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成因分析
張 婷
【摘 要】近年來,高職學生人數(shù)迅速增長,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突出的學生心理問題,但很多高職院校對于這項工作不夠重視。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分析,找出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為探索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對策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 心理健康 現(xiàn)狀 成因
(一)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現(xiàn)狀
學習動機系指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是推動、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1]。適當?shù)膶W習動機水平是衡量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據(jù)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弱的學生占74.4%,學習動機中等的占15.4%,學習動機高占10.2%[2]。由此可知,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不足現(xiàn)象非常普遍,問題也非常嚴重。許多學生認為就讀于高職院校是學習失敗造成的結果,這預示著今后的前途一片黯淡,所以有了自暴自棄的想法,還有學生認為在高職院校學習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無需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就能夠學好,所以出現(xiàn)一些負面的學習心理特征。
(二)高職院校學生情緒狀態(tài)現(xiàn)狀
情緒是指個體受到某種刺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tài)。反映了一個人身心融合的狀態(tài),是心理健康的風向標,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情緒狀態(tài)主要是分析情緒穩(wěn)定性,及是否樂觀、積極。積極的情緒能使學生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當然,每個人都有情緒消極的時候。而情緒穩(wěn)定性高的人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有效的行動。相反,情緒穩(wěn)定相較差的人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據(jù)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高職院校學生的情緒穩(wěn)定性具有一定相對性,面對一些具體的事情和行動,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高職院校學生常見的消極情緒有:郁悶、焦慮、暴躁易怒、敏感多疑等。
(三)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意識現(xiàn)狀
自我意識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他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種心理成分構成。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tài)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系的意識,對于個體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生自我意識的評價可以了解其理想與現(xiàn)實是否脫離。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認知逐漸的走向清晰,更加具有自覺性、主動性,自我認識的內容也更加的深刻廣泛,自我評價的能力逐漸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強,但缺乏穩(wěn)定性,自我意識的個體差異較為顯著。
(一)社會環(huán)境因素
一是社會劇烈轉型所造成的社會價值觀多元化影響了學生的選擇。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剛步入學生的年輕人,突然面對復雜的社會的局面,容易無所適從,產生苦悶、彷徨。且一些社會領域道德失范,拜金、享樂、個人主義滋長,黃賭毒等現(xiàn)象泛濫,這些容易引發(fā)高職學生心理與行為失調。二是社會、用人單位看待高職院校學生戴有色眼鏡,導致學生缺乏認同感,自卑。三是社會高速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就業(yè)競爭壓力大,使學生對前途失去信心,出現(xiàn)焦慮、緊張的心理。
(二)家庭環(huán)境因素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家庭經(jīng)濟狀況、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親子關系、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等都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狀況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過于嚴厲,家庭氛圍拘謹,易使孩子自我封閉;父母過于溺愛,易使孩子任性、過于依賴他人、抗打擊能力差;父母過于放縱,易使孩子自由散漫,自我為中心。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溺愛會使產生學生自私、任性、依賴性強,對自我定位過高,抗壓能力差等不良性格特征,并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甚至于傷害自己或他人。
(三)學校環(huán)境因素
大部分學生報考高職院校并非源于自己的理想,而是因為高考失利,這使學生產生低沉、消極、迷茫等心理。近年來,因高職院校不斷的擴大招生,教師配備缺乏,致使教師教學工作過于繁忙,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時間減少。同時,出于各種壓力,很多高職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心理問題關注不夠,沒有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做一項日常工作來做,只是針對一些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來進行個別的心理輔導,大部分學生未得到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學生自身因素
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原因是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高職院校學生的年齡階段正是心理變化最激烈的階段,大都心理發(fā)展不成熟,情緒不穩(wěn)定。有些學生易把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如腐敗等當作社會的主流,因而對社會產生懷疑和否定;也有學生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個方面的鍛煉,在碰到困難和挫折時,會不知所措或逃避。
高職院校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重視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研究、分析當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有助于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只要全體高職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一定能培養(yǎng)出更多的、具備更高素質和更強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2]張公社.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5.
[3]武艷.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對策[J].山西師大學報研究所論文專刊,2012.39:157~159.
(作者單位: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張婷(1986-),女,漢族,陜西寶雞人,理學碩士,輔導員,研究方向:藥理學及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