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詠梅
【摘要】新課改理念下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心理品質的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本文擬就新課程理念下的合作學習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以期能夠拋磚引玉。
【關鍵詞】高中英語 合作學習 探究
一、 合作學習的概念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合作學習,又稱寫作學習,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小組為數學基本組織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活動為主體,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課堂學習策略體系。
二、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組合作教學的必要性
現在英語教學中存在教師把備課重點放在了教材上,把學生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的嚴重問題。在這 種情況下,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引進面向全體學生的、有利于學生全面開展語言實踐活動的合作學習模式。分組學習有以下優點:1.使學生有了更多的主動學習的機會;2.小組合作學習使大課堂上的競爭環境 轉向合作環境,組內的每個同學都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3.學生在共同商討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可以學會如何關懷和幫助他人,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4.合作學習將傳統教學中的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而且還可以將學生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三、合作學習的方法
1.角色扮演多形式,讓學生體會到 學習的樂趣。角色扮演是一種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小組活動形式。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更準確體會文章和對話的意境。課文中的許多交際項目,如打電話、問路、看病、談論天氣等都可以用作角色扮演的素材。例如《the Merchant of venice》這篇戲劇題材的課文就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師應創設具體、豐富、自然的情景,鼓勵學生將喜怒哀樂等情感和動作融于表演之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角色的分配,然后自編自演,盡量把平時所學的詞語用到對話中去,最后,在全班同學前進行表演。通過這樣生動具體的表演,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空間,又可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2.采用分組討論形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觀點。討論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推論和合理的推斷的能力,而且還利于鍛煉學生在真實環境中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圍繞課文內容提出討論話題,應力求具有開發性。在對一些深層次問題的理解上,通過小組討論最易出現一題多解的精彩局面。
3.利用多媒體進行合作學習。多媒體技術不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工具,也是學生進行探究和語言實踐的有效工具。比如我在教課文Healthy Eating人教版高一(下)英語教材Unit3之前,我明確提出了任務:健康如此重要,而飲食習慣是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同學們是否可以根據對飲食文化的學習和了解,制作生動直觀的多媒體飲食資料呢?這就要求全班各小組以飲食健康為題,在課堂上進行各專題的多媒體飲食資料展,并要有相關的講解。這次英語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各組成員輪流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并進行生動具體的講解。學生制作的飲食資料中、圖片、錄像和動畫片都配有英文說明。有的小組還為他們精選的文字資料中的生詞作了注釋,以幫助同學們順利閱讀資料。通過這一課,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了,主體精神得到了培養和鍛煉。這種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由“被動”的轉變為“主動”學習。
四、實施合作學習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促進者。教師的作用是鼓勵、啟發、引導、幫助、監控、參與、反饋與評價。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教師首先要了解班內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特征和他們的興趣愛好,使分組合理有效。其次教師應具創新精神和能力,設計內容要符合學生實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又有一定難度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問題。再次,教師在學生心目中要有很高的威信,使教 師能自始自終控制整個合作過程,良好的紀律是合作學習的前提。
2.合理分組是關鍵。在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組建的合作學習小組,往往帶著隨意性。同桌組合或前后4人一組,根本不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使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有效科學的分組則非常重要。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活動能力。這就為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科學組建小組后,在一段時間內應當保持相對穩定。但也不是絕對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教師要對組內成員進行合理分工,每個小組內選出一個善于協調并有責任心的小組長,協調小組成員間的關系,使得小 組成員間能很好地交流,保證小組活動的效果。小組長同時要向教師反饋本組完成學 習任務完成情況,關心幫組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
五、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努力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教師要把握好對小組討論的評價標準,在不忽視對個人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基礎上,更應側重于集體評價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我通常以小 組總的成績作為評判標準,這樣使學習或成績好的同學認識到為了小組整體的成績不能只顧自己,還要幫助組內較差的同學;而較差的同學,也會因為小組的榮譽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這樣以來,小組內就形成了互幫互學的風氣,讓每個同學教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
總之,分成小組學習把學生由傳統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教學活動 的積極參與者,有利于學生的主體參與。我們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適應變化,從而推進英語課程的改革,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樹立學生 是英語學習的主人翁觀點,在平時的教學中利用多種策略發展他們的英語合作學習能力。并及時引導,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有效、自主地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