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方式都有了非常巨大的轉變,無論是從語文教師的教學,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態(tài)度還是教師與小學生的關系等等眾多方面都得到了優(yōu)化和完善,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但是縱觀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還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弊端,亟待得到有效的解決。本文將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的語文課程本身便是一門極具綜合性和實踐性以及基礎性的課程,小學語文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門學科都不可比擬的,小學的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上面,加強小學生對母語的熟悉與掌握程度,更好地為后續(xù)的學習以及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會嚴重影響到基礎的堅實度,因此,必須要加以改善,才能夠保證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仔細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且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希望能夠對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分析課文太過繁瑣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便是課堂上的絕對主體,語文教師的權威性是無可撼動的,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要求語文教師將權利交還到小學生手中,但是存在著很大部分的語文教師還是在堅守著傳統教學中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從來不肯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當然,我們并不是在否認教師的專業(yè)度,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已經遠遠落后于現實的需求,教師們教授起來非常吃力,就怕讓學生們錯過哪個知識點,就怕學生有哪個知識點不理解,但是最終卻落得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小學生的成績始終達不到理想的狀態(tài),這是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的一個重大問題,到底是選擇面面俱到,還是選擇有針對性的精益求精。
2.小組合作形式化嚴重
在新課改的影響之下,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種非常主流的發(fā)展趨勢,那便是小組合作的形式,小學合作的確能夠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功效,但是,縱觀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太過嚴重,語文教師通常情況下會拋出一個問題來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討論和學習,每個小組看似討論得有聲有色,課堂學習的氛圍也非常的濃烈,其實不然,很多的小學生自控能力非常差,剛一開始的確是在討論問題,但是時間一久,小學生們便開始各說各的,甚至是與教師給出的問題完全無關的話題,借機貪玩,這必然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更別提來依靠這種合作學習的形式來提升教學質量了。
3.課堂氛圍出現壓抑和活躍的兩極化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師中,基本上分為兩個隊伍,一是保守派,二是先進派。首先保守派的老師,顧名思義,便是在頑固地堅守著傳統教學的方法,自己在課堂上就是主角,我是教師,你必須得聽我的,語文課堂就是自己的一言堂,小學生根本就沒有機會來發(fā)表自己的建議,即使想發(fā)表也會被教師無情的駁回,這就導致課堂教學氣氛異常的壓抑,小學生不敢說話,必然會嚴重影響到學習的質量。然后,先進派的老師,過度地追求活躍的程度,給予小學生絕對的自由,搞的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亂成一團,小學生根本就學不到任何實際有意義的知識,進而只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小學生的好動性在語文課堂上都能夠沒有任何拘束的展現出來,這必然會讓小學生認識不到紀律的嚴謹性,最終導致小學生越來越難管,越來越不服管,這會是非常嚴重的一種教學形勢,語文教師必須要對此引起注意。
二、小學語文教學最佳解決策略的分析
1.一目了然的教學設計
近些年來,導學教學模式對教師在教學設計上無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前不僅要“吃透”教材,還要充分地了解學生,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設計教學。只有全面吃透教材,把握文本結構,才能在課堂上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比如我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就是以“一條主線”“兩個板塊”進行整體規(guī)劃的。一條主線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兩個板塊就是“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這樣一目了然的設計,把教材的線性梳理變成了立體式的整體架構,學生也就有綱可循了。
2.積極思維的有效互動
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民主和諧互動的教學情境,應該是充滿著靈動的思維和智慧的火花,師生在積極思維的有效互動中盡情享受著互動帶來的刺激和快感。今年有幸聽了小學特級教師劉昕的一節(jié)課《不久以前,不久以后》,不到一百字的詩歌,劉老師教是有聲有色,用講故事的方式和詩歌內在情境相遇,令我感觸頗深。劉老師本節(jié)課從導入新課到每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再到仿寫詩歌,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知識的結構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劉老師挑戰(zhàn)性的話語充溢著整個課堂:“老師有個疑惑,一直解不開”“比一比,哪一小組說得更精彩”“考就考,誰怕誰呀”“我就不信,這么難的仿寫就難不住你們”“我找一個沒舉手的”等等。整堂課“我來說”“我來講”“我來讀”“我來寫”“我仿佛看到了不久以后的我――”等話語不絕于耳,處處充滿個性與活力,完全成了一種充滿希望和靈動的智慧之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陣地便是語文課堂,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引導者便是語文教師,語文教師一定要肩負起這一份責任,用盡全力解決好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爭取早日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孫子約坡 .《南北橋》 - 2015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2]趙君. 《科學中國人》 - 2015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3]周淑麗,閆寧. 《讀寫算:教研版》 - 2015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4]趙麗華 .《南北橋》 - 2015解析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