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慧
【摘 要】如何在中考復習時間緊、任務龐雜又各科復習交織的關鍵時期引領學生加強復習效率?筆者認為這就要求初三語文教師做好備考計劃,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自身的優(yōu)劣勢,尤其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程度與心理需求,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對復習策略進行科學提升與合理設計,讓學生積極自主、緊張有序地提高復習效果。
【關鍵詞】復習策略;復習效率;學生
我們常常認為語文復習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受這種意識支配,中考語文復習總是如老牛拉破車效率極低。而筆者認為,初一初二語文的學習是學生語文水平量變的積累,而初三語文總復習既是對付中考,又是初中生語文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過程,可以說是質變的飛躍,不容忽視。由此,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初三語文復習備考心得,以增強語文復習的有效性。
一、備計劃
中考語文復習前,先簡化龐雜的復習內容,根據學生的不足有重點、有針對性、有條理地做好復習計劃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語文計劃是兩輪復習:一輪專題復習,一輪模擬測試,專題復習旨在復習鞏固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詩詞默寫的基礎、語言積累及學生拿不準的現代文閱讀尤其是散文閱讀;而模擬測試旨在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與應試能力。筆者認為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應該是專題復習與模擬測試同時進行。講練結合嘛。如:詩詞默寫復習應在總復習前提前記誦,之后引導學生在模擬測試卷中出現的詩詞默寫題進行理解記憶,并且與專題詩詞欣賞結合起來進行復習。
在備考前,語文老師會或多或少從學生那里得知,現代文閱讀是學生的頭等大刺,而閱讀理解題考查的就是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迅速獲取信息的能力,這是整個復習過程中的重難點,筆者認為也應該化繁為簡,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而不是漫無目的做一大堆練習,將議論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與散文閱讀相似的閱讀步驟與考點找出,再區(qū)別對待文體間的異處。如此,復習計劃有重點有難點。自然復習進度也要安排妥當。另外,做復習計劃時還得考慮與其它科目的協調、月考時間安排及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等,以達復習計劃的有效性。
二、備學生
復習的主體是學生,只有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及時關注學生的復習情緒,才能真正提升復習效果。
(1)備學生的語文心理,樹立積極緊張的復習態(tài)度。在我的經驗里,語文學科是讓學生感到不痛不癢的科目。一直來學生認為語文復習只是在鞏固他已有的知識,提高不了他的語文水平,遠不如其它科目的復習成效。如果學生以這樣的心態(tài)進行語文復習,那自然是課堂上聽課愛理不理,月考備考一夜突擊。對此,我是先用自己積極緊張的復習態(tài)度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將自己在語文方面的優(yōu)勢與不足歸納出來,由此制定出語文復習計劃與拔高些的目標,老師也制定出自己的復習計劃并告知于學生,同時建議學生對老師的復習計劃提出質疑與補足。由此,學生與老師一起對計劃的實施負責,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2)備學生已有的語文水平,根據學生的優(yōu)勢與不足合理安排復習的重點。語感是在長期接觸語言文學,長期的積累過程中而形成的感性認識及理性認識的綜合。我覺得還是存在一些技巧性、規(guī)律性的東西。對于偏向形象思維的孩子少些技巧性的學習,對偏向理性思維的孩子來說,建議孩子一些技巧方法的指導會對他們有利些。一般我在課堂上會根據講課內容提問不同的學生,尤其是中等生兼顧的多些,課外作業(yè)也是提供作業(yè)范圍,必須做完成的作業(yè)與選做作業(yè)同時進行。如此拔高優(yōu)秀生,提升中良生,夯實后進生。
(3)因時制宜,隨時關注學生的復習情緒。進入復習最后階段,學生由于學習任務繁重、壓力大、情緒緊張、課堂氣氛總是要比往常顯得凝重。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壓力,讓學生產生復習興趣,記憶效果也會加強。如空出一節(jié)課讓學生自己復習;如同桌互競;如互出題目為難下同學,課前演講,講個笑話、辯論、講故事等等。其實語文老師有時也得放下自己的緊張,舍得給學生時間,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復習情緒,這是良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過程,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習都不能缺少,可往往在總復習階段語文老師會犯下欲速不達的錯誤。
三、備教師
每個語文老師在教學方面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明確自己優(yōu)劣,揚長避短來增強整個的復習效果。如本人在作文教學上缺乏持之以恒,因此在初三復習階段對作文進行了“惡補”:學生作文訓練結合周記進行,直到中考前最后一個星期,學生一直堅持寫周記。每周輪流細改一組學生周記,其它略改。學生一直在練筆就不會出現考場作文思維中斷的現象,且根據中考作文要求:寫真情實感的文章,思想主題要正確、健康且積極向上,對周記內容上有一定的要求(如寫作題材等)。課堂上作文復習指導主要從文章結構、立意、故事性、描寫及卷面整潔度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每周的最后一節(jié)課進行作文講評,一般兩周一個專題。
尤其是我注重向同事或網絡討教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應試作文水平,彌補自身短板。
四、備教材
教材是語文復習的主要文本資源,有效的復習要求教師能認真鉆研教材,指導學生對知識遷移運用。中考文言文即使考課外的,也只有在精讀熟記課內文言文重點字詞的基礎上才能類推出課外文言文的大意。同時將所有的文言篇目進行分類專讀,其實也是對所有文言文的寫作特色的一個歸納,即將人物形象、寫景抒情、先秦諸子散文與古代神話的篇目進行歸類;
考試總是“萬變不離其宗”,筆者認為在文言文復習中不離教材,其實詩詞欣賞,散文閱讀都須教師再次鉆研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引領學生溫故知新,達到運用知識,進行知識遷移的目的。
五、持續(xù)不斷的閱讀
著名語文教師王崧舟說:語文教師教“底蘊”,“一個人的底蘊來自于廣泛的閱讀”,不愛好閱讀的語文老師始終是蹩腳的。復習過程中,即使時間緊,任務多,可仍要擠出時間閱讀,不僅要讀與考試有關的說明《課程標準》,搜集歷年及當前的相關考試資料,如此來把握考試方向,還要讀名家名著,名家名文,如林清玄、畢淑敏、周國平等名家的一些散文,提升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更要堅持讀報、讀時文熱點,讀時刊雜志,以此捕捉考題中的社會熱點。同時我也要求學生每天擠出幾分鐘聽新聞,了解時事,摘抄名著片段等,讓學生多接觸名家的語言,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當然整個復習過程,應該不斷地反思,也在不斷地更正不足,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又將經驗具體運用到不同時期不同的學生群體中去。
參考文獻:
[1]李曉星 初三語文復習教學的有效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 2012.6.6
[2]鄭丹 芻議初三語文復習課具體實施方法[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7
[3]曹勇軍 從才學識德說語文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中學語文教學 [J]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