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悅
地方應用型高校公選課教學現狀及對策
周 悅
高校公選課可以擴充學生知識面,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全面的知識素養,是高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公選課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公選課的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本文對目前高校公選課的現狀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相應的改進措施。
公選課 教學現狀 簽到制度
高校公共選修課(以下簡稱公選課)是大學生豐富知識,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此類課程面向全校學生,各專業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修其他專業的公選課,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本專業教學中很難涉及到的知識點,這對于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全面的知識素養尤為重要。由于地方應用型高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就業擇業能力,加之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這就使得這類高校對于高質量公選課的需求更為強烈。然而當前公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嚴重,以至于很多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出于對學分的需求才選修公選課,上課態度同專業課有很大差別,使公選課原本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很好的體現,公選課教學的成果不甚理想,這些都迫切需要對公選課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及教學質量的管理進行更為深入的剖析和改革。
(一)管理不夠嚴格
高校對公選課的管理同專業課的管理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對于專業課的管理,學校和系里都會非常重視,從平時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出勤率,到最后的考試,監管都非常嚴格;然而公選課由于沒有最后的考試環節,加之各系學生混合上課,學校方面以及各系對于公選課的管理都不如專業課嚴格,這也造成了學生的出勤率一直上不來,教師的講課積極性也很難提高。
(二)教師積極性不高
公選課一般不是分配給教師的硬性任務,通常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向教務處申請,教務處審核通過后即可開課;加之有自己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等,因此很多青年教師很難分出精力再準備高質量的公選課,對于開設公選課的積極性不高。而對于公選課學校往往又沒有特別的鼓勵政策,很多優秀教師對公選課也不是非常上心,造成高職稱、優秀教師開設公選課的數量非常有限。已經開課的教師,由于學校對公選課的管理較專業課寬松,學生認真程度不高,也造成教師的授課熱情受到一定的挫傷,很難對公選課保持高積極性。
(三)學生出勤率低
在上課過程中,公選課經常出現學生到課率低的現象。對于公選課低出勤率的出現,結合本人公選課教學經歷,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公選課安排在晚上上課,由于出公選課外的專業課都不在晚上排課,因此常常與學生社團、系里統一組織的活動等時間發生沖突,而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選擇以集體活動必須參加為由向老師請假;二是公選課一般不作為考試課,通常不會出試卷考試,而是以寫論文等形式結課,因此學生不需要額外的準備公選課的結課考試,只需查閱資料上交論文即可得到學分,對于學生來說,學分取得的相對容易,對上課的認真程度也大打折扣;三是公選課通常是各個專業的學生在一起上課,學生和老師也不是同屬一個系,導致很多學生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老師不會記住自己缺課,本系輔導員也不會知道自己逃課,逃課的“成本”很低。
(一)加強對公選課的管理
針對公選課不如專業課管理嚴格的問題,學校和各系應協同合作,對公選課的管理向專業課靠攏。組織專家聽課,對每位開設公選課的老師都進行評課打分,開展同行互評和師生互評等,針對公選課的授課內容、授課形式等提出改進措施,提高公選課質量;各系對本系學生的公選課情況要及時地了解,并盡量不在公選課上課時間安排集體活動,同公選課教師做好溝通,對每位學生的出勤率做好記錄,針對問題學生做出相應的指導;嚴格考試制度,以往公選課的結課形式通常是交一篇課下完成的論文即可,對學生的督促作用非常有限,學校應該統一規定和組織公選課的結課考試,監督教師和學生更為認真地對待公選課考試。
(二)鼓勵教師開設公選課
由于公選課涉及的學生專業較多,需兼顧各學科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公選課的備課更耗費精力,學校可提高公選課的課時費,鼓勵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選課的準備上。另外,還可以在職稱評選中加大公選課的分數,因為很多年經教師有評職稱的壓力,若可以將公選課同職稱掛鉤,既公平又可以提高教師對開設公選課的積極性。
(三)建立學生上課的簽到制度
針對學生出勤率低的問題可以建立簽到制度,一人一簽,隨到隨簽,最后結課時老師根據出勤率給出平時成績的分數,若曠課過多,則取消考試資格。讓學生簽到比目前很多老師采用的隨機點名的方法更為有效,因為老師很難做到每次課都點名,只能是抽查,效果不是很好;而教師制作簽到本頁數同課時數一致,一課一簽,一目了然,學生也不能讓別人代簽,并且簽到數目同最后的考試掛鉤,對學生的制約效果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公選課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保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