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言經濟學的基本內涵
語言經濟學 (Economics of Language) 最早由美國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教授,信息經濟學的開拓者 Jacob Marschak 于 1965 年提出。它是繼語言與文化這一研究熱點之后出現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是一個跨語言學、經濟學、教育學等學科的新興邊緣學科。語言經濟學揭示了語言具有經濟學本質的東西:價值 (Value) 和效用 (Utility);費用 (Cost) 和效益 (benefit),其主要的理論觀點包括:
第一,語言本身是一種人力資本。它既有先習得的母語,也有后習得的第二語言。語言作為一種人力資本,是人們足以獲得其他本錢 (知識和技能) 的本錢。語言作為本錢,它實際上是補充或取代人類的其他本錢 (知識和技能)。
第二,學習外語是一種經濟投資。語言經濟學理論認為,人們決定學習第二種語言(或外語),甚至讓自己的子女從小就學習第二種語言(或外語),部分原因是受經濟因素的影響,即考慮到學習第二種語言(或外語)的“投資費用” 和學成語言后的“投資預期效益”。
第三,使用體現經濟價值,語言的經濟價值有高低之分。語言的經濟價值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人們在語言的幫助下完成某項工作,從而獲得經濟效益;人們依靠語言從事某項職業或參與某項活動,從而獲得經濟效益;語言在勞務市場中滿足社會的需求,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此時受雇者的外語熟練程度越高,其身價越高;用外語工作的經驗越豐富,待遇越好。
二、語言經濟學和商務英語的關系
商務英語是指在商務環境中應用的英語,是普通英語社會功能的變體,其目的是溝通商務信息、營造商務氛圍、促進與英語語言國家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從語言經濟學研究商務英語的原因在于兩者存在共存發展的緊密聯系。
第一,經濟全球化使人類居住環境的語言維度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在跨國公司,即使在一些獨資企業也出現了員工構成多國籍、多語言化的傾向。在經濟學上,網絡外部性是指某一商品的消費所產生的效用隨著該商品消費人數的增加而增加,語言也具有這種網絡效應,在一個成分互補的社會網絡內,越多的人分享,效用越高。可以說,商務英語的使用人數越多,就會帶來越多的收益,商務英語的推廣必將帶來全球經濟的繁榮。
第二,市場和用人單位的迫切需求,業績與薪酬掛鉤的企業激勵機制,也促使純英語學習者著手尋求新的出路。而商務英語則是徹底將英語從一種語言交流工具蛻變為使用者獨具特色的一種生存技能。
第三,高科技帶來的技術進步迅速滲透到商業的各個環節,國際貿易中的 B2B 交易、電子商務、網上談判、遠程結算、無紙報關等新的貿易方式開始引領一場現代化的商業變革。而這些跨國交易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依托商務英語的橋梁作用,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商業環境呼喚商務英語必須緊隨其上。
三、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商務英語教學
基于語言經濟學規律商務英語的有效教學認為教學是一種經濟投資,關注的是教學的投入與產出的均衡發展。商務英語有效教學的“效”,可以概括為課堂教學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通過教學活動取得某種結果,達到某種目的,滿足某種需求,它所關注的是給學生帶來的進步和發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學不僅要求教學有效果,還要求教學效果與預設教學目標相吻合,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并且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有效率”是指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學習收益的最大化。
下面筆者以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為例,簡要解釋如何利用語言經濟學指導有效的商務英語教學。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以及教學條件的制約,目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翻譯素材多以文學性文本翻譯為主,缺乏真實性翻譯材料,無具體職業指向性。翻譯練習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由于缺乏應用文本,如廣告宣傳語、產品介紹、商務信函等的翻譯實踐,學生商務英語翻譯實際運用能力低下。因此,翻譯教學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學習者的勞動付出和收效之間的比例失衡,向社會輸出的“產品 ”不符合社會市場的需要,語言的使用價值降低,直接結果是學生難于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商務英語的學習也就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要解決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尷尬局面,教師必須思索教學的投入產出的效益問題,通過分析市場需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著手,最大限度地實現有效教學,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商務英語翻譯人才,提高教學的經濟效益。
總之,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有用人才是教育事業的長效之舉,而從純經濟學角度看,收益大于成本的預期是人們行為的基本出發點,也是人類社會的首要理性原則。因此必須不斷研究商務英語教學的最佳方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安排教育資源的配置。
參考文獻:
[1]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J].Behavioral Science,1965(2):135-140:77-81.
[2]許其潮.語言與經濟: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7):4.
[3]陳新仁.試探經濟原則在言語交際中的運行[J].外語學刊,1994,(1):8-12.
*本文為四川省教育廳項目 “外語經濟學視域下的ESP人才培養模式” 14SB0384 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胡璐,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務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