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萍
魏書生說:“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已有二十四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對于這個工作我已輕車熟路,對于這個環境我已熟之又熟,其間有很多值得回憶的東西。我最大的感受是:你關心學生的一點一滴,其實得到學生的回報是一生一世。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是高尚的,這是一切教師行為的內在動力。
一、關愛學生
生活無小事,處處有關心。有句歌詞說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關愛學生就是珍愛自己。我班的郭浩偉同學很聰明,學習成績也不錯,但就管不住自己,再加上父母過于驕縱,導致這孩子染上許多壞毛病,整天沉迷于電腦游戲,上課發呆,不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下滑。對此,孩子的父親憂心忡忡,母親給孩子報了素養補習班,而他卻拿著補習的錢打電腦游戲。當他母親打電話告知這些情況時,我有些不能置信,因為該生在學校的表現是那么謙和有禮,當我匆匆趕至他家,看到他固執的眼神時,我不由地驚呆了。但我并沒有放棄,在稍微穩定他的情緒后,我和他母親進行了一番長談。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我已大體有了方案。在第二天學生返校后,我開始特別關注他,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我都盡量了解他的情緒,對于他的點滴進步,都給予熱烈的表揚,漸漸樹立他在同學心目中的好形象,并鼓勵其他學生主動跟他交朋友。漸漸地,他臉上的笑容多起來了,跟老師也愿意親近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兩個月過去了,我們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郭浩偉顯然被感動了,完全向我敞開了心扉。從那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用實際行動向我證明了他的諾言,我松了一口氣。然而,我還是高興得太早,忘了一個孩子的自制力畢竟有限。“老師,郭浩偉沒有來。”班長匯報班內的考勤,我火冒三丈,當時的我真是沮喪極了,想到自己這么久以來的付出似乎都付諸流水。第二天,他的父母將他強行扭送到學校,面對他,我已是心灰意冷,而當我看到孩子身上一道道被鞭打的紫痕時,心中的怨氣更是拋到九霄云外,我知道,這孩子還需要更多的愛。針對郭浩偉的情況,我和郭浩偉的父母制訂了新的教育方案:(1)讓孩子的父母向孩子承諾無論什么情況,不再鞭打孩子,以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2)利用各種方式(書籍、圖片、真實事例)對他進行沉迷游戲的危害教育;(3)針對孩子學習的問題,我每天督促他完成作業并檢查后再打電話讓其家長來接。新方案實施以后,郭浩偉慢慢改掉了毛病,成績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對我也越來越信任了,對這所學校越來越喜歡了。
我親身的感受用巴特爾先生的話概括最恰當不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
二、關注困難學生
二十幾年的班主任讓我認識到:要有一個好的班風,關鍵看雙“差生”工作的好壞,工作做好了,班風就正,反之,就會讓你很狼狽。
一般來說,教師愛的“甘露”都會灑向那些聰明伶俐、成績優異的學生,而灑向那些學習成績和行為規范都比較差的學生則比較少。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便采取”與此不同的做法,我認為后進生更需要愛;較之于好生,后進生更需要關心,更需要老師愛的滋潤。一視同仁,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是教育的基本準則,讓學生體會什么是真誠的愛。面對各種因素,我們必須做到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學生對老師的態度是很敏感的,一句親切的話語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敢于同困難作斗爭的必勝信念。同時,對于他們所犯的錯誤,不能隨便放過,要幫助他們究其病因,以便徹底杜絕。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僅能做好優秀生工作,而且應該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對后進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使后進生盡快地趕上去,不能有半點輕視的態度,更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用同一標準把他們與優秀生比較。否則,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與老師產生敵對情緒,達不到教育的效果。
“行為規范差的男學生比較好管,但是行為規范差的女學生就比較難管了”,這是許多老師的想法。確實對行為規范差的女學生,說重了怕出事,說輕了又不起作用。我班丁慧就是這樣一位學生,皮得讓所有老師、所有學生生厭,學習基礎差,行為習慣差,搗亂紀律,不尊重老師,可以說沒有一點優點。我多次找她談話,并多次和家長交流都不起作用,正在無奈時,有位學生對我說:“老師,丁慧特別可憐,每次你找家長,她爸爸都要打她一頓。”我意識到錯在我,而不是在丁慧。我立即找丁慧詢問原因,并保證無論今后她犯什么錯誤都不告知家長,丁慧流著眼淚,告訴我她變成現在這樣的原因:在小學時做錯事,老師就告知家長,家長就打她。我的心在隱隱作痛,決心改變她。首先,我背著她和她爸爸達成共識,其次,發動學生找她的優點,這個優點在運動會上學生找到了:她默默地幫助跑步的同學。在班會上表揚了丁慧,讓全班學生向她學習,我看到丁慧第二次流淚了,也看到了希望。我又多次找丁慧談心,最后終于看到了全新的丁慧,成功的喜悅讓我幸福。
后進生的轉化是班級工作的難點,對于這個轉化,我堅持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往,態度真誠地與他們談心,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從感情上親近他們,使他們逐漸消除疑慮、自卑心理,樹立起自尊與自信。
有時,看到調皮的孩子很氣惱;想到繁重的工作感覺很累,但一想到你其實沒有付出很多但得到許許多多個孩子的那種無比熱情天真的回報,又感到由衷的幸福;3月13日,一個真誠的生日祝福讓我流淚。面對這些鮮活可愛的生命,你能每天都看到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和他們一起成長。這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嗎?盡情地去享受這一過程吧。
三、做學生的表率
蘇霍姆林斯基說:“好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與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觀、品德、行為等,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于創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要有愛心,而不是厭惡學生,因為學生是很敏感的,他們不會與一位厭惡自己的老師真心交談。要有平等、誠懇的態度,對任何學生都不能擺出一副盛氣凌人、教訓人的架子。說話要親切和氣,允許學生講不同看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師要在談話方式上下一番工夫,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打開心靈的窗戶,同老師坦誠交流。要有真情,只有用真情才能感動學生。
我放下架子,走進學生,親近學生,理解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信任我,把我看成朋友,向我敞開心扉。此外,尊重學生也是了解與研究學生的前提。我用真摯的感情對待學生,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沖破他們封閉的內心世界,使我的班級工作在和諧的氣氛中進行。
全校進行大掃除時,我班的任務是三個廁所,二、三層的學生打掃得很起勁,而一層的學生卻很慢,我當時很生氣,一邊說一邊走進廁所檢查,廁所里很臟,學生不知如何下手,為了使每位學生都認真、負責地完成任務,我拿起鏟子干了起來。行動是無聲的語言,不需要任何鼓動性的語言,就已充分調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他們都自覺地按照老師的分工熱火朝天地干起來,并且在質量上與老師比一比,看誰干得好。事實證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
班主任要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學生,用自己的熱情和朝氣感染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教育工作苦樂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