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琴
摘 要: 當前我國農村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普遍不高,制約我國農村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問題是多方面的,針對這些現狀應當從加強普通話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入手,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內容,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閱讀能力,借助家長的言傳身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如何提高 農村學生 語文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178-01
前言
閱讀能力是語文最基礎的能力,直接決定著學生對其他學科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制約著學生整體學習水平,因此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在學生教育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大部分農村地區由于受到經濟、文化、人口教育素質與教育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高,本文對這一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方法,對提高農村學生閱讀能力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農村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現狀分析
由于農村教育教學環境相對落后,教學硬件條件欠缺,對知識的廣度認識不足,加之農村教師教學水平有限,導致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首先部分地區方言比較重,特別是北方部分地區的許多方言口語表達方式與標準的普通話差異較大,同時在一些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由于本民族語言根深蒂固,學生普通話水平較低,此外農村的師資力量薄弱,以及當地人們對普通話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等因素嚴重制約了這些地區普通話教育,繼而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1]。
其次,由于大部分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教育環境比較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可提供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書本來源較少,書籍種類單一,難以滿足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的需求,導致許多學生不能通過大量課外閱讀有效開闊視野,激發其閱讀興趣。
第三,由于農村具有較高文學修養的人口不多,整體的文化學習氛圍較差,同時受觀念與經濟條件的制約,許多農村的圖書館、閱覽室多為樣子工程,圖書種類少,更新速度慢,在這種文化風氣與硬件條件較差的制約下,農村普遍缺少良好的閱讀氛圍與閱讀環境,而學生容易受所處周圍環境的熏陶與影響,因此不利于學生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第四,農村學生家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教育理解不全面,沒有意識到閱讀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忽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與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如何提高農村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1.加強普通話訓練培養學生閱讀意識
我國大量的優秀在讀物都是按漢語普通話標準出版,在方言比較濃重的區域與少數民族區域的農村大力推廣普通話教學訓練,為當地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提供了前提條件,有效的擴展了當地學生的閱讀范圍,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在方言地區的農村應當提高語文教師的普通話教學水平,對教師制定普通話等級考試標準,將普通話水平列入教師考核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方言中容易混淆的發音進行梳理與歸納對學生進行重點教學,幫助學生正確區分與掌握普通話的標準發音與使用,通過對學生方言細節的提醒修正,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普通話學習,切實提高當地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推動當地普通話教學發展,為學生擴展閱讀范圍,培養其閱讀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2]。
其次在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漢語普通話教學師資力量,為學生的漢語普通話教學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要求學生在閱讀、回答、提問與討論的過程中必須使用漢語普通話,努力為學生營造漢語普通話鍛煉的良好課堂環境,積極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用普通話記日記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加強普通話訓練幫助學生堅持進行漢語普通話訓練,有效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普通話水平,為少數民族學生能夠進行更規范的閱讀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進而培養學生的主動閱讀意識。
2.增加課外閱讀內容提高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動機,是學生閱讀動力的來源,興趣能夠驅使學生以良好、積極的心態進行閱讀,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3]。種類廣泛、內容豐富的課外閱讀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社會,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受經濟、文化與信息水平的制約,農村地區的課外閱讀材料來源不多,種類單一,許多學生在整個小學甚至初中階段都沒有讀過一本真正的課外讀物,這嚴重制約了農村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為農村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閱讀材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應當加大對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落后地區閱讀條件改善的投入,通過與發達地區教育服務產業的合作,利用多媒體技術應用與電子書籍的推廣,擴展農村地區閱讀材料的來源多樣性,為農村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內容,其次,引導學生正確篩選健康有教育意義、積極向上的書籍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書籍內容種類分辨能力,讓學生接受健康的課外閱讀教育,在課外閱讀中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增強意志品質、形成健康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創造閱讀環境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農村語文教師應努力營造良好的語文閱讀環境,通過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培養自主閱讀能力。例如在課堂設立讀書角,組織學生將閱讀過的書籍進行交換閱讀,有效利用閱讀資源,并積極開展閱讀心得交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并樹立閱讀榜樣,使學生通過互相激勵有效的培養與提高自己的自主閱讀能力。
4.家長配合教學養成閱讀習慣
家長是學生生活中最好的老師,身教勝于言教,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學生閱讀習慣養成有重要影響作用,因此農村學生的家長應當正確認識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通過鼓勵與身體力行的引導,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教育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要改善農村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只有在社會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與支持下,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和引導才能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榮玉.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J].課程教育研究 2014年27期 [2]蔡建立.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閱讀水平[J].學周刊 2015年33期 [3]李春玲.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四個步驟[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