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嬌
?
關于如何發揮管理在建設優秀班集體中效益的幾點思考
李 嬌
【摘 要】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制定嚴格的班級規章制度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前提。培養優秀的班委會和骨干核心力量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基礎。做好經常性的管理工作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關鍵。創新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管理 建設優秀班集體 思考
班集體建設是教育科學理論和教育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良好的班集體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形態的形成、個性的培養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在這個集體中,學生不僅能夠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集體主義思想,而且還能滿足自己的活動需要、交往需要,學會學習、交往和做人,智慧、才能、興趣、愛好、個性等都能得到全面發展。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建設好班集體對于學生本人的健康成長、班主任的工作、乃至學校和國家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管理在建設優秀班集體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班集體這個家庭管理好,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需要班主任和全體同學經過不懈努力,一點一滴去積累。本文以班主任為立足點,著重對提升建設優秀班集體中的管理效益的做法談幾點思考。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班級的建設離不開自己的規章制度,班規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依據,是形成良好班風的保障,是保證學生學習、克服不良習慣、促進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俗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規的制定除了要參考校規校紀,還應結合本班實際,細化到學生的一言一行。
在制定班規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充分考慮到其科學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不可隨意將學生完全置于被動地位,應遵循積極指導、發揚民主、共同參與、鼓勵為主的原則。制定的班規內容可以包括班級公約、課堂常規、學習紀律、衛生公約、財務管理條例、班干部監督條例和獎懲規定等。
班規在制定后,重要的是去落實。在落實班規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使制度條例真正成為全體成員的集體規范;二是制度管理必須要與學生的自我管理相結合;三是要特別注重班規的合理性。實踐證明,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提出科學的合理的行為要求,并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和訓練,巧妙地運用形成規范的心理機制,就能夠逐步將管理目標轉化為集體的價值觀和集體的習慣與傳統,進而使班級能夠得到健康有序的運轉。
建設優秀的班集體,首先要培養一批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積極分子,形成班集體的核心。古人云“鳥無頭不飛,雁無頭則亂”。建設優秀班集體必須要建立健全班上的各級組織,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于自己的活動、工作和角色。
班干部起到表率作用,因此班干部的選拔對于班主任而言必須要深思熟慮。班干部的選拔不能以學習成績為唯一標準,而要以擁有較強的班級集體榮譽感,能切實為班級做貢獻,不和他人斤斤計較的學生為佳。在選舉班干部時,要堅持做到:巧妙選拔,重點培養。可以通過組織一系列活動,從中發現、挖掘有頭腦、有能力、有自信心的人才,然后讓他們自己選擇職位進行競選,最后通過民主評議,推選出班委成員,這樣選出來的班干部有工作熱情,責任心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工作魄力。
另外,任用班干部的同時還應該對其進行工作方法上的指導,做到“在使用中培養,在培養中使用”。既要樹立他們的威信,又要大膽放手,鍛煉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工作中出現偏差,班主任應“推功攬過”。同時,班主任應關心班干部的全面成長,要高標準,嚴要求。對一些不負責任的班干部,要做出及時的改造輪換,避免其產生優越感。
在形成班組織的過程中,可以建立分級管理機制,例如可以讓班委擔任一級管理,總體負責全班各大項工作;大組長和小組長擔任二級管理,分管各組的學習和衛生;科代表擔任三級管理,負責各學科的學習情況,輔助任課教師的工作;職責長擔任四級管理,負責班內各項小范圍工作,如桌椅、門窗等。除了讓一些能力強,威信高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外,還可以設立一些其他有利于班級管理的人員,如生活安全小組長,班級日志記錄員等,把班內大小瑣碎的工作分配到個人,使每個人都是官,都是班內小主人,發揮民主激勵效應。
優秀班集體的建設,除了靠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各級組織的約束,還離不開日常的管理工作。經常性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員的思想管理、風氣建設、氛圍營造等。
人員的思想管理是各項規章制度得以實施的基礎,好的思想管理工作,不僅能夠影響學生的心理,制約學生的語言,還能起到規范學生行為的作用。班主任作為學生思想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重點掌握人員的思想狀況,摸清學生的思想脈絡,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追求,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形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方式,還能防止出現因嚴格管理帶來的安全隱患。
除了做好人員的思想工作,班風建設對于改進學生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來說也非常重要。面對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對獨生子女為主體的現代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教育,也要通過加強班風建設這一渠道來完成。學風建設是班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可以通過成立班內學習小組,對進步明顯的同學進行表彰,班委會組織策劃與學習相關的活動,組織競賽和學習經驗交流等方式,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同時還應抓好課堂考勤工作,對于愛曠課的同學應及時督促,必要時要及時匯報。
每個班級中的成員水平都不相同,總會出現在學習上、衛生上、紀律上等方面不積極進步的學生,或是一些孤立、不團結的情況,在扶正壓邪,獎善罰惡的過程中,氛圍具有行政命令和規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注意在班內培養良好的班級輿論,可以借助制定班級共同目標、開展集體性活動等方式,營造團結向上的氛圍,積極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現象進行適當的議論、評價,在班級內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批”的良好氛圍,加速優秀班集體的形成和發展。
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和豐富,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班級的管理也可以借鑒企業、軍隊等機構的管理模式。
可以廣泛開展一些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鼓勵學生多看書、看報、參加運動會、文藝匯演等;召開諸如“學會做人”、“如何做新時期人才”主題班會,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到知識;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讓學生在勞動中感受成功的樂趣。 在創新活動輔助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原則:一是要注重活動的教育性;二是活動開展的對象和重點要有針對性;三是要堅持整體性、開放性、主體性和多樣性的原則。
在人員管理上,可以嘗試按照不同的要求,將人員分成不同的小組,鼓勵小組創立自己的口號、組標和組訓等,可以廣泛開展小組之間的挑應戰,定期進行評比競賽,形成小組間的競爭。制定會議制度,定期總結講評階段工作,對表現突出的學生要及時進行通報表彰,并給予適當的獎勵,對存在的不足要及時進行整改。
此外,可以適當地開辟班級的“學習園地”、“榮譽欄”或者“專題欄”等,設立流動小紅旗,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還可以讓他們品嘗到個人努力帶來的成就感,體會到因為進取而獲得的榮譽感,從而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個耐心細致的工作,優秀班集體的創建也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工程,它需要班主任以愛心為前提,勤奮為態度,智慧為保障。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前進,在前進中思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和優秀的集體。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是學生和老師共同的“理想園地”,塑造這樣一個溫暖、和諧、團結、統一的集體是需要班主任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作者簡介:李嬌(1980-),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助講,研究方向:音樂教育。