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摘 要: 文化產業是旅游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很受創業者的青睞。建立一個小型的旅游公司并非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創業者傾注創意和智慧。一個成功的小型公司有其成長的軌跡和特點,這些都與創業者身上必備的一些品質密不可分。本文希望給準備走上和正走在創業道路上的年輕人一些鼓舞。
關鍵詞:旅游業 小型企業 創業者 品質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088-02
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尤其是大型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此很多人都建立了自己的小型公司。調查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小型企業(SMEs)的建立為全球經濟帶來了很多好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們開始關注小型企業的建立和發展。本文分析了與旅游業相關的成功的小型企業的建立和發展的多種理論,并討論了作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應具備的特點和素質。
一、建立和發展旅游業小企業的必要因素
在定義小型企業時,需要考慮諸如顧客群體、員工數量、所有權以及資金周轉等因素。在旅游行業中,小型企業必須經歷五個過程包括:建立、生存、穩定、擴張和成熟。結合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在實際運營旅游業小型公司時,上述三個過程可相應地轉換為:(1)尋求新的投資理念,想法和機會;(2)處理資金問題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3)鎖定目標市場,做好擴大規模的計劃并落實。
1.尋求新的投資理念、想法和機會
一個成功的企業往往起源于一個絕妙的想法,而一個好的想法與創意息息相關。不難發現,一個創意理念不僅要有新意,也要有實用性。革新是尋求創新投資理念、想法和機遇的第二步,然而,革新并非創意。Lee-Ross and Lashley (2009, p118)認為,創意是先于革新的,是為了讓企業將創意的點子成功的運用于市場中。 最后,創業者要準確地抓住機遇,將一個好的理念轉換為實際需要。在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中,創業者需要仔細觀察并了解大眾潮流、文化、新的知識,從而辨別并抓住建立新企業的真正機會。然而,在旅游產業中辨別并抓住機遇并非易事,創業者往往需要進行PEST分析,即分析當前政策,經濟形勢,社會環境以及科技條件,從而跟上環境和時尚的潮流。同時,Lee-Ross and Lashley (2009)建議人們使用“理念模型(concept model)”來深入分析腦中新的想法。
2.處理資金問題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在創建企業時,可行性分析極其重要,對財務狀況的考量是可行性分析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其中的三部分(資金要求,回報率,收支平衡)特別值得關注。無論企業是何種規模,啟動資金至關重要。啟動資金通常要包含基礎設施建設、人員雇傭和培訓、市場調查、設備采購以及商業運營等。盡管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啟動資金的需求量相對大型企業較少,但是對于個體創業者來說,需要親自尋找足夠的資金來源,所以資本的積累并不容易。公司初創時,有很多不同的方式獲取資本,典型渠道包括:個人資產、親友或銀行的借貸、資助機構以及風險投資公司等。
資本積累的過程往往十分困難,并伴有高風險。在創業過程中,Lee-Ross and Lashley (2009)認為,投資者往往會要求分紅或者能讓他們參與商業戰略決策的相應職位等,作為投資的回報。 很明顯,親友這類對“獎勵”的索求會對創業者造成很大壓力甚至困難。為了避免經濟損失、權利分散、甚至失去企業,一些創業者還是會選擇使用利息較高的銀行貸款。此外,在進行可行性分析時,將運營、盈虧情況預測納入考慮范圍也十分必要。在一個小型企業建立之初,創業者通常不會遇到人力資源管理(HRM)的相關問題。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經營者一定會遇到一些復雜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調查研究發現,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將員工的經驗、技巧、培訓和發展納入考慮,并出臺一套員工管理的清晰計劃十分必要,因為這能幫助經營者識別團隊優勢、確認特殊技能及優勢、了解未來發展中的短板、規劃員工和管理者的職業發展。 可以看出,小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考慮三個方面,包括:人員雇傭、人員培訓、以及有關員工今后發展的規劃。人員雇傭是通過筆試或面試選擇合適員工的過程;人員培訓是強化員工的強項,改善員工弱項的途徑;對員工今后發展的詳細規劃能為員工提供發展方向。此外,如果經營者想留住優秀員工,發展員工的歸屬感和其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也非常重要。
3.鎖定目標市場,做好擴大規模的計劃落實
鎖定目標市場需要借助營銷策略,營銷包括很多因素,在眾多的市場營銷理念中,營銷組合理念全面地總結了各種營銷中的各個重要因素。1964年,McCarthy提出了4Ps理論,包含產品,價格,推廣以及地點;此后, Boom and Bitner于1981年將4Ps理論發展成為7Ps理論,增加了消費過程、實際經歷、以及行業參與者。因此如何合理提供產品、規定價格、優化顧客的消費體驗格外重要。經歷了一系列初始工作后,一個運營良好的企業可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這時,經營者通常需要決定企業是要擴大規模還是保持現有規模。企業的擴張并非易事,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擴大企業規模所需要的資源和能力。這些資源可以總結為:資本、管理和運營、更好的產品以及市場分額的占有。另外,不只是企業經營者自身的素質,外部因素對于企業的成長來說也同樣重要。
二、一個成功創業者必備的品質和特征
許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哪些品質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須具備的,有很多理論方法可以評估這一問題。包括:人格理論、行為理論、經濟學方法、社會學方法、認知方法、企業家模型分析和創業預測、綜合分析法以及性別和種族研究方法。雖然用不同的理論研究方法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但是歸結起來以下三點被普遍接受。
