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芬
(福建省南靖縣城關中學,福建漳州363600)
支架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
張雪芬
(福建省南靖縣城關中學,福建漳州363600)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要求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建立學生主體課堂,但是學生的知識基礎是有限的,需要教師的指導,需要教師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和合作學習提供支架。本文在分析支架理論和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究支架理論指導下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支架理論;初中英語;學生主體
支架理論最早源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在學習之初已經掌握的知識是學生的已有水平,是學生獨立活動就能夠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一種是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引導下可能達到的最高發展水平,也就是學生的發展潛力,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最高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英語教學應該著眼于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設置一些帶有難度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
支架理論的深化源于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提出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入課堂的,教師的課堂教學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系統講解,需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搭建支架,通過引導性的問題促進學生思維層次化,展開關于問題的探究和思考。為學生提供支架,一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注重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要注重課堂的開放性,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置生活化情境,引入生活化資源。
(一)生活情境的設置缺乏層次性。情境不僅是引導學生開始思考問題,而且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層次化研究。目前,在初中英語情境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注重課程導入階段的情境設置,帶領學生走進課堂中,而忽視學生在知識點思考和研究過程中的思維引導。當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思維困難時,教師一般都是直接講解,而缺乏情境化的引導和分析。情境教學不是設置一個情境片段,而是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借助情境推動重點和難點問題的研究。
(二)新型教學方法的非常規化,學生的參與度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始改變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法,通過導學案的引導,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以及微課視頻的制作,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在課堂中的話語權和互動性都有所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有所增加。但是,在實踐中,新型教學方法只有在觀摩課和賽講課中出現,在常規課程中教師仍然采用的是講授制教學法,雖然有的課堂實施了小學合作學習,但是都存在形式化的特征,教師給予學生小組互動和討論的時間,卻不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指導,時間到后教師也沒有關注學習問題的展示,而是直接將教師的解讀和理解告訴學生,要求學生被動接受和模仿。
(一)將英語閱讀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英語閱讀是源于生活的,是對生活現象和生活中情感的一種高度濃縮和升華,教師要將閱讀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展開自主探究和思考。例如,在《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sic》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考慮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到很多在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并在很多時候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首先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類公共場所,觀察兩到三天的時間,看有哪些不文明行為,并以記錄表的形式予以記錄。通過這樣的搜集能夠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熟悉度和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學生交流起來也有生活內容的支持。這些一方面開闊了學生交流的內容,另一方面學生搜集的相關圖片和微視頻增加了課堂交流的樂趣。
(二)設計教學情境,促進英語閱讀的形象化。閱讀是對一種生活內容的高度升華,教師只有通過設置處于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情境,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學生才能夠走進閱讀的情境中,和同伴相互交流和探索。例如,在《canyoucometomyparty》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ppt營造生日聚會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邀請自己的小伙伴于周六下午四點來參與自己的生日聚會,小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安排接受邀請或者拒絕邀請,拒絕后要說明拒絕的理由。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的借助ppt播放學生生日畫面和祝賀的輕音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簡單的布置本小組的環境,形成生日party的范圍,學生在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也更有真實感。教師營造的教學情境和同伴之間的交流就給學生提供了支架,促進學生展開關于新問題的思考和探索。
(三)建立學生主體課堂,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倡導建立學生主體課堂,改變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引導學生以任務為核心展開小組學習,借助同伴共同的知識來思考問題,搜集資料解決問題。例如,在《ifyougototheparty, youwillhaveagreattim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任務引導的形式將新內容的學習分配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搜集充分的資料,結合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并設計展示內容。這樣學生也能夠充分的參與課堂,充分地運用自己的情感參與課堂,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入課堂的,教學應該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通過聯系生活、設置教學情境,為學生新知識的探索提供支架。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法,建立學生主體課堂,實施新型教學模式,并將新教學模式落實到常規課堂中,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情感體驗。
[1]易小紅.支架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倪娜.基于建構主義“支架”理論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張雪芬,女,漢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城關中學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