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里萍
淺談語文多媒體教學
查里萍
當今語文學科中大都采用多媒體技術來優化課堂教學,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學性促進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我們更要學會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能盲目追求形式。
語文 多媒體教學
語文課堂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理論與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使語文知識能夠快速、有效、全面地教授于學生,促進語文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教學過程的優化組合和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讓語文課堂增添新的生機。隨著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的普遍使用,也憑借其課堂教學形式的魅力,隨之便成了評定公開課、教學競賽的必要條件,不然就失去了課堂教學“高度”。因而有些教師盲目追求“多媒體”,以多媒體課件代替黑板、粉筆和教師自身,盲目提升了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上出現了不少誤區,這應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所以,語文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語文教學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聽、說、讀、寫,就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說讀寫結合,把說寫結合起來,指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技能。語文教師自身的激情,要喚起學生的熱情,用充滿情感的話語和體態,傳達情感,教師的舉手投足能從學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得到肯定。師生互動和諧融洽,學生才有充分的思維活動,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如果老師被多媒體軟、硬件所取代,師生的感情交流就無從談起。根本上忽視了語文學科的本真,缺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比如有些老師教戲劇,觀看劇情成了教學的重點,劇情成了學生學習的全部,卻忽略了課文。錯誤地把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拔高為主體教學,以視聽代替朗讀,以視聽代替訓練,以視聽代替感悟。而真正的語文教學應當是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多媒體教學作為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最大的優勢是擴大信息量,彌補學生因科技、生活知識缺乏而產生的認知不足。畫面感強烈的文體,直接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使學生見其形、聞其聲、賞其色,主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而邏輯性相對突出議論性和說明性文章,則要慎重遴選后使用。比如,寫景抒情的散文,可以配樂朗讀驅使學生調動全身的視覺、聽覺,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荷塘月色》、《化裝舞會》,使用多媒體課件能勾勒出多彩的景色,讓學生欣賞富有的詩意的畫面,很好地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又如,說明文應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引導學生觀察,多媒體課件就能指導學生從結構、功能、用途等方面認識被說明的事物。《蟬》運用多媒體資料就能具體展示蟬的生活習性和脫皮的經過,便于學生掌握蟬之鮮為人知的“思年黑暗中的苦工,一月陽光下的享樂”。總之,課文體裁決定多媒體交互靈活地使用,而不能盲目。
教育家葉圣陶說:“要鑒賞文藝,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在千變萬化的語文課堂中學生會有獨具個性的問題。但教師制作的多媒體對課文的內容的分析都作了答案的設計,教師勢必引導學生去理解自己設定好的答案,直觀的課件(圖片、電影影片)使學生不費吹灰之力便獲得了所需要的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禁錮了學生的想象力。這便是死板的“多媒體”式的教學模板。實際上文學欣賞的過程是學生對課文中的形象通過想象進行再創造的過程,體會意象的內涵和人物形象的思想,甚至補充和完善作者未能直接講出來的意義,去發現美和創造美。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的使用較為普遍,但語文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技術和水平有限,制作的課件有的畫面不清晰甚至不美觀,有的教學形式大于教學實際,有的忽視甚至違背了教學規律,純粹追求“多媒體”的形式。因此,教師應提高自己的業務修養及審美能力,精細制作多媒體。也應考慮教學策略的應用,做到學生、教師、教材和多媒體的充分交流,展現教師自己的風采,提升課堂教學的藝術。
總而言之,在語文課堂上,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但僅僅是輔助性教學手段,有利有弊,語文教師必須注意這種手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從而找到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有效途徑。
[1]楊軍偉,羅濤.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J].高中生學術:師者,2012(12).
[2]肖杰.語文教學運用多媒體應注意的問題[J].空中英語教室:校本教研,2012(3).
[3]王佩.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優缺點[J].都市家教,2012(11).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查里萍(1963-),女,漢族,江蘇無錫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