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 所謂歸因訓練就是指通過一定的訓練程序,使訓練對象掌握某種歸因技能,形成比較積極的歸因方式。在教育中歸因訓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理論模式、方法和歸因訓練對學生心理影響等方面。在籃球戰術教學與訓練過程中,運用歸因理論進行教學,不斷地分析在戰術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經驗,促使學生積極尋找戰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學習行為的結果里提取有意義的因果關系,通過教師的歸因訓練指導,促使學生積極歸因,影響他們隨后的情感、期望和行為動機,進而影響他們成就行為和學習成績。
關鍵詞:籃球 歸因理論 戰術教學 動機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230-02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焦作大學12 級、13級、14級、15級籃球專項選修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每年挑選兩個班級,一班 19 人為實驗班,二班 22 人為對照班。
2.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成為人們獲取資源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上網查閱,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清華同方)”、“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清華同方)”、“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外文科技期刊文摘數據庫(重慶維普)”等不同的網絡數據平臺進行檢索,搜索并且下載了 2009 年至 2015 年的國內外有關于歸因理論與籃球戰術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查閱文章近 150 余篇。
2.2 問卷調查法
有實際調查才有發言權。通過借鑒同行相關研究的問卷,結合本課題的要求,在問卷設計過程中,閱讀大量有關教育教學的論述,并向專家學者請教,確定問卷的理論維度,即歸因理論在當前的研究狀況、學生成敗歸因、成就動機、學習動機的測量等。編制實驗前后的問卷調查表,先進行小樣本的調查預測,并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問卷設計兼顧本研究的需要和方便調查對象回答,全部采用單選擇形式,2011年9月至2015年6月向學生發放問卷,并得到了調查對象的認真回答與配合,獲取參加教學實驗學生的信息,回收率為 100%。
2.3 教學實驗法
這次研究采用了對比教學實驗的方法對兩個班級組進行測驗。在保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把學生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兩組,對實驗班進行歸因理論有關的教學設計,對照班采取傳統教學。通過實驗前后對學生問卷調查、教學觀察等方法,獲得研究對比需要的數據。
二、歸因教學體系實驗設計與實施方案
1.實驗時間
2011年 9 月—2015 年6 月。進行八個學期的歸因教學實驗,共計 256 學時,第一學期 16 周,32 學時;第二學期 16周,32 學時。
2.實驗地點
焦作大學體育場。
3.實驗對象
焦作大學11、12、13、14級籃球選修班的兩個班級。一班為實驗班,n=19;二班為對照班,n=22。
三、分析與討論
1.學生的考試成敗歸因傾向分析
在實驗前對學生進行有關考試成敗歸因的問卷調查,得到學生對考試成敗的原因認知情況。學生的成功歸因共九項,分別為:課上認真聽講與努力、課下認真練習和復習、同學關心和幫助、教師教的好、端正的學習態度與自信心、正確的學習技術戰術的方法、運氣好、自己聰明,學東西比別人快、對籃球運動有興趣;學生的失敗歸因共九項,分別為:課上不夠認真聽講與努力、自己領會和模仿能力不如別人、課后沒有及時復習戰術、教師不夠負責與課講的不好、對籃球的戰術教學不感興趣、在學習中沒有毅力和自信心、學習和練習的方法不對、受同學的影響、戰術內容太難等。
2.籃球戰術教學情景中應用歸因理論的心理效應分析
韋納采用虛擬和真實的學業情境進行研究,區別了兩類主要的情緒。依賴于結果的情緒和依賴于歸因的情緒。韋納認為依賴于結果的情緒與結果本身相聯系,屬于對結果的自然反映,如勝利后的愉快感和高興;依賴于歸因的情緒則與認識到的結果的起因或理由相聯系。表明不同的歸因維度以不同的方式與情緒相聯系,研究認為自尊情緒(如自豪)與歸因維度中內外源維度的內部歸因相聯系;與期望有關的情緒(如希望)和歸因的穩定性維度相關;交往情緒(憤怒、內疚)與歸因的控制性維度相關。由此可見,歸因的內外源、穩定性、控制性維度對個體的情緒反應有不同的影響。
3.歸因理論在籃球戰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討論
歸因訓練既有短期效果,又有長期效果。短期效果體現在學生全面接受教師的理想歸因信條,提高了成就動機水平;長期效果體現在學生能夠長期地保持較高的成就動機,對于成功或失敗傾向于作積極與現實結合的復合歸因,是一種成熟的理性的歸因傾向。從學校教育角度講,歸因訓練對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康人格,挖掘學生學習潛力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又是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的有效方法。
四、結論
1.歸因理論在體育教育專業籃球戰術中的應用教學實驗表明:實驗班學生的歸因傾向、歸因風格發生了積極的變化,追求成功的動機加強,避免失敗的動機減弱,增強了學生的高自我效能感,弱的學習動機降低,強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籃球戰術的興趣增加,學習目標的困擾程度下降,歸因理論在籃球戰術教學實踐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2.歸因理論在籃球戰術教學中的實施模式要融合歸因的前提條件的作用方式,包括遵循因果之間的協變關系,融合對行為結果的成敗預期的影響,注重個體差異程度,充分利用言語行動的作用。同時結合原因歸因的后果的三維歸因模式,包括把原因歸因、自我歸因與情緒反應相結合,遵循原因歸因與期望的變化關系,重視歸因后的行為抉擇的作用。
3.籃球戰術教學中應用歸因訓練,既要重視歸因訓練的行為強化法、補償糾正法、情感移入法等方法的使用,又要重視說服、示范學習、講解、討論、作業與批改、誘導、個別咨詢等歸因手段的運用,把歸因訓練對隨后類似活動的期望、行為效應相結合起來,把戰術教學訓練的系統性、目的性相統一,消除學生的學習無助感,培養學生的高自我效能感,促進學生的技能掌握和心理發展的共同進步。
4.籃球戰術教學情景中的歸因理論應用的心理效應主要由歸因的內外源、穩定性、控制性維度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影響。通過觀察學生的情緒來推測他們的歸因,引導學生做出適當的歸因,教師有計劃地進行歸因訓練,轉化學生的歸因部位,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改變可控制歸因維度的指向,能相應地轉變學生的情緒情感體驗向積極方向發展。
5.歸因理論在籃球戰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既有短期效果,又有長期效果。短期效果體現在學生接受歸因信條,提高學習動機和成就動機水平,增強學習戰術的學習興趣,促進戰術教學效果。長期效果體現在對學生心理素養、健康人格的培養,以及自適應系統的建立等方面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8-161.
[2]韓仁生.歸因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4-7.
[3]王斌,馬紅宇.歸因訓練研究的理論綜述[J].體育科學,2000(3):79-82.
[4]胡紅.大學生體育學習成功自我歸因特點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1993(3):36-42.
[5]周亞琴.試論歸因訓練對運動學習無助感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