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念
摘 要:我國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基礎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進行課程安排的過程中,基礎課程占據了重要的位置。所以,進行設計構成課程的思路探討時,需要關注整體的色彩構圖、平面構圖和相應的立體構成,這樣才能保證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保證學生在設計課程中盡快進入狀態。在現階段設計多元化環境下,高職院校的設計構成課程的教學中需要結合社會崗位發展的一般規律,針對性地實施人才培養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適合學生發展的方案,培養學生基本的設計素養。本文主要對交互性思維下高職院校設計課程教學思路進行研究。
關鍵詞:交互性思維;高職院校;設計構成課程;教學思路
20世紀70年代左右,交互性思維方式設計構成課程的教學得到發展和普及。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發現在進行教學時,硬搬教學大綱和傳統教學方法并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并且這些教學方式并不適合,造成教學中出現各種問題。對此,高職院校進行了教學改革,將課堂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途徑進行了改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發生了改變,如對實際設計能力和學生專業技術能力進行重點培養,使得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可以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增加自身優勢。
1 培養學生交互性思維的職業觀
交互性的擇業觀可以提升學生對于設計的自主性。交互性在現代社會提及較多,主要是指通過交流與合作獲得更多的設計資訊信息,并借助相應的平臺將自身的觀點進行表達,促進設計人員之間思想的碰撞,實現用戶與用戶或者是平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更多新的思維方式和設計理念,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通過交互性的思維方式,可以對高職學生的職業觀進行培養,學生在交互性思維的影響下更加關注實際設計觀念的培養,學會主動地進行技巧的學習,并在課堂活動之余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更加深入理解設計的內涵。因此,在設計構成課程的教學中,需要結合實際崗位需要增加課程的互動性,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自學能力,了解市場設計變化的各項信息。之后可以在課堂上和教師進行探討,逐漸樹立適合自己的職業觀,并在日常學習中將這些觀點和課程進行融合,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掌握主次。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交互性思維在設計構成課程中的重要性。
2 交互性思維在設計構成課程中的實際應用
2.1 合理分配課時
一般高職院校采用的是三年制課程教學模式,和專科院校一樣,在最后一個學期學校會安排大量的實踐課程,因此實際課程時間為兩年半甚至更短。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對課程進行合理安排是需要關注的問題。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可以將原本一些重復的素描和色彩等基礎課取消,這些課程在進入高職之前學生已經有了基本了解,重復教學不僅會影響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在進行課時改革的過程中,對于不同設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劃分,根據現實社會的就業需要對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等課程進行規劃,制定不同的課時數,并將課程教學重點放在交流方面。而對于基礎課的設置宗旨是“夠用”,將課時重點放在交流與實踐方面。例如,在進行廣告設計和動漫設計的課時安排時,廣告設計專業構成課需要進行平面構成的教學,而動漫設計的構成課則需要關注空間構成的課時數,這樣有側重的進行基礎教學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有就是基礎課程的設計不能過于瑣碎,學生只要對基礎知識有一定了解就可以,重點課程放在后期的交流方面,在交流實踐中對知識進行鞏固。
2.2 創新課堂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在交互性思維的影響下也在不斷進行革新。首先,高職院校可以依靠不同專業進行不同教學內容的設計,這樣有側重點的管理方式可以增加各個專業的實踐性,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例如,學校可以積極調查不同專業的就業要求和專業技能要求,并根據調查結果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將各個專業特點融入教學中去,構建更加明確的教學課程體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學校的平臺與學生以及社會企業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更加深入了解社會對不同職位的要求,獲得第一手資料,并讓學生加入到交互性思維中,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專業的課時安排。比如廣告設計專業的學生,學校就需要重點培養他們的設計能力和創意性,結合專業特點,培養學生在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方面的交互性思維。而在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中,需要重視學生的空間構成課程教學,對于學生的空間交互性思維進行培養。這樣結合實際就業特點進行課程教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具有針對性,實現了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統一,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了高職院校設計構成課程的有效性。
3 學生考核創新
3.1 改進考核機制
在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課程考核中,主要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學期末筆試成績、日常課程表現和課堂作業成績,其中筆試成績比重占據較大部分。這樣的考核方式容易出現學生對自身實踐能力關注不足的情況,因此需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學期末成績考核中將筆試內容替換為實踐課程考核,并在考試過程中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想法,并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培養學生交流的能力,避免出現會設計但不會交流的情況,提高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在日常課程教學中也要重視對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可以將自身的設計理念恰當地表達出來,這也是藝術構成課程考核中的重要部分。通過這樣的考核,學生可以輕松地將自己的藝術理念進行恰當的表達,從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有更大的優勢。因此,在考核中可以增加交互性思維考核方式,將學生創作理念連同作業一起考核,提升學生自身的藝術素養。
3.2 結合課程進行考核設計
在進行考核的過程中,盡量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可以根據不同專業進行不同的考核。這樣更加具有針對性,將專業特色和行業特色進行展示,能幫助學生鞏固職業素養。在進行考核設計過程中,不同專業會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動漫專業的學生將考試的側重點放在空間設計和色彩構成方面,進行考試設計時也側重在這個方面,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引導。
4 結語
交互性思維下的設計構成課程教學可以結合教學目標、行業特色和就業能力進行設置,并按照相應的特色設置專門的課程和教學內容。在交流中實現藝術實踐和核心課程的結合,保證學生在基本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并在交互性思維的影響下養成獨特的藝術素養,盡快地適應社會崗位需要,走出校門即能較好地勝任本職崗位工作。
參考文獻:
[1] 劉鑄.在交互性思維下高職院校設計構成課程教學思路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6(06):218.
[2] 高新和.高職教育經管類人才培養方案重構思路探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01):48-50+138.
[3] 姜宏偉,葛紅剛.高職院校“色彩構成”教學面臨的困境及解決之道[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09):31-32.
[4] 喬曉剛,郭衛琳,來麗芳.基于建筑設備專業探索立體化專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4(48):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