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愛華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354-01
前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互聯網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人類進入了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站在未來發展的戰略高度上,將網絡強國戰略納入“十三五”規劃戰略體系之中,正式拉開了我國由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的序幕。
一、正確認識網絡強國
1.發展迅猛,成就網絡大國
1994年4月20日,中國首次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此后,中國互聯網迅猛發展。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目前中國網民已達6.68億,占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手機用戶達12億,博客、微博、微信等用戶總數超過10億?!笆濉逼陂g,中國固定寬帶接入端口數達4.07億個,覆蓋到全國所有城市、鄉鎮和93.5%的行政村。國內域名總數1844萬個,網站近400萬家,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進入全球互聯網公司10強。我國的互聯網規模和網絡規模全球第一,寬帶規模全球第二?;ヂ摼W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為數不多跟西方發達國家差距較小的領域,中國已迅速成長為一個當之無愧的網絡大國。
2.高度重視,構建網絡強國
我國是一個網絡大國,但還不是網絡強國。在互聯網產業、科技水平、服務社會的能力和信息安全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網絡國際影響力亟待提高。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互聯網發展與管理。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他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并首次提出建設網絡強國,表明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已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顯示出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建設網絡強國的決心。2014年11月19日,在浙江鄉烏召開了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15年12月16日又舉辦了第二屆?;ヂ摼W大會的召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理念與成果,搭建起了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平臺,發揮了中國作為互聯網大國應有的責任和擔當。2015年3月,“互聯網+”首次被引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國務院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列為《中國制造2025》重要任務,推動網絡強國的相關政策不斷出臺。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將其納入中央決策版圖,切實推進我國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的邁進。
二、切實推進網絡強國
1.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基礎設施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基本前提和基礎,只有建好信息基礎設施,才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從而更好地推動互聯網發展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方位互聯互通格局”。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著力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當前,一要引領網絡升級換代,加快構建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要加快新一代移動通信和光纖寬帶網絡發展,完善寬帶建設標準體系,引導寬帶向農村延伸,實現“村村通”,推進“光纖到村”,為農村信息化建設和普及奠定基礎。二要加強電信資費管理,促進寬帶市場競爭和發展。要努力提高寬帶接入性價比,提高網絡速率,同時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加強電信資費信息監測,提高資費透明度。要建設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修好了“網絡高速公路”,網絡經濟才能得到快速發展。
2.拓展網絡經濟空間
網絡經濟以國際互聯網為載體,以電子商務為主導,以中介服務為保障,能有效實現信息、資金和物資流動,是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和主流趨勢,發展網絡經濟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當前,一要推進傳統產業的網絡化改造。用信息網絡技術改造傳統生產方式,促進生產過程的流程再造,實現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指導企業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開展生產,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要大力發展新興電子商務模式。針對不同產業業態, 提供多樣化的電子商務應用技術,采用多種方式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如政府與行業組織推廣,企業自動組合與自主發展,傳統商業與新興商業并舉,網上營銷與網下支付相結合等。
3.加強網絡文化建設
網絡是思想文化傳播的主渠道,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弘揚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網絡強國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健全社會輿情引導機制,傳播正能量。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凈化網絡環境。”
當前,一要弘揚正能量、主旋律。網絡文化建設要以弘揚社會正能量為己任,保持崇高的精神價值和精神追求,打造網上時代最強音。要充分利用網絡陣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堅決抵制攻擊詆毀、傳謠信謠、低俗惡搞等網絡不文明行為,使網絡文化成為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主旋律分明,正能量匯聚。二要繁榮豐富網絡文化。習近平指出:“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碧峁└黝愋畔⒎蘸拓S富的文化產品是互聯網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ヂ摼W不僅要有新聞、娛樂等基本服務,還應有各類增值服務,既要面向大眾,還要細分需求,根據群眾的需求不同,創造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服務廣大網民,覆蓋全社會。
4.加強網絡人才建設
要建設網絡強國,就必須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這是實現網絡強國的根本保障。
當前,一要建立健全網絡人才培育體系。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學歷教育為主,以中等職業教育、業余教育和各種認證培訓為輔的網絡人才培養體系,把信息安全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二要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網絡人才模式。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借助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科研項目等科研平臺,開展各類科研項目。將教學任務融入到科研工作中,以科研項目的形式來建設信息安全教育專業實驗室。在信息安全實踐過程中培養技術人才,使之具有較強的綜合業務素質、創新與實踐能力、法律意識、奉獻精神、社會適應能力,形成能夠滿足各方面需求的信息安全人才就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