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晶

摘 要:本文介紹了如何通過案例展示在大學英語課上滲透英文歌曲進行口語教學,其目的在于探尋學生興趣和教學的結合點以激發課堂活力。因為歌曲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學生畏難情緒,對糾正語音、培養語感、提高語法和翻譯不無裨益,同時文化知識加強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增進了師生感情,也樹立了具有親和力的教師形象。
關鍵詞:大學英語 英文歌曲 口語 教學
一、英語口語的重要性
大學英語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并掌握行業實用性技能,拓展學生的跨文化知識,以積累人文素養。英文口語交際是必備的職業技能,所涉及的交際策略和心理素質對職業能力有很強的輻射作用,而口語也是除寫作外職場使用較頻繁的英語工作技能,口語教法的探索有較強的職業裨益。口語作為高職大學英語課的導入環節,其質量奠定了整節課的基調,也為后續的聽說讀寫譯打下了基礎。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實用英語》作為高職院校普遍選擇的大學教材,每單元的第一部分talking face to face就呈現了形式多樣的口語練習,從對話復述到任務操練,從主題模仿到情景表演再到交際填空練習,都對教師靈活豐富的教法提出了要求,能打破單一練習的無趣,并能讓學生的興致持續在一個較高點。積極發揮口語教學的優勢,挖掘口語課自身特質所賦予學生互動的潛能,避免課堂陷入沉悶,是擺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二、運用歌曲開展教學
筆者在本學期教授《新編實用英語》第一冊口語部分的過程中,滲透了英文歌曲的教學,受到學生歡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也達到了教學目的。現以unit5的Studying Weather Forecasts —Sample2為案例,展示在口語教學環節滲透英文歌曲的方式與細節。
圖
本單元的主題圍繞天氣展開,口語環節的教學任務是談論天氣、天氣預報。而上上圖節選涉及世界各地的天氣,識記地名的任務較大,如果以旅游的形式,介紹地理位置,氣候和風土人情,會增加記憶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熱情。
1.歌曲選擇
英文歌曲《California》恰好具備以上要素,適合輔助目標任務。
Have you been to California, seen the sights and people there? Walked the streets of sleepy sea towns, tasted salty ocean air? Once I flew to New York City,took my picture in Time Square, Soho nights and Broadway lights,such a pity you werent there.Pack your bags and lock your door, I will take you places youve not been before, all Ive ever wished to do is travel through this life with you.Make your way to London ,England, Paris France is also nice,oh la la, when people say hello, they kiss you cheeks three times. Monte Carlo is awaiting, Bombay intoxicating, the sky in Bora Bora is,the color of your eyes…在這首圍繞著旅行的歌詞中,出現了加州、紐約、倫敦、巴黎、蒙特卡洛、孟買和波拉波拉島等地名,也有索霍區、時代廣場、百老匯等場景;既有海洋、天空、色彩等自然風光,又有漫步、品嘗、遺憾、愿望、等待、醉心等感官詞匯。教師可對旅游勝地和場景作簡要介紹,輔以圖片展示,介紹以逸聞趣事和典故傳說為佳。
2.學唱歌曲
按照聽說領先的語言學習規律,在輸入有意義的文化信息后,先播放音頻,讓學生感受歌詞描述的意境,邀請學生作答。接著跟隨音樂學唱這首英文歌,出現不熟悉的單詞、句落,可由教師放慢速度帶領學生清唱。這里不提倡著重某個單詞的發音或反復朗讀,一來破壞了歌曲教學的初衷以及自身優勢,二來重新把學生拉回缺乏新意的學習模式,他們很快會失去好奇心和熱切。高職語言教學的效果,與讓學生多長時間維持身心的興奮點有密切的關系。隨后教師可指出歌詞中單詞連讀和重輕音,可以給學生反復示范,讓學生模仿,通過增強演唱效果以培養學生對語音語調的自信心。在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中,無論是從提高的時效性、未來職場使用的頻繁性,還是交際口才自身賦予生活的意義來看,“說”是首當其沖的,而語音的錘煉是最簡便易行和事半功倍的口語提升要素。
3.理解歌曲
教師為學生講述歌詞大意,學生可在手機翻譯工具的幫助下以句群為單位展開小組間翻譯競賽。如此可避免課堂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學生用手機娛樂的傾向,又實現了音形意立體式識記單詞及短語,還做到了從文化導入到文字思辨這一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連鏈反應。最后,學生可手機查閱歌詞所出現地名的天氣狀況,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作天氣播報,根據學生基礎,中英文皆可。
4.口語練習
當學生對sample2的任務更明確、理解更明晰,對繁多的地名單詞不再有排斥態度,復述各地的天氣也就駕輕就熟了。有必要指出,教材呈現的內容在本質上積極指向教學目標,這點教師是不應違背的,但在內容的選擇上,以適合教學對象為原則。因此,是否在歌曲完成任務目標后,還回歸課本內容,甚至重點講解,抑或刪棄,教師可視情況具體對待。
三、成效
經過歌曲教學,筆者發現此教法通過歌曲矯正了學生口語語音,解決了語言習得敏感期與學生年齡偏大的矛盾、課本內容難度與學生英語基礎的矛盾,也極利于語感、語調和韻律的培養。因為語言模仿能力受稟賦差異及后天環境的影響較大,傳統教學方式往往很難奏效。而音樂特有的療愈作用還能減少學生對英語的抵觸,在旋律背景烘托下,學生口語練習中常有的畏難不開口、自信不足都有緩解。學生間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緊密了,以歌曲為掩飾利于學生建立不設防不害羞的心理,有助于開口表達。此舉也緩解了高職學生的常見重癥,使得學生能夠積極與教師互動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歌詞促進了語法理解,文化的引入擴大了知識面,培養了人文素養。經整體教學效果比較,發現英文歌曲融入高職英語課,教師與學生眾樂樂,在增進師生感情、樹立親和教師形象方面作用突出;更多學生愿意抬頭跟教師課堂交流,從長遠看,對學風及良性學習習慣的建立有促進作用。
但需要注意:選歌切合主題才不至于喧賓奪主,并可綜合強化知識;歌詞單詞和句子難度級別應與三級考試要求相當;選擇節奏歡快的音樂更能調動情緒,學生易受感染并唱學,教師還要權衡教學時間。此外,演唱和教師個體才能具有聯系,值得推廣,但歌曲教學旨在倡導探索學生興趣和教學的結合點,因而與教師能挖掘創新點并激發課堂活力殊途同歸。
(作者單位: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