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梁洪潤
內容摘要:創意寫作進入中國后,國內多所高校都逐漸開設了相關的專業并且開始招收碩士生,在專注人才培養的同時積極推進專業建設。但是就近幾年我國相關學科發展和學生教育情況來說,我們仍需加大力度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化創意寫作學科體系。創意寫作起源于美國,在英國、美國和奧地利興盛,雖然這些歐美國家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創意寫作學科建設成果,但由于文化環境差異,他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式并不適合當前的中國文化和中國學生。當前我國創意寫作人才缺失的剛性需求要求我們必須加強相關管理制度、學科平臺、學術機構、期刊陣地以及課程的建設,進而推動學科教學模式構建乃至整個文化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國化 創意寫作 教學模式 構建
我國的創意寫作教學模式構建不僅是一個研究課題,還是一個急需盡快解決的現實問題。在教學中,需要注重教師和學生的培養并重;實踐和理論教學并重;創作和思維訓練并重;作家教學和學者教學并重;學科建設和常規教學并重;企業實習和課堂教學并重;產業孵化和創意訓練并重。只有做到了這些并重,才能真正的促進當前創意寫作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并且把創意寫作轉變成高校文學教育以及改變大眾思維的重要手段。
一、中國化的創意寫作應創作和思維訓練并重
創意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實踐,它所強調的是超乎想象力的體現,是思維方面的創新。在藝術和文學中,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區分藝術、文學和其它專業的重要標志。創意來自于人的深層思維,一方面重視下游的日常寫作訓練,一方面重視上游的思維培訓。沒有創意思維,是寫不出接受創造力的藝術文學作品的。所以說,訓練創意思維是創意寫作教學的首要任務。根據目前的教學內容,創新思維培訓主要包括創造性思維、思維習慣、思維意識、深挖自我和克服苦難的盤培養。以上的訓練內容都體現了創意寫作“創意為先,寫作第二”的要求。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融入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生理學等方面的內容,注重跨學科的綜合訓練。
但是,這不意味著寫作能力訓練沒有任何意義,而是說在進行常規寫作能力訓練的同時,還需要灌輸對創新思維的拓展和訓練。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訓,徐道軍和葛紅兵曾經說過,大學的中文系不應該只是培養學生動手寫作的能力,還需要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創新寫作不僅給學生一種具有操作性、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抽象有力、穩重成熟的思維方式。所以說,中國化創意寫作學科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必須要創意寫作能力培養和創意思維訓練并重。
二、中國化的創意寫作應教師和學生培養并重
當前國內的創意寫作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缺乏相關的創意寫作理論,國內沒有引進足夠的創意寫作理論作品;第二,創意寫作專業缺乏專業教師。其實,正是因為師資力量的欠缺,導致了寫作理論的缺乏。因為我國沒有足夠的課堂教師以及理論研究學者,所以相關的課堂實踐和理論研究的發展速度都較為緩慢。觀察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一些高校雖然已經引進了優秀的國外創意寫作教師,這些教師的授課可以讓我們的本土教師感受創意寫作教師應有的魅力,了解創意寫作教學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但是這些教師授課時間一般較為短暫,同時受限于文化和語言的不同,相關的教學實操演示大多只能發揮有限價值,難以進行模仿。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對于創意寫作專業的物力和人力投入不足,對于國外創意寫作教學的研究情況、學位授予情況、教學情況和開課情況一知半解,所以他們就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進而難以培養出合格的專業教師。
我國的創意寫作專業急需專業、得力的教學人員,因而我們需要根據國際先進創意寫作觀念,結合我國文化特征和學生心理來制定有效的師資培養方式。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優秀的專業教師隊伍,是難以順利進行科研和教學任務的。所以,在加強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教師團隊的建設,通過骨干教師培訓、學術講座、國際會議、協會組織等形式來培養優秀專業教師。
三、中國化的創意寫作應作家和學者教學并重
