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倩 周 麗 鄧思靜
日本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鄭 倩 周 麗 鄧思靜
日本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起步比較早,現已形成立體化的就業指導體系。其就業指導體現出
日本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
日本的大學普遍重視大學就業部門的設立,絕大多數大學內部都設有直接負責、管理大學生就業、擇業相關工作的部門。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日本國內90%以上的大學已經開設校級大學生職業指導機構,40%以上大學設有院(系)級別的就業指導機構。日本高校的就職部收藏有以往畢業生的就職活動報告、就職單位名冊、招聘表和公司報告等資料,此外還舉辦就職說明會。日本大學內部設置的就業擇業指導機構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學年起就通過開設“現代企業論”等職業相關綜合課程為他們提供與專業相關的就業指導教育,使學生對就業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在第二學年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意向相關調查,以調查結果為依據,方向性的聯系相關就業體驗企業使學生在實際體會中更深一步了解未來從事的工作。總而言之,在日本,就業指導是大學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一個持續性過程。
日本高校一般設有專職就業指導人員,而日本對指導人員的從業資格要求也較高,一般要有心理學、教育學、咨詢學或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學科的碩士或者博士學位,通過對就業指導人員的培訓和考核來推動大學就業相關指導的專業化、專家化。就業指導人員對不同專業大學生會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擇業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單獨或集體的形式與校內專業就業指導人員關于就業擇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專業的咨詢。也可以就自己的職業能力、職業適應性、就業工作流程、掌握的企業信息等方面向專業的指導人員進行交談。
日本高校強調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外,也注重學生在職業觀與職業能力方面的培養。教養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日本大學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日本高校一貫強調“教育必須陶冶人格為目標”,這對于培養大學的健全人格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高校還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文化層次,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實踐中接受就業相關的教育,在奉獻中體驗就業帶來的道德成就感,從而幫助他們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建立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為提高畢業學生職業素養,形成符合社會發展的現代化職業理念,日本各高校在不同專業課程設置上,以滿足社會需求為中心,在強調重視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更加注重實踐技能及其應用培訓課程的教學,各高校都已配備技術一流、設施齊全的就業實踐訓練基地,加強學生實踐技能訓練。同時在學生就業技巧的培訓方面,更是側重于在實踐訓練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進取和勇于競爭的就業意識,使學生樹立良好就業擇業心態,學會自我定位從而提高職業能力。
就業信息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了信息,意味著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日本高校將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就業信息渠道作為就業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日本許多高校設有專門的就業信息資料室,編輯、印制就業信息刊物散發給學生以供參考。同時日本建立了一個高效運作的就業信息化服務系統,通過網絡為學生宣講就業政策,提供就業信息,教授就業技巧,開設職業測試,接受個別咨詢,開展網上求職。日本高校還利用就業工作交流群、就業論壇等平臺為學生提供就業咨詢和指導,學生可以充分運用手機、網絡等現代化通信技術了解就業信息,通過暢通的信息傳播路徑和交互的信息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就業擇業信息渠道。
大學生就業與大學教育評價、社會勞動力資源利用和企業發展等息息相關,政府就業管理部門、大學、企業、勞動服務部門等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是大學生就業的堅實保證。其中大學在促進大學生就業中占據著核心位置,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主要承擔者。日本高校在通過與厚生勞動省的互助合作推動了高校大學生就業擇業意識發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日本大學大學生的就業體驗制度。為了進一步擴大合作企業數量和范圍,2001年12月,厚生勞動省和日本經濟聯合會合作實施了“就業體驗制度接受企業開拓事業”。大力加強與經濟以及文部科學省的互助合作,擴大大學就業體驗制度,大學與企業聯系也登上新的階梯。
由于日本高校十分重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的就業指導服務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使日本高校實現了從嚴峻的就業形勢到高就業率的就業形勢的轉換,進一步保障了人才資源的發展與輸出。
[1]陳琛,姚凌.日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支持體系[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3).
[2]李文英.日本大學生就業援助體系[J].比較教育研究,2006(5).
(作者單位:阿壩師范學院)
本文系2015年度阿壩師范學院學生科研項目“日本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及其對中國高校的啟示”(項目編號:JXYY201509)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鄭倩(1986-),女,漢族,湖北荊門人,研究生,阿壩師范學院,助教;周麗,女,漢族,四川資中人,專科,阿壩師范學院;鄧思靜,女,漢族,四川遂寧人,專科,阿壩師范學院。
專業化、信息化、全面化等特點,這大大提高了日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