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訓課程設置是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只有切實明確課程設置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課程,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的開展。本文以重慶市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為例,簡要分析了重慶市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的成果,探討了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課程設置的有效原則。
【關鍵詞】中小學 骨干校長培訓 課程設置
【基金項目】本文所在課題是:重慶第二師學院校級課題“重慶市中小學校長培訓課程體系的研究”(課題編號:KY201178C)。
【中圖分類號】G4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20-02
重慶市自從開展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在具體培訓工作中把握正確的指導性原則,推動培訓工作更加有效地開展。
1.重慶市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的成效
重慶市在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具體表現為:(1)實行跨界培訓,實現資源整合。重慶市在骨干校長培訓中對切實把握市場需求,根據各學校對校長的具體要求開展相關培訓活動,切實提高培訓效果,增強骨干校長的綜合素質;(2)引進國際先進經驗,創建國際交流項目。重慶市在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中,積極引進英國等國際先進經驗,實現校長培訓工作的跨越式發展;(3)注重農村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的開展。以城鎮優秀校長帶動農村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的展開,通過與知名企業及優秀中小學的合作,使農村中小學骨干校長體會到優秀企業及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及思想。
2.完善中心小學骨干校長培訓課程設置的指導性措施
2.1課程設置緊跟時代發展
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課程設置既要涵蓋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內容,又要時時關注新理論新思想的動態,課程設置做到與時俱進。例如,在每一期的培訓課程中結合當前市場需求,引進國外先進理論,并針對本期學員的特征及學校的需求方向,聘請國內國外名人校長開展相關講座,力求為學員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接觸新理論新思想的機會。
2.2課程設置循序漸進
就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的開展經驗及教育改革的方向而言,重慶市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是一個長期性、連續性的項目。在課程設置方面務必要把握課程的循序漸進,為學員提供長線學習的機會,確保其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培訓課程設置中注重學校管理規范建立的培訓內容,以確保學員在基本技能、綜合素質有了進一步提升的基礎之上,更加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培訓中邀請優秀中小學校長為學員介紹成功的學校管理經驗,將學校管理工作開展的理念系統地傳授給學員。并在每期培訓結束時,要求學員針對本校特點及學生狀況,設定學校管理計劃書,作為本期課程的考核內容。
2.3培訓內容以實踐為主
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課程的設置要充分做到理論知識與教育實踐充分結合,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例如,在培訓課程中增加情景導入與案例學習的比重。每一期培訓課程中選取一到三個主題開展相關的培訓,具體培訓中教師為學員播放成功案例,要求學員間交流討論,談談自己的感受及啟發。在案例學習后緊跟情景教學,針對案例內容為學員設定特定的情景,要求學員在解讀情景的基礎之上,自行設定具體的管理計劃,然后由學員自行組合,將所設計的計劃以情景演練的形式表現出來,由專家進行點評。
2.4培訓內容模塊組合
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對中小學骨干校長的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對其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課程的設置中要凸顯綜合性培訓,為骨干校長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有效的資源。例如,在課程設置中采取模塊分類的內容體系。將中小學骨干校長所需要的素質及理論知識分成模塊組合的形式,這樣既能保障培訓的完整性,又能保障培訓的連續性。在此基礎上提高中小學骨干校長的綜合素質。
重慶市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在多方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培訓經驗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培訓課程設置是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工作的根本所在,因此在課程設置中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切實做到遵循循序漸進、實踐為主和綜合把握的原則,以確保培訓效果最大化,提升重慶市中小學骨干校長輻射力度。
參考文獻:
[1]邵燕芬,郎華兒.均衡配置·個性需求·主體參與——“套餐式”中小學校長提高培訓課程設置思路[J].繼續教育,2014,28(8):36-38.
[2]單松濤.“十二五”期間中小學校長培訓課程設置的構想[J].繼續教育研究,2012,(6):96-98.
作者簡介:
胡術鄂,女,1982年7月生,四川省篷安縣人,重慶第二師范學院講師,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市統籌城鄉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教育學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