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君
?
基于來華留學生跨文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分析
徐 君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地位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生存環境和生活習俗的差異,也給留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本文從本土文化教育與留學生管理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出發,分析了跨文化教育中產生障礙的原因,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策略。以幫助留學生在新的環境中順利完成對文化差異的適應和過渡,提升高校留學生的教育管理質量。
【關鍵詞】教育管理 跨文化交流 高校
來華留學生大都來自于各個生活環境和文化習俗截然不同的國家,在生活、學習、人際交流等方面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找到最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的管理方式,有效解決我國高校跨文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難題。能夠促進高校對外教育事業的繁榮,增進我國國際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的對外交流和傳播。
(一)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障礙
來華的外國留學生不止來自同一個地區,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語言和天差地別的文化習俗。這就導致了每一個留學生對待事物的看法和處理方式可能都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語言的溝通困難、表達方式的多元、留學生從所接觸的原有教育模式到中國本土教育模式的轉變不適應等因素,造成了在教學過程中信息傳達的渠道受阻,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彼此間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沖突也給跨文化的人際交往帶來了阻礙。
(二)高校跨文化管理的復雜性
在對留學生的教育管理中,直接將高校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應用到實際操作里,顯然是行不通的。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可能造成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環境的極度不適應,甚至束縛個性的發展,阻礙人格的培養[1]。而在教育管理策略的制定中,還要考慮到平衡外國學生與中國學生的關系,做到一視同仁。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優化教學質量、提高教育水平為目標,做到“平等對待,攜手共進”。考慮到地域文化的沖突,在制定管理辦法時,首先要對留學生原有的生活環境和文化需求進行全面了解,其次包容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習俗也很重要[2]。面對逐年增長的留學生數量,要做到考慮周全,尊重理解,當下社會對高校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三)高校跨文化教育的困境
當前高校針對留學生的教育問題不僅存在因為語言、文化差異溝通不暢的障礙,同時還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課程項目設計不健全的尷尬。因為高校留學生生源的多元性和廣泛性,這就對教師資源的質量提出了高要求、嚴標準。首先,除了具備合格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教師還要對不同地域的文化習俗有所了解和涉獵,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生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計劃。其次,高校缺乏對國外的課堂教育模式的了解,針對高效對外教育缺乏經驗,導致了在專業課程的設計上與實際教育目標需求不符。
(一)建立平等尊重的管理理念
無論是受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熏陶,無論哪一種種族和信仰,人與人之間雖然有差異,但是也有共同的特征。要幫助外國留學生快速融入和適應環境,達到求同存異的目標。
(二)加強對外文化傳播
要讓外國留學生真正適應中國的生活和文化環境,就要讓他們接受和融入中國本土的生活方式。高校在教育管理中逐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通過一些形象生動的展示,激發學生對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好奇心。鼓勵他們積極主動的體驗中國的文化生活,縮短文化差異帶來的人際鴻溝,拉近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可以在課堂中加強文化交流活動,增設文化學習的課程內容,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彼此了解和促進文化傳播。
(三)健全管理制度
針對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關鍵是縮減文化鴻溝,促進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對多元化的文化可以采取求同存異、文化劃分、文化交融的方式進行管理。即將多樣的文化按照其文化特征、風俗習慣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劃分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質,針對相同文化特質的學生采取相應的管理方式;利用多樣的傳播渠道和方法,將中國文化滲透到課堂教育中,促進文化融合,減少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矛盾;加強學生思想教育,開展多樣的課堂實踐增進留學生對彼此間文化的了解,讓多種文化得到相互理解和包容。不斷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中,完善管理制度。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來華留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高校有效解決課堂教育中存在的溝通不暢和文化鴻溝問題,根據實際需求制定科學的管理策略已經成了大勢所趨。同時,加強對外傳播,促進全球文化交流也是時代提出的要求。只有結合社會發展規律,緊跟時代步伐,在實踐管理中不斷探索,才能為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孫一,李新穎.高校來華留學生跨文化管理的現況與對策研究[J].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2015(08):222~223.
[2]陳南菲.“文化相容”和“文化相融”--高校來華留學生跨文化管理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02):225~225.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