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華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高新園區中心小學,福建漳州363600)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
張芳華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高新園區中心小學,福建漳州363600)
語文學習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需要豐富的內容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單純關注語文知識點,注重對知識點的重復講解和練習,忽視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忽視了語文知識和方法的遷移。單元整體學習就是注重在單元主題下的系統學習,引導學生進行主題下文本的實踐運用,建立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自主建構
單元整體教學理念指的是在單元主題和單元整體訓練的基礎上,將課堂內容和課外閱讀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從上到下的結構性學習,擴展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
(一)單元主題學習適合教科書的單元編排結構。語文教學的文本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在龐雜的內容中,小學生的學習會存在一定的零散性,無法將知識點納入到一個系統和結構中,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率。目前,針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小學語文教材在編排的過程中采用的是主題相關原則,以主題為中心選擇不同角度的四篇文章構成一個單元,進行學習。單元整體學習是與這一理念密切相關的,主張教師先向學生傳遞本單元的主題,以及通過任務的引導來引導學生在接下來每一節課的學習中找到該類文本的共性特征,分析中的一些共性方法,這樣的學習是帶著任務帶著知識結構的一種學習,學生在文本的學習中會更有針對性,發展了學生對知識的整合和思考意識。
(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獲得好的成績上,在分析試卷的過程中,教師逐漸確定學生沒有牢固掌握的知識點,如語文字詞不能準確書寫,語文短語會出現理解誤差,在分析文本的過程中會出現本文結構分析不透徹,關鍵句子理解不準確等問題,教師便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細致和專門的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模仿運用。能力的發展是借助學生的思考的,不是灌輸式的教育所能夠給于的,學生積累的知識點雖然多,但是沒有在頭腦中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這樣再遇到相同問題時也就不能夠有效地提取進行內化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倡導在單元主題的引導下,在每一個文本的學習過程中,設計與主題深化相互聯系又相互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自主的學習和思考,并努力將知識進行深化,內化到該主題框架下,實現知識的結構性成長。知識的內化和吸收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同伴之間的交流互動,真正地將知識轉化為自己內在的知識和能力,這是學生不斷發展的過程。
(一)把握教學內容,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一個核心內容,它既是單元文本學習的源泉,又是單元文本學習的歸宿。在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四篇文本內容的分析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確定本單元的一個核心價值觀、核心能力和核心方法,這就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主線,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關鍵。例如,在《“紅領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淺水洼里的小魚》《父親和鳥》的單元學習過程中,教師確定的核心價值觀是保護環境,熱愛動物;核心能力是了解這類文章的一篇結構;掌握這些文本解讀的基本分析方法。在目標的引導下,教師設計導學案,針對文本的一些中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用簡短的語言總結四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本的結構內涵,在學生對四篇文本都有總體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上,教師以一篇文本為例開展詳細的教學。
(二)立足單元主題,實施單元文本示范學習。在單元主題的分析和整體學習的基礎上,展開具體文本的學習。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在單元預習表的指導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詞典完成新字詞的學習,然后通讀文本內容掌握本篇文章的結構和中心思想,這個時候要通過筆記錄下來,然后對文本劃分層次,找到每一層中的核心段落進行理解,把握文章是從幾個層次進行的表達;在每一個段落的分析上要引導學生找到每一個段落中的核心句子,記性分析,掌握這一主題表達的主要方法。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狼牙山五壯士》、《難忘的一課》《最后一分鐘》的單元學習中,教師以“圓明園的毀滅”為例,引導學生感受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核心價值觀,并掌握在借助故事表達思想的過程中,如何進行選材,如何層次化進行表達,組織材料,怎樣深化思想等等,學生在具體學習這一篇文本的基礎上,在主題的引導下實現深化,將本節課的知識納入到一個知識系統中,對學生該類文本的學習產生指導。
(三)以單元主題為核心,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新課程背景下關注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這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展開更加廣闊的學習。在單元整體學習中,教師再引導學生詳細學習和分析一篇文本后,掌握了該類主題的基本方法,然后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其他文本的自主分析,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通過分析總結的方式在小組中進行展示,并寫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自己遇到的問題。在分享和討論后確定班級共性問題,在課堂中通過小組的展示和教師的點撥來解決問題,這樣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借助已有的知識基礎來解決問題,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同時,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僅僅依靠課堂內容的鞏固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在課外閱讀中不斷學習。目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是比較有限的,很多小學生課余時間都被語文作業占據,閱讀書籍一年都是個位數字,并且學生得閱讀處于無監督狀態,在閱讀內容上比較零散,對閱讀的內容只有初步的感受,沒有積極主動的思考,很多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問題后都選擇避開,不去思考,不去探索。單元整體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主題的引導下進行自主選擇,閱讀文本,并組織學生每個月就自己閱讀的內容進行交流,這樣就增加了對學習內容的監督,增加了對學習內容的指導,也將課下學習與課堂學習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持續性的學習。
綜上所述,單元整體學習就是以單元主題為引導,以一篇文本分析為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其他文本的學習,將學習到的知識遷移到其他文本中。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教學內容,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立足單元主題,實施單元文本示范學習;以單元主題為核心,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1]王飛.單元整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 2016,(10).
張芳華,女,漢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南靖縣高新園區中心小學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