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煜
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美育因素探討
汪 煜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是我們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材料,語文教師的心靈美、教態美、語言美、情感美等,它們都是課堂教學美育不可缺乏的因素。語文課堂教學美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語文教師除了應有崇高的事業心和愛心之外,還應當學習、掌握和探索進行美育的方法。
語文 美育 因素 課文 教師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質兼美,形式多樣,熔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于一爐。因此,這些課文是我們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材料,我們要緊抓不放。另外,語文教師的心靈美、教態美、語言美、情感美等,它們都是課堂教學美育不可缺乏的因素。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學生成為心靈美的人,自己首先應做心靈美的人,語文教師更要成為學生心靈美的表率。要像陶行知要求的那樣,具有追求真理、勤奮好學、創造開拓、無私奉獻的精神。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成為播撒心靈美種子的好園丁。
教師的衣著要樸素大方,整潔得體,不要賣棄做作,要使學生看上去。語文教師一走上講臺,就要精神煥發,神采飛揚,全身心投入教學,給學生振作的心理效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審美狀態;如果精神萎靡、暮氣十足,或浮躁,或輕率,或冷漠,或粗俗,都會影響學生的審美心理。
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有清晰準確、簡練有力,而且要用普通話教學,盡量使自己的普通話說得準確流利。語文教師的語言,要能讓學生通過課堂上的耳聞目染,美言傳播,學生聽得順耳、舒心,感到愉悅。這種完美的語言形式,愉悅著學生的審美心理,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不同的課文內容,可以推動學生的想象隨著繪聲繪色的描述而馳騁萬里,可以推動學生的情感伴著扣人心弦的情節而產生共鳴,進入美的境界,收到美育的效果。可以說,普通話不標準、不過關的老師,是不合格的語文老師。
語文教師要具有積極的情感和良好的心境。如果語文教師沒有積極的情感、良好的心境、滿腔的熱情、高尚的美感,就無法動心動情地把教材中的情感信息傳遞給學生,就無法去撞擊學生渴望多學知識和本領的心靈火花,起到感染熏陶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對工作忠于職守,對學生樂教善導,尊重愛護,關懷備至,都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情感美好而高尚。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同學,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熱愛他人的積極情感,從而激發出高漲的持久的學習熱情,產生拼命追求自己奮斗目標的積極力量,樂于接受教師傳播的美的種子,尊崇教師傳授的學業。這種積極的情感,又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產生良好的影響。
教學藝術美,是課堂教學美育的一個重要因素。語文教師可利用形聲色光俱佳的電教多媒體設備,直觀形象地顯示教材中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教學中運用規范的字體、清晰的線條、和諧的色彩、簡筆的圖畫,設計出布局合理、層次分明、掌握課文的內容美、形式美。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創造某種意境氛圍和格調,帶學生身臨其境,使學生觸景生情感受美;在教學中表露某種情感,使學生情動于中體驗美;在向學生傳授某種語修邏文知識時,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啟發得當,舉一反三,實現知識遷移,使學生豁然開朗玩味美;在指導學生某種方法、技巧時,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精心設計,指點迷津,使學生心悅誠服追求美。教學藝術美是一種高尚的藝術創造,要能給學生美的享受、美的啟迪。
語文課堂還要有點“小品”味,這也語文課堂美的體現。如結合習作教學,講些名人逸事,學生會感到有興趣,有美感。但我們很多老師重閱讀輕習作。輕視習作教學的原因,其中不少老師是因為感到習作教學像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不知道如何才能上好習作課,搞好習作教學。有的老師認為習作教學是個“慢功夫”,在短期內難見成效。老師對習作教學的輕視,導致很多學生對習作不感興趣,常敷衍應付,草率從事,更談不上千錘百煉了。面對這種局面,我們老師首先要從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其次要在習作課上也添加“調料”,增加“小品”味。如在習作課上,介紹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也是幾經修改才確定的。古人在創作中煉字煉句的典故很多,在習作課堂上,我們適當穿插這些典故,能給課堂增色不少。
當然,語文課的小品味也不宜過濃。有的年輕老師為了提高課堂氣氛,大講特講名人趣聞軼事,課堂氣氛看似活躍,熱鬧非凡,其實卻是花拳繡腿,讓人眼花繚亂,不得要旨。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
對學生進行美育要結合思想教育。針對當前家長溺愛子女,致使學生越軌妄為的現象,舉“明代楊士奇溺愛子而‘拒諫’,終使兒子觸法身亡”的例子,從正面教育學生要正確理解家長的愛心,爭做21世紀祖國建設的新人。這樣既可豐富課堂內容,又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可活躍思想,真是一舉多得。所以,我們的語文課堂,無論是閱讀課還是習作課,課堂氣氛都比較活躍,教學效果都比較突出。
語文課堂中的想象也能夠激發學生的美感。如學生學了26個字母后,有些學生的想象極為奇特巧妙:“A”像小塔尖又尖;“B”,使人想到“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數學公理;“F”像古人的武器;“H”像梯子;“S”像羊腸小道,如人生之路,曲折而坎坷……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圖形、字母、符號的表象特征上去發揮合理巧妙的想象。
語文課堂教學美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語文教師除了應有崇高的事業心和愛心之外,還應當學習、掌握和探索進行美育的方法。在課堂上要盡量使自己成為美的體現者、傳播者,從而塑造學生美的靈魂,奏出課堂教學美的旋律。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