當前我國許多高校的寫作教學都是學者型的教師在負責。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傾向于研究文學理論,而對于直觀的、基本的文學閱讀體驗缺乏關注,兼之教師也沒有精力做相關工作,所以校外實踐以及文學創作無法成為成績的主要考核內容。究其原因,首先,寫作缺乏學科地位,教師們的專業大多和寫作課教學沒有關系。因為沒有學術陣地,所以難以把教學成果轉化成科研成果。這就導致一些教師忽略了寫作教學,并且沒有深入研究寫作方法和規律。其次,一些學者型的教師具備對于教學事業的激情,并且積極討論寫作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但是他們由于缺乏創作經歷,所以難以直接感受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創作心理,不能形象而準確的解釋實際創作問題,不能像作家型教師那樣現身說法地教授創作經驗。學校可以設立作家駐校制度,也可以采用更為靈活的作家簽約制度,以此來吸引作家短期或者長期的進入學校,通過多樣的形式來進行一線教學。同時,還需要適當的改進教師考核評價體系,鼓勵學者型的教師進行創作轉型,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采用雙導師制,讓校外作家和校內教授聯合擔任學生導師,強化對學生的培養。通過結合理論扎實的學者教學和體驗豐富的作家教學,來查缺補漏、取長補短,切實提升學生能力,促進中國化的創意寫作的發展。
四、中國化的創意寫作應學科建設和日常教學并重
創意寫作教學模式的完善和良性發展離不開科學的學科建設。其實,良好的學科建設成果,意味著更大的話語權和認同感。當前,許多國內重點大學都設有創意寫作碩士點,上海大學有一個博士點,這都給其它高校該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學習的范例。但是在學科建設方面國內學校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國內高校的創意寫作碩士學科點都是掛靠在當前已有學科下,比如戲劇或者新聞。所以這個專業沒有大家認可的地位,缺乏身份認同。第二,當前的碩士點只招收專業碩士。專業碩士重視的是對技能的培養,所以根據我國當前創意寫作教學體系的狀況,還需要招收一定數量的學術碩士,讓他們進行深入的創意寫作理論研究。第三,雖然我國擁有較多的MFA碩士點,但是總體比例過小,而且數量較為有限,所以需要合理擴大范圍,進而取得足夠的支持。在美國,幾乎所有的重點大學都有創意寫作的專業課程,同時還有幾十所大學具有創意寫作博士學位。
五、中國化的創意寫作應實踐課和理論課并重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創意寫作具有三個特征:首先是創意性,其次是商業性,最后是實踐性。詳細地說,創意性重視創新意識和理論思維的拓展和訓練,實踐性重視實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商業性看重創意寫作在文化產業中能夠發揮的效益。在這個前提下,還產生了四個特性,也就是生長性、開放性、跨學科性以及理論性。對于中國化創意寫作教學模式的構建,不能只局限在實踐技能教學方面,還需要把理論的教學和探究同樣納入課程體系當中,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來促進教學時間的高效和圓熟,對于某些教育階段,理論甚至要比實踐更重要。在設置課程時,一方面需要開設營銷、創意策劃、實用寫作、非虛構性寫作、虛構型寫作等課程,另一方面還需要開設創意思維培訓、創意寫作發展史以及創意寫作基本理論等課程,做到實踐課和理論課并重。在學科設置方面,要不斷完善學歷教育系統。
六、中國化的創意寫作應產業孵化和創意培養并重
發展創意寫作的長久之計是有機結合產業孵化和創意培養,讓兩者相互促進。高校具有大量的優秀學生,具有穩定長期的課堂教學,同時也具有優質的較學團隊,通過他們在日常教學中的配合和互動,能夠迸發出非常獨特的創意思維。隨著教學實踐的發展和成熟,再加上我國對于創意寫作的重視,我國創意寫作需要走產學研相互結合的正確道路,把產業孵化和創意培養放到相同重要的位置,促進推廣應用、成果轉化、作品生產、思維培養協同發展。高校可以建設創意寫作教育教學體驗中心,其中可以包括獨立的體驗場景、體驗方式、體驗目標,同時也可以利用虛擬的形式來創設作家創作的特定情境。學校還需要建設創意寫作研究中心,利用商業化的運作來進行文化產品的生產、轉化、開發和銷售。
七、中國化的創意寫作應企業實踐和課堂教學并重
我國的創意寫作教學有兩大缺失,第一是自命清高,第二是閉門造車。他們并不關心影像藝術對于文學的負面影響,也不在乎網絡文學對純文學市場的壓榨。雖然純文學有其社會功能和藝術價值,但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對相關變化做出反應。對于后者來說,其實是排斥文學的商品化,漠視周邊的創作環境,所以沒有看到文學的經濟效益以及現實意義。許多人沒有明確地區分作為藝術的文學和作為產品的文學,所以他們常常使用相同的標準來看待種類不同的文學作品,這掩蓋了文學作為產品的商業性,并且消除了企業和文學聯姻的可行性。創意寫作和企業的聯姻,不僅能夠解決不重視創意思維培訓和實踐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把寫作課程的成果轉變為真實的產品。
綜上,筆者在借鑒相關學者觀念和成果的基礎上,論述了中國化創意寫作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在中國,雖然很多已開設創意寫作專業的高校根據自身地域特點打造出了創意寫作學科文化特色,加之創意寫作學本身因其“反制度化的制度化”特點,也一直處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時刻都具備變化創新的可能性,但是我國的創意寫作研究都融洽地存在中國化的創意寫作體系中。解決中國創意寫作專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一個長期而具體的任務,需要業內人士堅持不懈、保持熱情,以為我國文化產業輸出大量優秀人才為己任,從而提升我國的整體文化軟實力。
[本文為黑龍江省高教學會規劃課題《文化產業振興背景下高校創意寫作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6G366]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黑河市黑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