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喻
【摘要】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鼓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要求當代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注重貫徹“生生互評”教學方法,即“以學生為主體”,同時通過學生間語言溝通、思想碰撞、動手實踐探索數學奧秘,并在數學奧秘探究過程中,表達自我觀念,鍛煉自身思考與表達技巧。本文從生生互評優勢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學生思辯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生生互評 思考 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18-01
前言:生生互評,可為學生創設“說”的環境,促就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由“聽眾”轉向“主人”,繼而發散自身思維,思考知識難點,培養數學天性。同時,在生生互評教學理念推動下,在學生思辯能力培養過程中,亦應實時關注學生互查、互評、互幫、互辯學習成效,最終由此達到思考與表達能力培養目的,提升數學知識教學質量。以下就是對學生思辯能力培養等相關問題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數學教學活動的有序展開提供有利參考。
一、生生互評優勢分析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教學過程中貫徹生生互評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于語言是思辯能力的核心,因而在數學知識點講解過程中應利用學生“說”能力,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活動中。例如,在a=2×3×7,b=2×3×3×5,那么a和b最大公約數是多少題目講解過程中,即可為學生創設“說”的環境,要求同組學生互說自己的想法,而后組織全班學生對問題計算的不同方法進行探討,就此帶動學生積極性。
第二,在生生互評教學方法應用過程中,可安排同桌互查、組內互查、小組考小組、幾個考全班等活動形式,此種教學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可緩解傳統教學模式下凸顯出的問題,營造查漏補缺教學氛圍,并就此激發學生內驅力。如,在最大公約數計算公式等考核過程中,可通過“以一擋幾”的方法,選舉同學A接受全班挑戰,繼而在公式考驗過程中,鍛煉學生思維與表達。
第三,“生生互評”可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帶動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以檢查、自主糾錯、質疑等形式,協作學習。
二、生生互評視角下學生思辯能力培養策略
(一)培養表達能力
為了實現對學生思考和表達能力的培養,需在“生生互評”導向下建構多元化、發展性的生生評價體系,即通過言語評價、書面評價、肢體評價等方法,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考辨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如,在“有50個同學參加田徑運動會,其中女同學占據2/5,求男同學有多少人?”中,教師首先拋出問題“題目中隱含條件是什么,說說女同學占據2/5的含義?”。其次,要求學生將參加田徑運動會的所有同學看作單位“1”,并通過線段圖形式對男女所占部分進行表示,而后集體評講,其中A同學采取了50-50×2/5的計算方法,B同學采取50×(1-2/5)的計算方法,最終組織全班學生對A、B兩名同學計算方法進行評價,即將45名學生劃分為2個辯論小組,辯論小組1認定A同學方法更為簡便,答辯小組2更為傾向于B同學的答案,從而要求1、2答辯小組對各方觀點進行陳述,并列舉A、B同學計算方法優點,繼而在答辯討論中,無形訓練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
(二)給予學生充分思考時間
在生生互評視角下,為了實現對學生思考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注重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亦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注重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第一,在數學知識點講解過程中,不宜過細,即引導學生以交流形式,探討問題,主動發散自身思維。例如,在梯形面積公式講解過程中,需首先帶領學生回顧三角形面積等知識點,而后提出“梯形面積的求解方法有哪些?”問題,接著選舉同學發表見解,如,A同學表示:“可以用對角線劃分形式將梯形劃分為2個三角形,然后將2個三角形面積進行相加,得出梯形面積結果”。B同學表示“可以將梯形面積劃分為一個長方形和2個三角形,然后將各個面積進行相加,得出梯形面積”,在A、B同學回答完畢后,教師要求其余學生對A、B兩種計算方法進行言語評價,同時將評價內容轉換為書面信息,即列舉1、2、3……幾條評價結果,繼而在語言和書面評價過程中,鍛煉學生語言表達技巧;第二,在為學生提供充足思考時間的過程中,應允許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提出不同見解,而后針對學生不同見解進行生生互評,就此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貫徹口語表達理念
在“生生互評”導向下,需關注學生個性化思維進行辨析能力,因而引導學生產生科學的見解,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欣賞他人的優點,并形成流利的口語表達,闡明自己的觀點。例如,某教師在“籠子里有若干雞和兔,其中8個頭,26只腳,那么雞和兔分別有多少只?”問題講解過程中,首先提供了列表法及假設法兩個解題方式,而后將學生劃分為2個小組,分別代表列表法方、假設法方,而后利用自身口語表達能力,分別闡述列表法、假設法的簡便性,并聽取他人辯論觀念,最終提升整體口語表達水平。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學生思辯能力培養過程中,注重口語表達教學理念的貫穿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
結論:綜上可知,部分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承著“灌輸式”、死記硬背教學理念,影響到了對學生思辯能力的培養,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打造良好的教學空間,應注重創設“說”的氛圍,即設置生生互評情景課堂,引導學生在數學知識點學習過程中大膽表達自我觀念,同時通過互查、互幫等學習行為,帶動自身學習積極性,并注重探索課堂知識點,發揮自身思考能力,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黃蕓.促其內“思” 導其外“辯”——初中學生數學思辯能力培養淺析[J].廣西教育,2015,21(17):42.
[2]黃春雷.談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下思辯能力的培養[J].數學教學通訊,2015,20(1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