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青
【摘要】筆者選取對言語障礙幼兒康復訓練中三名幼兒的實踐案例,得出利用游戲教學法能夠幫助言語障礙幼兒學會正確的呼吸,掌握言語時呼吸調節和氣息的控制,能夠提高說話時的響度、清晰度、流利度。實踐證明在言語障礙幼兒呼吸訓練中使用游戲教學法具有較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 呼吸訓練 效果
言語是通過呼吸、發聲和構音三大系統的協調活動而產生的,言語功能是通過五大功能模塊,即呼吸、發聲(嗓音)、共鳴、構音和語言功能來實現的。如果言語障礙幼兒呼吸功能出現異常,起音方式異常,就不能為言語的產生提供足夠的呼吸支持,導致發聲短促、費力,不能維持較長的聲時,繼而形成擠壓喉嚨說話的不良習慣,久而久之出現發音的功能障礙。因此,呼吸功能是否正常是正確發音的關鍵,也是進行言語訓練的根本。在呼吸訓練方面,較為有效、快捷的方法就是采用游戲教學法來幫助言語障礙幼兒獲得正確的呼吸功能和自如的起音方式,引導他們發出正確的聲音,以達到言語訓練的效果。
在日常對言語障礙幼兒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筆者經常使用游戲教學法來訓練,以達到言語訓練的效果。
一、案例[1]
康康(化名)是個兩歲多的來自農村的小男孩,經醫院診斷為語言障礙智力發育遲緩。在言語康復訓練中筆者發現,康康在每次說話時,身體都非常的緊張,肩、頸處都有僵硬,發音非常的輕且不清晰。同時說話時出現了錯誤的胸式呼吸方法,這導致言語時的氣息在沖擊聲帶和口腔中的運動量薄弱,氣息動力不足才會出現他說話聲音輕且不清晰的情況。
(一)訓練措施
針對這一情況,在康復訓練過程中,我采用一些簡單好玩的呼吸放松游戲,來幫助康康減少言語時出現的不自然呼吸情況。呼吸放松游戲包括很多種,有全身放松游戲,如:左右舉手——給幼兒播放輕緩的音樂,讓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做,先將身體重心移向右腳,舉起右手,伸向右上方,伴隨著長嘆聲緩緩的將右手臂放下,恢復原位;然后將重心移向左腳,左手臂動作同右手臂。左、右交替重復10次。有肩部放松游戲,如:會跳舞的肩膀——跟著拍手的節奏做聳立雙肩,堅持5至10秒鐘后,雙肩放下,迅速放松,重復10次。有頸部放松游戲,如:搖頭晃腦——在輕緩的音樂伴隨下,左右搖晃頭,再依次順時針方向轉動3次,逆時針方向轉動3次。有面部放松游戲,如:做鬼臉——讓幼兒面對鏡子,看著鏡中的自己,雙手輕拍面頰,然后對著鏡子做各種夸張的表情。還有聲帶放松游戲,如:打嘟嘟——先深吸氣后,緊閉雙唇,由肺部發氣,雙唇振動帶動聲帶振動,頭部同時旋轉運動,發出“嘟”的音。
(二)訓練效果
通過這些游戲的使用,康康說話時的緊張情況非常明顯的減少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康康能夠清晰、準確、響亮的用1-2個字來表述了。
筆者認為在言語訓練過程中我們需要幫助言語障礙幼兒用掌握用胸腹式呼吸控制氣流,均勻的將氣吹出還可根據需要增強或減弱氣流強度,做出強弱的變化和腹顫音效果。
二、案例[2]
陳陳(化名)是一個3周歲多的男孩,在言語訓練過程時,筆者要求他仿說3字以上短句時,出現了語速不均勻,說話氣短,聲音小,停頓異常,聲音粗糙,音調不協調,氣息音等問題。
(一)訓練措施
