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摘 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模式以及方法等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有一定的限制和阻礙。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學生學習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未來學生進入社會中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的順利推進,教師應積極更新教學理念與方法,促進英語教學實踐的實現。本文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新課改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學也不斷發展與改革,要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應積極設計教學內容與方法,滿足學生的實際生活,使教學環節以及程序得以優化,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使英語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但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理念以及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積極創設應與教學環境,明確英語教學的切入點,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的順利開展。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當前初中英語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師灌輸知識的現象比較普遍,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1],主動性以及自覺性得不到有效地培養與提升,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對于課堂教學實踐效果的實現也是極為不利的。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缺乏明確的英語教學目標,教師是依靠經驗進行英語教學,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導學生應該掌握的英語知識范圍,使得教學效率不高。
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自主性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學生過分依靠教師,沒有主動的學習態度,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困難,會失去信心,不能積極主動的思考,對于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順利是極為不利的。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1.利用實物開展趣味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語言的知識與內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經常會用到實物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實物開展趣味性教學,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水果類的詞匯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提前到水果店購買各種水果,然后用袋子帶回課堂上,學生看到教師拎著袋子進教室肯定會有些好奇。然后教師將袋子來的,將水果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復習之前學習過的關于水果的單詞,再進行游戲。學生復習完單詞會就開始進行游戲。教師將裝著水果的袋子口扎緊,然后讓學生將手伸到袋子中隨便拿出一個水果,然后說出相應的英語單詞。學生按順序進行。通過這樣方式,學生的參與熱情會更加高漲,回答的準確率也比較高。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將水果獎勵給學生。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很好的記憶和掌握水果類的英語詞匯,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2.開展視、聽、說,實現音、形、義的把握
英語語言其實是音形義的有機整體,在實際的教學中應將其密切的聯系起來,通過視、聽、說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實現對音、形、義的把握[2]。在英語語言情境中,教師將英語的讀音準確的呈現學生面前,使學生的眼睛、耳朵以及全身都能夠被調動起來,能夠準確的把握英語材料,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正確的模仿。在語音呈現時,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語言情境,在合適的環境中表現出語音的意義,使學生不僅能夠聽懂音,還能夠了解義。在學生聽懂、把握的基礎上,對其形進行規范,使學生能夠將音形義有機結合,加強聯系。
例如在學習be動詞一般疑問句Is this your pencil? 句型時,先讓學生聽讀音,明確其義,能夠準確的復述出來,然后教師在將其形書寫出來讓學生觀看,使學生的記憶加深。然后用彩筆將Is this your pencil?突出出來,將其與陳述句的區別進行明確,實現學生音形義的完整體現[3]。教師在材料音形義的呈現上需要提高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說等感官,使其充分參與到英語活動中,獲得一定的知識與技能,使英語知識準確的輸入,為今后的學習與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
3.翻轉課堂教學,搭建互動平臺
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是與興趣作為前提動力的,只有學生有興趣,才愿意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順利是吸納。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搭建良好的互動平臺。
比如在學習《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 ?》時,教師就可以將資源上傳到有代表性的模板中,對教學重難點進行集中分析與研究。制作課件和視頻,加強班級內部小組的建立,教師為總指揮,對學生的遇難問題和技術操作進行指導。學生可以在互動平臺上將自己生活中向別人問路的經歷進行上傳,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Excuse me,could you…?please tell me where…?”句型[4],教師將互動平臺中學生感興趣的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整合,讓學生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討論。
4.強化師生互動,科學評價教學
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效果會受到評價方式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在英語教學中使用激勵、誘導的語言,使學生積極的思維,向學生提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初中階段的學生希望獲得別人的鼓勵與表揚,能夠對學生進行客觀真實的評價將直接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影響。評價的標準對于師生之間互動的效果有著一定的影響。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相應的要求也要有一定的差異,在學生獲得正確答案后,應給予學生好的回應和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知識點進行提問,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Good job”,學生會受到鼓勵和激勵,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興趣,養成在課堂上開口的習慣。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鼓勵性的語言,Try it again, you can do it well.Well done.That is a good idea.等[5]。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進行改正。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提問“Are you sure?”通過暗示,讓學生明確錯誤的地方,然后再進行思考。同時也能夠啟發其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使其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
三、結束語
社會不斷發展,素質教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初中階段,英語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激發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以及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順利開展,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易梅娣.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導刊,2010,02:85-87.
[2]付愛萍.探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問題及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18:34-35.
[3]柴麗蘋,陳麗霞.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J].教育觀察,2012,09:75-77.
[4]馮春.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1:117.
[5]時薇.活力—探究型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課堂實踐與思考[J].英語廣場,2015,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