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如
?
淺談高職高專詩詞教學
王一如
【摘 要】詩詞歌賦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凝結,有著重要的傳承價值。但詩詞鑒賞課程在高職高專的教學安排中地位日漸尷尬,本文探討詩詞鑒賞課程的教學方法,意在充分發揮詩詞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高專 詩詞鑒賞 教法調整 學習興趣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歌的國度,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輝煌的詩篇,這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更是中華古典文化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歷經歲月淘洗,流傳下來大量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古詩詞不僅是語言藝術的精髓,而且深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但一方面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強力滲透、各種文化消費品的流行,學生們對于詩詞的興趣驟減;另一方面由于詩詞鑒賞類課程的定位為素質熏陶,在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的高職高專院校里地位十分尷尬,處于邊緣地位。故而詩詞的作用在高職高專的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并為得到充分發揮和應有重視。
當代高職高專學生,生活在西方文化不斷強力滲透的信息時代,仍有誦讀古代經典、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要。不僅有利于發展語言、提高智力,培養文字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人文素養,陶冶情操,從傳統文化活力中得到力量。因此,通過古詩詞教學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指導學生學好古詩詞,意義深遠。
為提高高職高專學生對于詩詞鑒賞課程的興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師需要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讀詩、愛詩,甚至動筆寫詩,從而達到素質熏陶的目的:
現今大多數高職高專學生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壓抑下已削減了對鑒賞詩詞的興趣,許多教師也因為無法把握詩詞鑒賞教學的尺度以及仍采用程式化教學模式使鑒賞類課程更為枯燥乏味,難以引人入勝。
應試教育條件下的詩詞鑒賞由于應試要求,一般著重于提煉關鍵信息,缺少對所鑒賞詩詞的宏觀歷史文化背景和詩人人生具體事跡的表述,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而將詩詞與詩人人生經歷、社會背景相結合,能使詩詞作品更加鮮明生動、引人入勝,也能使學生更加輕松地領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及傳統文化內核。
如在鑒賞陶淵明的詩作之前,可先講解東晉的歷史文化背景、陶淵明生平,從陶淵明的不同作品中獲取與其田園生活相映照的資料,通過綜合編排,從不同視角展示其一天的田園生活。使學生擺脫已有知識的限制,將學生帶回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環境,從陶淵明的角度來鑒賞詩歌。
傳統的詩詞鑒賞課程主要由教師講授、分析鑒賞、學生朗讀背誦、師生探討等板塊構成,講述偏多、教法陳舊單一、平面化,而鑒賞類課程非專業課學習,其定位應是有趣、引人入勝的。而高職高專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枯燥乏味的課程難以長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為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需要豐富多媒體教學方式,通過圖片、視頻展示的方式,調節課堂節奏,增加課堂視覺焦點。
如在鑒賞李白詩作的過程中,可適度引入影視劇中大詩人李白的生平故事,通過鮮活生動、直觀具體的影視形式引入李白生平及作品,吸引學生注意力;或在鑒賞《詩經》名篇時,可以播放歌唱、吟詠形式的視頻、音頻,真正使學生領略詩詞歌賦和樂歌唱的藝術魅力。
以教師單方面講授展示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能適應打造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求,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相脫節。因此,在高職高專詩詞鑒賞的教學過程中應當調整教學方式,將學生參與、實際互動的形式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避免課堂氣氛沉悶枯燥。
如教師在講授唐詩詩作時,可以引入對詩詞格律的講解,現場教導學生嘗試詩歌創作,并請學生朗誦自己的作品、交流對格律的心得體會;如將傳統的詩詞朗誦環節調整為“唱詩”,鼓勵學生跟著音樂嘗試歌唱、吟唱詩作;如可以將故事性較強的詩作還原創作為短劇、小品進行演出評比,從而增加詩詞鑒賞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寓教于樂,消解學生的抵觸情緒,幫助學生培養對詩詞鑒賞的興趣。
傳統的詩詞鑒賞課程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通常限于學生對詩詞的鑒賞與理解,形式單一陳舊,容易使學生疲于應付,失去了原本的引導作用。為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教師可選擇若干首作品,引導學生仿寫詩作;也可引導學生將古詩詞翻譯稱為白話文、甚至在此基礎上二次創作成新的小說、戲劇作品,成為對詩詞鑒賞教學的維度延伸與拓展,將詩詞作品的教與學、讀與寫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與興趣。
如在鑒賞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自己置身于詞作所描寫的情境之中,還原當時的歷史故事、或根據此作再創作一個新的故事、戲劇,再請學生分享心得體會。
詩詞鑒賞對于傳承傳統文化、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人文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為達到課程目標,需要不斷地根據學情調整教學方法,以期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董春林.后設認知與網絡續航——大學古詩詞鑒賞課教學策略再探討[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2(1).
[2]項璇.淺談高職高專詩歌教學[J].科教文匯,2008(05).
作者單位:(民辦南華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