寢室長進行心理培訓、團輔、知識講座等形式,帶動新生寢室開展“新生團隊訓練”,積極改善學生的心智模式,加強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喚醒學生與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塑造與健全學生的主體人格,提高與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從而達到改善心智模式,為園區加強學風建設奠定良好的軟環境基礎。
5.以創新創業工程為載體,提升學生職業規劃的能力和專業知識學習的熱情。一是堅持“學生缺什么,我們就補什么”的宗旨,積極開拓與園區學風建設相關的工作內容,對學生認為比較感興趣的“考研、考公、考證”等加強培訓,并與學院相銜接,推動學風建設有效前進。二是加強公寓學風建設的過程管理,擴大影響力,號召學校教師和領導積極聯系和指導寢室發展,對寢室成員在學術科研、創新創業方面給予必要的指導和關心,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和創新創業的熱情,融洽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學習型氛圍。三是要對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加強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選聘和培訓高年級優秀學生成為“新生學長”,進一步發揮高年級學生的“傳幫帶”作用,幫助他們度過大學迷茫期,建立清晰、正確的學習和人生目標。
6.以文化建設工程為載體,營造有利于學習的公寓文化環境。一是創建有利于寢室學習的公寓文化環境。完善的硬件設施是保障,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線上學習平臺,利用寢室樓內閑置資源打造線下學習活動室,線上線下互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使學生能夠善學、樂學、安心學習。二是在公寓中開展諸如:創建“學風建設月”、“學習型寢室”評比的優化學風活動,營造公寓學習文化氛圍。組織開展朋輩活動、考研交流會、獎學金寢室報告會等活動,給學生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樹立典型和榜樣;并在不同樓幢和樓層間開展競賽活動,形成“比、趕、超”的學習風氣,以此促進公寓學風建設。
7.以排憂解難工程為載體,深化文明寢室建設。寢室是課堂的再延伸,需要“凈起來”也需要“靜下來”。一是組織開展“文明寢室”的創建與評比工作,開辟建設公寓樓考研自習室,解決教室熄燈后學生“看書難”問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增強寢室的育人功能。二是實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檢查機制,不定期開展文明寢室建設抽查工作,治理寢室內影響學風的不文明的現象,比如沉迷電腦游戲、在外留宿等情況,特別是對于寢室作息不按照規定進行影響其他學生正常休息的學生要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促使學生不斷增強自我約束和管理意識。
8.以網絡工程為載體,宣傳優秀寢室和先進個人的事跡。對優秀寢室典型,如考研寢室、考公務員寢室、獎學金寢室、文明寢室等,在學風主題網站開辟專欄,同時利用園區廣播臺、園區櫥窗等渠道,進行先進事跡報道和宣傳,同時對表現突出的事跡進行廣泛宣傳,使其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楷模,積極向先進學習和靠攏,喚起寢室與寢室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朝著更高的學習目標邁進。通過這種個人拉動寢室、寢室帶動公寓的模式推進學習風氣的建立,形成長效機制。相反地,也要開展個案警示展覽,對在學風方面,如作弊、學業警告等違紀情況進行匯總展示,為具有不良學習習慣、主觀不努力的學生敲響警鐘。
[參考文獻]
[1]劉向前.學習型組織理論視閾下高效學習型公寓建設研究[J].前沿,2012(21).
[2]田聰.對學習型公寓建設的認識和思考[J].文教資料,2010(7).
[3]苑學芹,齊燕,宋博文.學習型公寓文化建設途徑探索[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5(6).
[4]董美娟.高校寢室文化建設與學風建設的相關性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
(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