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貴
【摘要】本文重點分析了情境教學法的基本概念,探討了這種教學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作用和意義,然后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情境 小學數學 教學法 運用
一、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界的普遍共識,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實現他們自主式的的學習已經成為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需要實現的主要目標。小學生具有愛玩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拓展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適應學生的教學特點。這就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很難達到當前的教學要求,因此需要不斷拓展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二、相關概念
所謂的情境教學法,是現代教學方法的一種,符合素質教學的要求,主要通過創建符合小學數學教學需要的情境,吸引學生學習研究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通過有效的數學情境,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有助于小學生智力的開發。當教師教學中創建情境之后,學生對于教學內容將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教學知識的學習將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將抽象、復雜的教學內容變成更加具體、形象。另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成為現代師生關系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
三、解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實現問題情境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相對比較簡單,都是我們生活中必須使用的數學知識,在教學內容上具有實踐性。這也為我們開展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改造提供了基礎和前提。這些小學數學的知識直接教授給學生的時候,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完全建立,學生對那些抽象的問題的認識還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認識,將這些理論知識的抽象問題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進行鋪墊,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這就符合了小學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證[1]。因此教師需要對教材中平時學生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加入大量的生活化的案例,從具體的問題開展講解,在學生對這些具體問題有所認識之后,教師在進行相關概念、公式、定理的講解。在三角形面積的教學中,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需要引入更多學生熟悉的例子進行教學,紅領巾是小學生最為熟悉的東西,紅領巾就是三角形的,在講解三角形面積的時候,從紅領巾為切入點,從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實現學生對三角形面積求解的感性認識。在方程的認識教學中,可以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天平入手,方程實際上就是需要在等號的兩邊實現數值的相等,將方程這種比較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天平,從天平的角度認識方程的意義,就是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生活化。
(二)設計情境融入實踐環節
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是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理解相關知識的重要性。在設計問題情境過程中,教師應有與生活聯系的實踐教學,實現學生參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生活化的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在學生理解相關問題上有著很大優勢,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生對抽象問題應用實踐上的再認識,是認識上的一種升華。具體來說,可以將學生分組不同的小組,將相關的教學內容設置出一定的問題,讓小學生實踐操作,從而得出最終的數學結論。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平行四邊形紙片,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紙片交給學生,讓學生分析一些怎樣求解這樣四邊形,在交給學生這一實踐任務的時候,教師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已經學過的長方形面積的認識,引導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這樣就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底邊乘以高。這種實踐操作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的能力,學生對學習的有效性有所認識[2]。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有效認知。例如在小時、分鐘、秒的教學中,如果硬生生的將小時、分組、秒的相互之間關系交給學生,他們接受起來相對比較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化的設計,將黃梨設置為秒,蘋果設置為分鐘,芒果設置為小時。將60個黃梨等于1個蘋果,60個蘋果等于1個芒果。這樣就可以抽象的小時、分鐘、秒的相互轉化問題變成了黃梨、蘋果、芒果之間的轉化問題,這些水果是小學生常見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化解教學的抽象性,實現更加貼合實際的教學需要。
(三)過程評價的融入
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水平的提升在最終的試卷上體現不是很明顯,需要從平時的問題情境教學過程中,不斷給出相關的評價,才能更加客觀、全面的掌握學生的數學知識了解情況、相關數學思維的認識情況。過程評價就是一種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評價設置到平時的練習之中,將學生參與問題情境教學的積極性、對教學知識點掌握程度等設計到評價量表之中,這樣就可以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掌握,同時這種客觀、全面的評價方式可以倒逼出學生參與數學問題情境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束語
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接受起來難度有點大,在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問題情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小數教學的動手能力提升,他們在接受相關抽象知識點的過程中難度將大大降低,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將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汲夢楠.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赤子(上中旬),2015,02:194.
[2]王利.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A].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 第十一卷[C].:,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