產生上述情況是由于陳陳在言語過程中氣息調節和控制不正確所造成的,針對這一系列情況,筆者設計了一套幼兒有興趣的游戲來幫助陳陳學會正確的在言語過程中調節和控制氣息。首先,增加肺活量,如:吹乒乓球游戲:做一條長為一米左右的紙槽,放在桌上。槽內放一個乒乓球,兩名幼兒站立于紙槽兩端的桌邊,讓兩個幼兒同時吸氣,用力吹槽內的乒乓球,將乒乓球吹向對方。其次,慢慢呼氣,如:吹水泡游戲:將吸管插入水中,讓幼兒緩慢而均勻地吹氣,吹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泡泡,盡可能的慢慢吹。最后,停頓換氣,如:敲鼓唱歌游戲:在敲鼓時,讓幼兒持續的發一個字“a”,在鼓聲停止時,讓幼兒換氣。
(二)訓練效果
堅持大約兩個月后,在增加肺活量的游戲訓練下,陳陳的肺活量有了明顯增加,最直接的體現是從原來的只能輕輕吹響口哨,到現在能夠響亮的吹響口哨并持續3-5秒,在吹乒乓球游戲時也經常能夠一口氣將乒乓球吹到對方面前。呼吸控制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在剛開始游戲時陳陳還經常會在吹水泡游戲過程中因為呼吸控制不好而喝水,而現在能夠在游戲中持續緩慢的將氣吹出,基本保持吹水泡泡3-5秒且不會再發生喝水的情況。在言語時呼吸的調節也有較好的掌握,在仿說3—5字短句時,陳陳會注意氣息的調節,能夠說得較為清晰、流利了,之前言語時出現的問題能有很大的改善。
筆者認為在言語訓練過程中我們需要幫助言語障礙幼兒不斷補充氣息,在語句中調節和控制氣息,交替不斷地在言語過程中吸氣、呼氣、存儲氣息。
三、案例[3]
甜甜(化名)由于說話時太過緊張,導致說話非常的不清楚,而且聲音小到幾乎只有她自己能聽見,常常被其它小伙伴們嘲笑她是“小結巴”,這導致了甜甜說話時更緊張了,慢慢的甜甜不再愿意開口說話了,甜甜媽媽發現女兒有這樣的情況后,很是著急,但又束手無策。
(一)訓練措施
筆者在一開始與甜甜接觸時,發現每當要求她說話時,她的情緒就非常激動,有很強烈的抵觸情緒,甚至一度不愿意來訓練,好在筆者在訓練過程中使用了簡單好玩的呼吸游戲。通過這些游戲的引導和幫助,甜甜的抵觸情緒減少了,逐漸愿意配合開口說話了。再結合呼吸放松游戲和呼吸控制游戲的幫助,甜甜說話時的緊張情況有明顯的減少。
(二)訓練效果
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時間,甜甜慢慢的愿意開口說話了,并且說話的清晰度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使得甜甜在和同伴和家人交流中增加了不少自信,在半年后,甜甜能夠較清楚的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愿了,不再被其它同伴嘲笑、排斥,并且還交到了許多的好朋友。
筆者認為在言語訓練過程中我們需要幫助言語障礙幼兒掌握正確的呼吸和控制氣息的方法,才能使幼兒說出清晰、準確、響亮的言語,幫助幼兒在與同伴交流和社會交往中更好的說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增加言語時的自信心,不再被其它同伴嘲笑、排斥,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
上述三個案例是筆者對言語障礙幼兒進行康復訓練的實踐,筆者認為利用游戲教學法能夠幫助言語障礙幼兒學會正確地呼吸,掌握言語時呼吸調節和氣息的控制,能夠提高說話時的響度、清晰度、流利度。實踐證明在言語障礙幼兒呼吸訓練中使用游戲教學法具有較明顯的效果,對于提高言語障礙幼兒生活質量具有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昭鳴,杜曉新主編.《言語障礙的評估與矯治:言語功能評估標準及方法:言語功能評估標準及方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2]張莉莉,何竹萍編著.《學齡前特殊兒童康復手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