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寧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析
魏永寧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很多新型的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合作學習模式則是比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高效的合作學習,則成為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合作學習 有效性 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相比于傳統學習方法,屬于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其有著諸多方面的優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引導學生之間通過互幫互助,實現共同學習與進步。但如何有效發揮出合作學習的作用,還需要教師多加以引導。接下來,筆者將針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展開分析研究。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從當前小學生群體來看,有不少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尤其是城市地區,學生習慣了養尊處優的日子,嬌生慣養,使得自私性加強,表現在學習中,則往往爭強好勝,不愿意與他人分享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同時,學生之間由于個性不同,平時可能缺乏交流,導致交際能力較差,合作學習意識薄弱。而教師在教學過程,倘若能夠引導學生進合作學習,為學生營造一種合作學習環境,引導他們進行有效的分工與合作,則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得到鍛煉,而且能夠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生與生活有著重大幫助。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大多有著爭強好勝、愛表現的心理。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則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并對之加以高效利用,將合作學習模式恰當地引入課堂,給予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在合作學習過程,學生為了讓他人看到自己的成果,則會加倍地努力,從而利用課后時間自主預習,或者在合作學習過程積極思考,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思維,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為了達到最優化的效果,教師則需要從多個方面付出努力,使得合作學習不會流于形式,而能夠真正為高效課堂服務,為學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服務。
(一)合作學習對象的安排
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實現有效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對于教師而言,要想借助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較多的學習任務,以實現高效率學習,就需要根據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情況,合理安排合作學習對象。如,在學習《靜夜思》這篇古詩詞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需要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每組的人數既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通常2--6人一組較為合適。之后,通過推舉、自薦或者直接指定的方式,確定每個小組的組成、記錄員等,讓每位小組成員都有事可做,各司其職。需要注意的是,組內成員的角色可以根據學習任務進行適當的調整,而并非一成不變。這樣明確的分工與合作,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從而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合作學習計劃的制定
合作學習計劃的制定,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第二步??茖W、合理的學習計劃,能夠幫助教師把握整個教學過程,并且在計劃的引導下,帶領學生進行高效學習。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對合作學習計劃的制定。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王冕學畫》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事先制定好教學計劃,即:第一步,要求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可以在小組間討論并回答問題“文中講述了王冕什么事?他畫的荷花好不好看?從哪里看出來的?”;第二步,有趣的課堂導入,引出新課教學內容;第三步,共同探討文章的學習重點內容;第四步,歸納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這種層次有別、重難點突出的教學計劃,能夠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有著明確的學習方向與學習目標,使得合作學習過程不容易出亂,以確保學習質量。
(三)合作學習任務的選擇
合作學習任務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關系到最終的學習成果。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在教學計劃的指導下,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合作學習任務。例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全文進行把握,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合作學習任務,如,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內容,自主編排表演節目,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小壁虎借尾巴能否成功等問題。這些合作學習任務,符合學生的特征,有助于強化效果。
總而言之,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教師需要多加以注意,從合作學習對象的安排、合作學習目標的確定、合作學習任務的選擇等方面著手,強化合作學習效果,使得合作學習的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發揮,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1]九木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06).
[2]汪小衛.淺談情趣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
[3]周本香.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
(作者單位:寧夏省靈武市寧東管委會寧東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