1.擔當、決心與勇氣、膽量
擔當和決心被認為是一個創業者或企業家最重要的品質。決心使創業者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事業進行到底,擔當讓創業者以最大的毅力全情投入到事業上。與此同時,一個堅定地創業者通常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他們通常會在完成目標或者與他人競爭時表現出創業精神。成功的創業者同時還需要創造新的事物、抓住新機遇時所需要的勇氣和膽量。這需要創業者強大的道德感和自我約束力,對于創業充滿創造和發明的激情,并且能夠不斷完善自我。
2.領導與洞察機遇的能力
領導力包含很多方面。領導力意味著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應該掌握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包括能夠在企業發展中起重要做用的科技。除此以外,領導力還要求領導者有足夠的耐心,并且能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和激勵下屬。除此以外,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往往要對尋找和抓住機遇有很強的敏感性,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時刻緊跟顧客的需求。
3.適應力與求勝心
風險對于任何創業者來說都無法避免,這會給創業者帶來巨大的壓力,但成功的創業者往往很擅長將這種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成功的創業者有很強的自信心,他們擅長追蹤和利用所有反饋,包括失敗的經驗反饋,從而不斷自我改進和適應更高的要求。創業者比任何人都應該成功,因為具備趕超他人的動機與超強適應力,他們根據自身的優劣勢及需要,設定一個很高但卻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然后滿懷激情,毫不猶豫的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結語
綜上所述,創業者和企業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一方面,企業在市場中的存活及發展離不開高質量創業者的經營;另一方面,一個成功的企業同樣也能給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環境不斷自我提高。除此之外,可以看出真正具備上述所有條件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個人只要能持之以恒的提高自我,就一定能夠得到豐碩的回報。
參考文獻
[1]ALLEN, K. R. 1999. Launching New Ventures and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BARRINGER, B. R. & IRELAND, D. 2006. Entrepreneurship: Successfully Launching New Venture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3]BILTON, C. 2007.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 from creative industries to creative management,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4]BIS 2011. Business Population Estimates for the UK and Regions 2010.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ovation & Skills.
[5]BOOMS, B. H. & BITNER, M. J. 1981.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for Service Firms. Marketing of Services,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hicago, IL, pg.47-51.
[6]BRIDGE, S., O'NEILL, K. & CROMIE, S. 2003. Understanding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 New York, Creative Print & Design.
[7]HARRISON, C. 2010.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xeter.
[8]LEE-ROSS, D. & LASHLEY, C. 2009. Entrepreneurship &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London, Butterworth-Heinemann.
[9]MORRISON, A. 2006. A contextualis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 12, pg.192-209.
[10]RAFIQ, M. & AHMED, P. K. 1995. Using the 7Ps as a generic marketing mix: an exploratory survey of UK and European marketing academic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13, pg.4-15.
[11]RITCHIE, B. & BRINDLEY, C. 2005.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ness within SME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12, pg.104-119.
[12]SCHAPER, M. & VOLERY, T. 2004.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 A Pacific Rim Perspective, Sydney, John Wiley.
[13]TIMMONS, J. A. 2009. New Venture Creation: Enter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Singapore, The McGraw-Hill Education (A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