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英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堅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黨校姓“黨”,“三個自信”是黨校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在新形勢下,黨校教育培訓要為全體黨員干部樹立“三個自信”發揮作用,抓出實效。
關鍵詞:黨校培訓 三個自信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351-01
一、強化學習,務實基礎
堅定“三個自信”,必須增強學習意識,強化學習。從入學教育開始就要向學員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項政治責任,學習經典馬列、毛澤東思想、中特理論,準確把握其內涵和精神實質,掌握基本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分析比較中加深認識,在學深學透上下功夫。學了才懂,懂了才信。只有建立在學懂弄通基礎上的“三個自信”,才能堅定,才能經得起各種考驗。在教學內容上突出黨校特色。黨校的功能定位,決定了辦學方向、辦學重點。黨校學習是為解決“道和論”的問題,而不是尋求“技和巧”的本領。在教學布局上,必須突出黨校的特色和優勢,突出“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的工作重點。
二、堅定“三個自信”,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理論真實性和實踐行為正確性的確認,是人們政治信仰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具體體現。我們這里所說的理想是指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即實現共產主義。我們這里所說的理想還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目標,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由此可見,“三個自信”與理想信念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一方面,“三個自信”讓我們底氣更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讓我們堅信,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正確的,我們所追求的理想也完全是正確的。另一方面,在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的引導下,我們會更加增添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三、堅定“三個自信”,堅定理想信念更加重要
黨的十八大已經確立了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國一百里年時全面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這需要我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齊心協力,共同奮斗,更需要我們堅定理想信念。雖然,在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們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這時我們也進入了發展改革穩定的“攻堅期”、“深水期”和“矛盾凸顯期”。要想把我們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廣大黨員干部的“三個自信”與理想信念。
十八大《報告》中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一是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二是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三是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四是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五是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六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七是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八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我們必須按十八大《報告》的要求,強化以上八個方面的信念。
四、堅定“三個自信”,堅定理想信念必須持之以恒,力求實效
首先學習教育必須經常化,制度化。教育不是萬能的,但不開展教育卻是萬萬不能的。通過學習教育活動,總能對一些人產生作用,總能給一些人帶來警醒。要經常性地在黨員干部中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要在黨員干部隊伍中不斷加強政治教育,不斷堅定政治立場,不斷提升政治敏銳性。要在黨員干部中經常開展反腐廉政教育,以保持警鐘長鳴。
其次要加強制度建設。由于教育不是萬能的,所以制度建設必須跟上。制度制定必須嚴密與科學,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其教育、約束、威懾的作用。
第三要加強組織建設。對經教育仍然精神懈怠、不思進取、丟掉宗旨、忘卻使命,消極腐敗的害群之馬,應當通過組織程序加以清除,以保證我們黨組織的先進性與純潔性。
五、黨校培訓中堅定“三個自信”努力提升黨校工作水平
立足“道路自信”,黨校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發揮干部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深化人們對社會主義歷史運動在當代中國路徑選擇的合理性認識。關鍵在于:一是在陣地建設上求突破。積極爭取項目資金,采取強力措施,高效管理,科學謀劃;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建成并規范運行黨校信息化網絡。三是在隊伍建設上求實效。實施“師資素質提升工程”,開展培訓輪訓、崗位練兵,搭建工作實踐平臺,打造一支總量適當、結構合理、能勝任“一校兩院”各類班次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素質隊伍;建立完善功能學科,培養、推薦、提拔優秀干部,實現全員定崗到職;優化配置內設機構,完善管理職能,界定明晰職責,構建行政運行治理結構。
立足“理論自信”,黨校要以黨的意志為意志,發揮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深化人們對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理論創新成果的真理性認識。關鍵在于:其一,提升辦學水平。深化教學改革,充分利用“一校兩院”平臺,適度擴大干部主體培訓班、專題研討班和函授學歷教育班辦學規模。拓展社會化培訓班設置,加強管理與服務,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二,強化教研實力。實施“精品工程”,確立科研主攻方向,注重合作攻關,扎實開展教學科研和優質課評比交流活動,推出具有黨校特色的科研成果;加大師資培訓力度,著力培養教學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健全完善理論研究、調研課題激勵、教師成長加壓機制,切實提升黨校整體教學科研水平。其三,追求規范運行。建立完善覆蓋全部工作的規章制度,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人理事治校,推動黨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立足“制度自信”,黨校要以黨校姓黨為己任,發揮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作用,深化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當代中國實現與創新的正義性認識。關鍵在于:首先,創新基礎工作。扎實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弘揚優良作風;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建立以質量為辦學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激勵約束機制、責任落實機制,充分調動教職工和學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發揮黨校特色和優勢。第二,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嚴格實施黨校關于厲行節約、改進作風有關規定、行政效能建設管理辦法,堅持廉政風險點防控,確保勤政廉潔。第三,構建工作機制,強化內部管理,提供優質服務,全面推進主體班培訓、專題研討班、教學科研、函授學歷教育、理論宣講、后勤保障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