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凌
摘要:讀和說在學生英語表達中占據著"半壁江山",是衡量學生英語知識掌握和綜合運用的重要指標。注重創設朗讀的環境氛圍、突出朗讀技巧培養和豐富朗讀方式,幫助學生在耳濡目染的學習中形成正確的語言感知,利于提高口語表達準確性和流利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朗讀;口語;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396-02
運用英語做事是英語課程目標倡導的重要原則,也是體現語言交際性和實踐性的重要基礎。該原則運用對"破解啞巴英語"和"中國式英語"起到一定推動促進作用,能使得學生在有心朗讀和有意表達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語感,掌握英語口語表達的技巧。教師可以朗讀為切入點,多為學生創設自由、輕松的語言表達情境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表達;以指導讀的技巧為關鍵,幫助學生形成表達語感。
1.創設“讀”的環境,自然交流
越是輕松、自由的朗讀環境,越能夠有助于學生主動交流,越能夠激發學生英語表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和諧的朗讀環境有助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朗讀感知,讓他們在充分占有一定語言表達素材中隨感而發,獲得更多的真切感知。多給學生自我朗讀的時間,引導他們反復朗讀,形成更多獨特的感知,走出"人云亦云"的表達境地。
創設的和諧朗讀情境,應圍繞學生"想表達"需要多設置寬松、自由學習氛圍。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朗讀教學中,結合"Talk about how often you do things"學習目標,鼓勵學生自由朗讀3a中內容,并要求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圍繞"What do you usually do every day?"和"How often do you do your favorite thing?"可要求學生運用同桌對話的形式來相互溝通,幫助他們打開語言表達思維情感。圍繞上述問題,可要求學生就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讓他們能夠就交流中發現形成更為豐富的語言素材和感知。
創設朗讀的環境氛圍應以尊重學生學習實際為前提,多以寬容、平等、信任為特征,幫助學生克服原始心態,鼓勵他們大膽表達,培養他們不怕犯錯誤的信心。注重突出開放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跟進朗讀,揣摩素材中的相關內容。
2.指導“讀”的技巧,培養語感
朗讀作為一門學科,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規律性。學生要想流利順暢朗讀文本素材和靈活自如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口語表達的語感必不可少。注重從母語朗讀與英語朗讀的語音、語調、語速、節奏等方面比較異同,讓學生從相關辨音中篩選有價值信息,便于他們深化理解識記印象。關注領讀技巧,讓學生在盡量在聽錄音磁帶的基礎上篩選出相關信息,幫助他們從短句節奏、長句拆分的朗讀中發現相關規則方法。
指導朗讀技巧,讓學生在掌握多樣化策略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Section B朗讀指導中,可建議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能朗讀Sonia寫給Henry的信件,并要求小組成員都能提出兩句左右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可推選小組朗讀最佳同學參加各個小組的競賽,讓同學們在借鑒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參照。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參賽情況,多帶領他們反復朗讀,并就其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劃出相應的內容,幫助他們找到更多的學習參照內容。同時,可要求學生圍繞"What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幫助他們形成豐富的感知體驗。
在策略指導中,應主動從訓練學生口腔肌開始,從動作要領、肌肉協調、發音要求等方面,要求學生能結合語音主動辨聽朗讀,幫助他們形成正確語言感知。注重以舌部肌肉訓練為核心,堅持以快速、高聲、清晰的方式來多讀多說,幫助學生從英語語音語調中產生一定的適應感,形成正確的語感效應。
3.拓寬“讀”的渠道,組織實踐
朗讀的形式可謂豐富多彩,也是學生青睞的語言表達原因之一。拓寬朗讀的渠道,讓學生從形式多樣的朗讀中找出表達素材,利于他們能靈活自如運用。經常性地組織學生開展多樣的朗讀活動,讓學生在熟能生巧的過程中進行實踐鍛煉,可幫助學生在主動表達中獲得豐富感思。
拓寬朗讀渠道,讓學生從多樣化的朗讀中獲得豐富認知。如,在九年級下冊的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朗讀指導中,可邀請學生在聽取錄音的演示性朗讀中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就"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listen from the tape?"能說出自己的理解感知。可組織學生就深入模仿錄音中的相關語音、語調、語速等,讓他們能夠就閱讀中的相關素材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幫助他們在深入體味和揣摩中獲得更多的感知。結合學生朗讀,可運用師生對話的形式,圍繞"What did you find from the article?"進行交流,以此來檢測學生的整體朗讀感知情況。
除了注重課堂朗讀指導外,還應該拓寬朗讀指導視野,可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就朗讀感知進行交流,可以通過組織故事會、演講會、專題辯論會、詩歌朗誦會、課本劇等不同方式引導學生主動表達,提高朗讀參與度。關注學生的表達,建議他們主動溝通交流,讓他們在相互取長補短中提高運用技能。
如前所言,朗讀與口語表達是對孿生姐妹,缺一不可。以朗讀為起點,引導學生在自我朗讀中主動表達,說出自己的閱讀理解感知,讓他們在反復交流中形成正確語言表達思維,那么學生也就自然主動朗讀、大膽交流。越是形式豐富的朗讀,越能夠幫助學生從中發現更豐富的表達素材和靈感,越能夠激發學生主動言說的激情和興趣,必將使得他們喜歡上英語,喜歡上主動言說。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 [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2] 王欣超.朗讀,讓初中英語教學流光溢彩——以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2 Section B 3a,3b為例[J].新課程,2015(5).
讀與寫·上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