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志剛
摘 要: 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快速發展的教學需求,中專院校需要堅持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課程的專業理論知識、解題思路以及操作技巧,為學生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使其能夠自覺有效滲透到實際生活的具體應用中,使數學成為有效解決生活問題的手段和工具。本文就中專院校的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探索以“引導探究”為原則的數學實踐課程。
關鍵詞:“引導探究” 中專數學 教學過程 實踐和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181-01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沒有顧忌到每一個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和自身的認知水平,強調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將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認為傳授的知識越多越能夠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豐富,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得到進一步積極發展,還會導致學生出現學習成績的下降以及厭學的不良反應。為了能夠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切實依據以“引導探究”為原則的數學教學。
一、“引導探究”的重要意義
傳統的數學教學是老師進行主導講授的填鴨式學習模式,學生通過教師的直接傳授獲取一定的知識儲備。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是老師為主導的教學角色,而學生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等。根據調查和研究表明,在學生探索問題的階段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態度以及意識。這將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但是實踐證明:學生發現問題的過程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這將會勢必耗費大量的時間。通常情況下,發現學習的過程相對于傳統的學習時間多耗費一倍的時間,探究問題的時間較長因此不適合在課堂上進行。在中專的課堂中應用探究學習的教育模式,在短暫的教學課堂時間里,不能夠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經過反復試驗和研究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的反思的探究,認為新課改下的中專教學改革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需要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引入“引導探究”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實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使得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發揮老師的指導義務和職責,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和點撥。
二、“引導探究”的實踐策略分析
1.提出問題,構建情境
“引導探究”的學習目標是使得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情況,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和教學設備,將教學內容直接轉變為以游戲或者是故事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再幫助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與數學理論知識相結合,創設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能夠發現數學教學中與實際生活的相關聯系。目前,我國數學教學在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上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存在較大差異,只是一直以來都停留在對邏輯性的表面追求上,沒有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不能夠體現出中專數學課程的專業特點,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教學的趣味性。此外,由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發展。想要改變這一教學現狀,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作為改革前提,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數學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認識到數學在今后就業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以達到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學效率的目的。情境創設的過程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以及學生的心理需求相結合的方式;其次,需要將單一的教材內容轉變為互動式的對話形式創設問題情境;最后需要利用各種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積極生動的的學習情境。問題的創設需要始終貫徹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進程當中,使得學習過程能夠為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機會和條件。
2.充分結合實際生活
數學知識需要與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相結合,將數學課程中的幾何問題與實際生活進行巧妙的結合,把生活實踐中的典型案例變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將抽象的數學理論真實化、具體化,引導學生能夠給出相關的實踐證明,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數學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中職院校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堅持以實踐為主的教學理念,不斷加強數學教學的探究性學習力度,突顯出數學教學的課堂本質,把教學重點放在有效的教學任務上。老師通過優化數學課程的教學方法,改變單一教學內容的同時,樹立以探究方法為背景的數學教學理念,使學生在進一步學習數學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深化對數學課程的理解,使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得到提高和改善,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成為實用型的復合人才。例如,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示如下例題:如何進行空間內立柱與臺面的垂直驗證。具體分析如下:將抽象的空間概念進行具體化的演變,在生活實踐中得到具體表現,學習直線與平面的判斷定理,在檢驗立柱與臺面垂直程度中得到了有效運用。像上述的實例在現實的生產活動中較為普遍,數學教學是對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有效結合的重要途徑,實際的教學案例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探索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
結語
老師在“引導探究”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廣泛利用一切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出愉快的學習氛圍,并對老師自身的教學方式進一步作出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迎燕.“引導探究”在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J].科技信息,2011(24).
[2]朱發春.“引導—探究”模式運用于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2(05).
[3]李艷.初中數學“自主探究”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課時”的教學感悟[J].長三角(教育),2012(08).
[4]厲建華.“引導—探究”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當代教育科學,2006(19).
[5]羅順兵,許盛文.中學數學“引導——探究式”教學認識與實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