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迪 成和彬
淺析公共場所意外傷害的預防與維權
成 迪1成和彬2
本文分析了公共場所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探討了如何預防公共場所意外傷害事故以及公共場所意外傷害事故發生后如何維權。
公共場所 意外傷害 預防 維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日常購買產品、提供服務的需求日趨增多,頻繁出入各類經營場所或公共服務場所,公共場所安全生產工作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生命財產的安全。如何有效避免或減少公共場所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以及發生事故后相關各方如何在法律框架內有效保護各自的合法權益尤為重要。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對公共場所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做出了規定,即“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我國關于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為過錯推定原則。事實上受害人一般處于弱勢地位,要證明安全保障義務人有無過錯在現實中十分困難;由安全保障義務人舉證證明自己盡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相對來講也是客觀公平的,如果安全保障義務人沒有過錯也很容易證明自己。這樣的舉證規則,可以有效督促安全保障義務人盡到謹慎義務,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減少損害的發生。
(一)建立和完善我國關于公共場所安全生產的各項立法
我國憲法已經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各級立法機關應進一步建立健全關于公共場所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是保護消費者人身權利在中國實現法治夢的具體體現。
(二)各政府職能部門和媒體應發揮重要作用
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強統籌協調、加強對公共場所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業務建設。建立健全監督考核機制。建立完善行業安全管理標準,在制訂修訂其他行業和技術標準時充分考慮公共場所安全生產的要求。調查分析每一起公共場所生產安全事故,深入剖析事故發生的技術原因和管理原因,有針對性地及時健全和完善相關規章。對事故調查反映出相關規章有漏洞和缺陷的,要在事故結案后及時啟動制修訂工作。各類新聞媒體應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宣傳和引導作用,加大對公共場所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倡導社會各方參與、支持公共場所安全生產的行動中來。
(三)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管理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
提供安全的服務和設施,建筑物、消防、電器電路等設施設備符合安全規程和規定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方可使用,且應持有各項合格資質證照與合法手續。公共場所的設立,必須與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物品等倉庫及火源等保持安全距離,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在經營場所的重點位置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在容易發生危險的區域設立警示標志,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排除各種不安全因素,杜絕安全隱患。建立健全公共場所安全保衛組織和工作制度,根據本場所規模,配備相應數量的安保人員,組織安保人員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培訓考核安保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處置安全事故的技能。公共場所日常清運保潔工作應持續保持正常,特別是對地面、衛生間等重點部位的衛生清理應定時定點監督檢查。在消費者面對危險時,提供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積極協助傷者送院就醫,避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
(四)接受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應提高防范意識
作為接受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或接受服務的過程中,應注意自身安全,提高防范意識,對容易發生危險的區域應特別謹慎小心,對經營管理者提出的告知、提醒和警示,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一同進行消費場所的小孩及老人,應妥善盡到看管監護義務,避免損害發生。
在公共場所受到意外傷害事故后,管理者應當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積極履行協助救助義務,對能夠反映事故發生過程的監控錄像及時查看、固定和保存,收集自己對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盡到了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的相關證據,對因第三人的加害行為導致受害人傷害的,應及時告知受害人及相關部門和人員并積極提供相關證據。消費者應當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告知管理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或向安監等其他部門及人員求助,取得公安、安監等部門的報案回執或記錄,對事發現場相關情況進行拍照,與公共場所現場管理人員初次交涉時進行錄音,以固定在公共場所受傷的證據。對該次購買產品或接受服務的票據應妥善保管,留存受傷后在醫院的首次門診記錄和檢查報告單,收集相關證人的證言,以進一步印證在公共場所消費中受傷的事實。
綜上,公共場所安全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做好公共場所意外傷害事故的預防與維權,能夠促使公共場所管理人提高商品、服務質量,改善其場所環境,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1]李楠.公共場所安全保障義務探析[J].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6(03).
[2]王楚.論侵權責任中公共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1(01).
(作者單位:1.武漢二中;2.北京市京師(武漢)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