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莊偉楠
(1.江蘇省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江蘇 常州 213000;2.江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
構建“五位一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陳 燕1,莊偉楠2
(1.江蘇省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江蘇 常州 213000;2.江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
教育模式的建構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現實要求。分析現行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構建學校、社會、家庭、社區、個人五位一體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國現在實行“五位一體”布局,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愈加重要。面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和新情況,迫切需要建構一套科學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依照系統論原則,我們提出“五位一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五位一體”,即指在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將學校、社會、家庭、社區、個人五個因素結合起來,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效的系統,共同作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最大化。
(一)學校子系統
學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教育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環境包括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包括教風、學風、校風、校園文化等,所有這些有形無形的因素就構成特殊的學校氛圍,學生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氛圍中,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這一氛圍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開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影響到他們是否健康成長,也影響到社會整體道德水平及精神風貌。
(二)社會子系統
高校不是脫離社會而孤立存在的,大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與社會發生著聯系并相互影響。隨著社會多樣化的發展,思想文化也日益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開放的環境不僅推動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自我意識增強,但生活閱歷有限,對事物的鑒別能力不強,容易受到周圍環境變化的影響。
(三)家庭子系統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是其第一個學習場所。家庭教育擔負著對孩子傳授文化知識、培養道德品質、指導行為規范等責任。家庭環境的影響和父母的教育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他們待人接物的態度,往往給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會導致孩子性格的缺陷,甚至會造成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家庭的長期影響、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將決定著孩子的性格和品行。
(四)學生社區子系統
學生社區是指學生課堂學習之外的,以學生宿舍為中心,包括學生食堂、文體活動場所和住宿區等在內的特定的校園學生生活、學習的活動區域。高校學生社區對學生的人格塑造、價值取向、行為規范、心理品質,乃至對未來社會的主流文化的傾向都具有深刻的影響。很多高校開始發現并重視學生社區獨特的育人功能,在社區管理模式的探討和實踐方面作了很多努力。
(五)大學生自身因素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客觀上說具有廣泛性和主體性。教育對象的廣泛性決定了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個體的差異表現在性格、學習能力、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差異,以及家庭背景、社會經驗方面的差異性。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便于針對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因材施教,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取得最佳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體性,它是一種“自覺能動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動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動性,它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客觀性的客觀表現形式。教育對象的主體性主要表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具有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指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事關民族興衰和國家前途。不斷創新適合大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
(一)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第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在生活中的難題、服務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工作宗旨,密切聯系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要切實維護廣大學生的根本利益,及時掌握相關信息,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改進工作方法,不斷完善相關的機制,推進工作整體向前發展。
第二,創新實踐教育法。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但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都偏重理論灌輸,一些任課教師往往照本宣科,有些課程甚至流于形式,部分學生認為“理論課”講的都是純粹理論的、空洞的東西,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此,需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如引入課堂實踐,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試講,學生通過對備課、講課教學實踐活動的親自體驗,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這一過程也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鼓勵社會實踐。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取得實效的有效方法。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服務、環保宣傳、“三下鄉”等活動,體驗生活,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
(二)整合社會教育力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要全面提高其實效性,需要積極整合社會各方面教育力量。一方面,必須加強與社會的互動,正確把握社會影響。不能一味回避社會的陰暗面,而應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社會現實,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引導,幫助大學生理性地看待社會存在的客觀問題。注重將自身的教育活動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正面引導學生積極、深入地了解社會,參加社會實踐,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要依托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種社會力量,優化社會環境。首先,黨和政府的有關部門要大力提倡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和進行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主旋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其次,綜合運用各種法規和政策手段,整頓社會秩序,建立健全制約監督機制,抓好文化市場的建設和管理,從而遏制不良社會現象的發生,為青年大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文化環境。通過社會各方教育力量共同配合,營造“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積極有效地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重視家庭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首先,發揮家長的榜樣示范作用。家長應該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品和道德素質,在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對子女的示范作用,進而使自己成為子女的學習榜樣。父母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并且教育子女要懂得生活的道理,要珍惜所有的一切,擁有健康良好的心態,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拼美好的未來,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其更加積極向上、健康成長。其次要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作出科學合理的學習、生活制度和必要的規則,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家庭關系,會給孩子樹立正面的積極形象,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責任、分享、承擔,樹立起正確的婚姻觀。
(四)發揮同輩群體的積極作用,構建溫馨和諧的學生社區
通過學生社區管理,開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同一班級同學之間聯系越來越松散,交流越來越少,而人與人之間特別是青年人之間渴望彼此有著較多的聯系和廣泛的交流,學生社區將學生聯系在一起,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群體,成為學生之間聯系與交流的重要渠道。高校應加強學生社區文化建設,嚴格管理,在學生社區開展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覆蓋和有效滲透。重視宿舍文化建設,經常開展“文明宿舍”、“十佳宿舍”評比活動,定期舉辦宿舍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夠形成良好的風氣。創建學生溫馨的家園和思想教育的園地,從而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五)加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一切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由其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和源泉,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保證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所有教育活動都必須經過大學生的“內化”行為。因此,如果能夠培養大學生積極進行自我教育,將會極大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之上,就要努力的來進行自我踐行,實現自己的理想。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積極向賢德的人學習,發現不賢德的之人時,對照自己、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否存在類似的錯誤。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向榜樣人物學習,如雷鋒或者身邊的優秀老師同學等,找出自己與先進榜樣的差距,并努力縮小自己與之的差距。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多多與人交往,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還可以多參加勤工儉學、志愿者服務活動以及其他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堅持反思與總結,養成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良好習慣,可以通過寫日記、寫學習心得、寫工作體會等方式來對自己一段時間內的思想、學習、工作、生活情況進行總結與反思。還可以參加集體思想研討活動,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思想,聽取他人意見,讓身邊的人幫助認知自我,完善自我,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綜合性、復雜性、時代性的特征,需要有效地配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資源,各方面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建設合力。實行“五位一體”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從而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卓越輔導員的成長機制研究”(2012SJBFDY017)
陳燕(1988-),女,江蘇常州人,常州東青實驗學校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莊偉楠(1988-),男,江蘇常州人,碩士,江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