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洛樂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
呂洛樂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推廣,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在移動互聯網這種較為成熟的網絡傳播環境中,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認識移動互聯網的特點,認真探索大學生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探索富有實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
移動互聯網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2011年以來,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成為全球信息通信領域最為矚目的現象之一。2016年,90后已經占據了移動用戶總數逾73%,是當前移動互聯網的絕對主力。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推廣,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90后大學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也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響。目前,在大學校園里,移動互聯網的很多衍生物,已經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進入4G新時代,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基于移動互聯網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強調要主動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認真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和新辦法,牢牢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在移動互聯網這種較為成熟的網絡傳播環境中,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認識移動互聯網的特點,認真探索大學生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探索富有實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是在新形勢下我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本文就筆者多年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結合目前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現狀,探索具有實效的教育路徑和教育手段。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拓寬了大學生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縮短了大學生們獲取信息的時間。網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各種思想信息利用這個平臺都能夠得到快速廣泛的傳播。大學生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多種多樣信息的獲取會影響他們人生理想信念的樹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網上充斥著各種不良思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政治投機主義等各種不良觀念沖擊著大學生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和組織妄圖通過網絡傳遞資本主義價值觀圖謀一直沒有停止。移動互聯網是大學生獲取信息,影響思想的主要場地,也必然要成為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之地。另一方面,我們通過移動互聯網可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創新教育手段,加強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個人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指出:“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兒重點就應該在哪兒。”目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引起了各級教育主體的廣泛重視,幾乎每個高校都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廣大輔導員也紛紛注冊社交軟件作為自己工作的媒介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針對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首先,相關人員配備不到位。人員不足導致網站更新慢,內容陳舊,對學生缺少吸引力,點擊量低,難以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其次,缺乏相關的規定規范指導。自媒體公眾號運營不規范,有一定盲目性、自發性,差異化較大。有些學校的公眾號更新及時,能及時發現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有些學校的公眾號則只是一個形式,沒有實質性內容,學生關注度低,沒有實際教育效果,缺乏互動機制。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拉近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之間的思想距離,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思想的認識,為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筆者在工作過程中,結合95后大學生的特點 ,基于移動互聯網探索了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增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 配備專業人員運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自媒體
目前,官方的微博、微信公眾平臺、輔導員的各種個人社交空間是我們利用移動互聯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每種媒介之間幾乎沒有聯系,各自為戰。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可以配備專業的自媒體運營人員,并在每一種自媒運營人員和輔導員之間建立溝通機制。每天結合時政和大學生校園生活發布相應的教育內容,從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角度對同一教育內容做出闡釋,加深大學生的理解,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 各層次思想政治主體要基于移動互聯網加強與大學生的有效互動
在配備專業人員運營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基礎之上,加強和大學生的互動工作,為學生開通表達思想主張的暢通渠道,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能夠第一時間做出應對。各層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要通過強化思想交流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 做好電子問卷統計,分析教育實際效果
針對基于移動互聯網開展的各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時進行教育跟蹤考核,設計相關不記名調查問卷,統計出真實有效的數據。針對教育效果較差的方式和方法進行認真整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創新方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基于移動互聯網創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引導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鄭州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