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江蘇省興化市西郊中心校,江蘇 興化 225700)
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靈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王玲
(江蘇省興化市西郊中心校,江蘇 興化 225700)
在英語教學中,巧妙地在備課和上課兩大環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動起來,能自然地引起他們對學習內容的注意,同時也要鼓勵他們勇敢地參與,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每一位教師應了解自己的學生,創設機會,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讓游戲、表演、競賽等走進課堂,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
寓教于樂;動起來;主人翁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前準備,這樣學生才能較快地進入主人翁的狀態,準備上好課。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制作教具,盡量做到老師手中有的,學生自己也有。在教學有關天氣狀態如rainy,cloudy, sunny, cold, hot, windy等的單詞時,可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圖畫或常見的天氣預報,自己畫一套天氣狀況的圖畫。這樣能使學生主動看書上到底有什么,做到初步預習課本;又可以讓畫畫較好的學生,能盡其才,從而獲得成就感,使其愛動。這樣做,就能很好地讓學生由被動的動到有興趣的動,加深預習效果,也為接下來的上課環節做好了準備。
著名的教育學家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天使,適用于任何課上,不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穿插游戲,如猜謎,編順口溜等,可以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如教學人體各部位的名稱時,就讓學生做“摸五官”的游戲。先叫幾個學生上臺表演,當老師說:“Touch yournose.”,他們馬上做出判斷,用手摸鼻子。老師再說:“Touch youreyes.”, 他們又迅速做出反應,用雙手摸眼睛。反復幾次。如果有人做錯了,下面的同學就會喊:“x x is wrong.”做錯的同學就得當場用英語來糾正自己的錯誤。以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做這個游戲,并以獲得分數的辦法交換進行,看哪組得分最高。這樣,課堂上既緊張又活潑,學生在笑聲中鞏固了英語口語知識,很快掌握了 nose, face, eyes, leg,mouth, ears等生詞,從而達到了學習目標。
我們的英語教材中有很多生活性的內容,教師可以把每個單元的對話和句型改編成生活性的短劇,讓學生去表演。多次鍛煉可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逐漸掌握并能應用所學內容。如在教學有關Shopping這一交際用語時,可讓同學們把自己的東西拿上講臺充當商品,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角色,練習句型Can I help you? I'd like ... How much is it?Welcome back nexttime.等等。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學生很快就進入角色,全班同學都興致勃勃地去看、去聽、去說,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而初中生經過小學教育,已經對中國的唐詩宋詞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白了語言的意境之美。相比英語,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才開始正式學習英語,英語知識有限,因此他們說出來、寫出來的英語句子簡單、意義單調,與他們所具有的漢語水平是不成比例的。所以,教師應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注意英語背景文化的導入,將學生喜聞樂見的中西方語言文化的異同點以及風俗文化等融入到英語教學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還要善于利用英語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例如,在面對“贊美”和別人贈送的禮物時,中國人和西方人由于文化底蘊的不同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中國人比較含蓄、內斂,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感情,在遇到別人夸贊自己時,常會說“哪里哪里”、“沒有啦”等;而西方人則比較直接,善于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在遇到別人夸贊自己時,常會說“You are welcome.”,“Thank you.”等。然而西方人對夸贊所持的態度更加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在當今社會,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國人倘若還是一味地謙虛、含蓄,勢必會錯失許多機會,所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語法知識,還要教會學生與時俱進的思維模式,以此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促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在講授Halloween, ChristmasDay等西方節日文化的內容時,除了介紹了書本上所提及的節日外,還對其進行了擴展,給學生詳細介紹了感恩節這個特殊的節日。在介紹感恩節時,筆者首先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了有關感恩節的圖片和影像,然后向學生重點介紹了節日的文化背景,并由此延伸到父親節和母親節,進而聯系到學生,教育他們要重親情、知感恩,而他們當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好好學習。這樣就成功地將學生的情緒從感興趣轉化為持久的學習動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總之,興趣是學生能持之以恒地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最大的動力是對知識的興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授人以漁”已經成為教師教育的最高境界。廣大英語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從而讓中學英語課堂“動”起來,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王玲,女,漢族,江蘇興化人,江蘇省興化市西郊中心校,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