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凱華++羅琪
【摘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課改的過程中,個別學校過分看重成績,一味追求升學率和名校效應,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實踐,阻礙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特別是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嚴重地束縛了教學一線教師的課改手腳.為了突破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這一“冰點”,在經過實踐和研究之后,發現了新課改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提出了應對的策略.并明確指出,構建互動探究式課堂模式,要以“導思、溝通、解惑、練習”為基本環節,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課堂就活起來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會提升.本文從三方面入手,探討了構建互動探究式課堂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方法,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探索性的意見.
【關鍵詞】 新課程;互動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出現的問題與對策;數學課堂效率
本文系甘肅省十二五省級規劃課題《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2014】GBH1479
推進新課改以來,我們認識到課改的關鍵是要突破傳統模式,以便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瞄準了這一關鍵點,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不同的教師在新課改方面,推進的力度不同.故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通過聽課、說課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利用“同課異構”進行了認真的對比與反思,發現數學課堂教學還沒有完全從根本上發生變化,集中表現為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一、課改帶來的問題,迫切需要創建互動探究式課堂模式,以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課改關注的是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框架,不知不覺地受困于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模式,經常出現教師主講和學生探究兩張皮的現象,導致了師生不能有機地磨合.出現了貌似課改、實則傳統的模棱兩可的陳舊的模式.比較突出的問題是:(1)內容太多,時間太緊,師生沒有時間互動探究;(2)學生探究學習的習慣很差,學習態度不端正;(3)練習不積極,不主動,不認真,馬馬虎虎,無法實現練習的目標.這些問題都是很實際的問題,正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解決的本質問題.
二、課堂教學中,真正瞄準學生這個主體,是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關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創建了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是否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有效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始終關注學生,通過師生互動和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巧妙地完成預定的教學環節.要緊盯學生互動探究的環節,少講,精煉,自我反思,將學生互動探究的權利徹底地交給學生,教師只起到一個啟發、誘導的作用,長期堅持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大幅度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
三、突破陳舊的教學模式,構建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新模式
(一)突破陳舊的數學模式
要突破陳舊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在傳統的教學環節上下手.徹底地改變老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形成以“問題導思,學與教有機結合,練為主線”的新的教學思路.從而形成“導思、溝通、解惑、練習”為基本環節的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
新的教學思路為創建互動探究式課堂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一心一意以學生為中心,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問題導思”徹底改變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兩張皮”現象.學生、教師提問題,互動探究問題,教師點撥問題,學生解決問題,通過問題實現師生互動.在問題的解決中,自始至終學生的思維都在動,就實現了教學的意圖.“學與教有機的結合”,是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新課改的核心.學與教有機結合,其實質是擺正了學生與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學生的知識要轉化為能力,必須通過“練”達到目的.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一節課,只有學生的有效思維量上去了,課堂效率才能提高.
(一)建立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
1.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惜“言”如金
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要嚴于律己,惜“言”如金.課堂上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教材要讓學生讀、問題要讓學生提、過程要讓學生說、規律要讓學生找、實驗要讓學生做、結論要讓學生下.學生已知的不重復講、學生通過自學能弄懂的不講、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弄清楚的不講、學生經過實驗弄懂的不講.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職責就是組織、指揮、指導、幫助.講就要講學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點、盲點和難點,真正做到精講.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幫手,我們的學生才有自主性,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有較好的效果.
2.用全新的思路設計教案
要改變教與學的思路與模式,必須從備課下功夫,從備課開始轉變思路.我們要求大家備課圍繞教材,重點設計出三部分內容:用問題或試題形式設計指導學生自學(自己復習)的內容;圍繞重點,設計學生交流、教師釋疑的內容;緊扣重點設計出當堂訓練的題目.真正做到備為教用、備為學用.
3.改革作業方式
為了改變學生作業只為檢查而起不到反饋作用的現象,建議老師們設計與備課相匹配的課堂訓練作業:每節課三部分作業,一部分用來自學,獨立完成教師導學設計中要求的項目;第二部分用來完成教師備課時準備好的當堂訓練,力爭做到當堂訓練當堂糾錯,把知識能力訓練落實到課堂;第三部分是作業課要完成的作業,這部分作業要分層,要檢查、輔導到位.
“問題導思,學與教有機結合,練為主線”的全新的教學理念,決定了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導思、溝通、解惑、練習”為基本環節的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教師在教學中,長期堅持“導思、溝通、解惑、練習”為基本環節,就會逐步實現教學觀念的轉變.也就會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增大學生的思維量,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大幅度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